你的道理,我的生活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安说,要开一间咖啡店,取名“花·生”,花时间,生活。
  她是我的大学同学,我还在教室里老老实实听课的时候,她已是一名走入社会关心民生疾苦的记者。那会儿,老师经常说,要是你们也能像那谁谁一样,我也可以不管你们。是呀,三流大学的学生,进电视台,做记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从那时起,关于安安的消息,我们不再费心打听,新闻里满满的都是她的身影,去这所学校参加纪念活动,去那家医院采访老医生,去政府大楼打听新政策,去监狱里探访生活实情……
  安安轻而易举可以触碰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却是遥不可及,唯有羡慕。
  临到毕业,安安突然辞去记者的工作。当时,所有人都苦口婆心地劝她留下,用世俗的道理告诉她“像我们学校的学生,要获得这样一个机会有多不容易,要是继续做下去能得到的太多太多……”可安安依旧无动于衷,还一脸轻松地说,我终于可以重新开始了。
  毕业后,安安带着所有人的不解,奔一家传媒公司去,做了画报编辑。
  紧接着,三天两头见她出现在各种展会上,有时候,她又突然地跑去周边的城市,或者坐飞机去了香港,猛地一天,又出了国。安安用她的方式,开拓着我们的眼界,让我们连妒忌的勇气都没有。
  旅行,摄影。这是安安偶然说起过关于她的工作。
  安安走过的路,都被我们羡慕着,而她,总在我们羡慕着的时候,“啪”一巴掌给现实一个耳光,给我们一个耳光。安安再一次辞掉工作。回家的时候,安安平静得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那是很久以后我们才知道的事情。而那时,安安的老板又请她回去。听说,老板很器重安安,又是创业公司,只是有时候会因为期待高,话便多了一点,心底的冗杂和纠结就这样生了出来。
  最后,安安还是没有回去,任性地留在小城开一间咖啡馆——花·生。
  这曾是我的梦想,现在是我的生活。安安坐在我的对面说着,我知道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要一次次辞职,其实吧,做记者,除却虚荣,我更是怀有对文字的热枕。可最后,除了那份虚荣,一切都不那么真实。哪怕新闻再简单,也会是我们约好的。生活,像是陷入一潭平静的死水,失去了生气。
  那画报编辑呢?我问。
  关于画报编辑啊?你看到的我好像是四处旅行,全国各地飞,说真的,那也曾是我梦想过的生活。但,你不知道的是,我的老板是一個极其专权自私且狭隘的人,他不懂得技术,却热衷于在技术上对你指手画脚;他看不上的作品,都是垃圾,而他的品位我实在是不敢恭维;他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却总是絮叨着自己如何如何注重隐私;他总是让我们一连很多天加班,还觉得理所应当……
  安安还在继续说着,我竟有些心疼,我想她是真的忍不住了,她太累了,是心累。
  留在电视台里,端着铁饭碗,做什么都不愁,到哪也都风光!就等着日子过呀过,一生就这么过去了;做画报编辑,既体面又有范,整天飞呀飞,去旅行,去看梦想中的风景,还有不菲的薪水可以养活自己。这些道理,我又怎么会不懂?可生活是我的呀,百般滋味,只有在我生活里的我才懂……
  走出咖啡店,回头看到店名的时候,突然有些懂了安安的那句:道理我都懂,可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常朔摘自《三亚日报2016年3月29日》)
其他文献
每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事情,那些事情,如果每件我们都搁在心上,会活得很累;如果每件我们都持无所谓的态度,我们会辜负许多人的期待与信任。灵活掌握三个方法,差不多可以应对所有的事了。  寻求正确的方法解决一些。方法,往往决定成效,不管多难的事情,找對了方法,就会迎刃而解。  等待恰当的时机处理一些。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没有尽力去做,而是时机还没有到,时机一到,大事能化小,难事能化易,做起来得心应手。  
不知道我们这一生究竟要讲多少句话?  如果有一種计算机可以统计,像日行万步的人所带的计步器那样,我相信其结果必定是天文数字,其长,可以绕地球几周,其密,可以下大雨几场。  情形当然因人而异。有人说话如参禅,能少说就少说,最好是不说,尽在不言之中。有人说话如嘶蝉,并不一定要说什么,只是无意识的口腔运动而已。  说话,有时只是掀唇摇舌,有时是为了表情达意,有时,却也是一种艺术。  许多人说话只是避免冷
我前阵子看过一段演讲,说为什么我们总爱怀念青春。青春有什么好?幼稚自负,“为赋新词强说愁”,能力撑不起野心,精神不自由,还穷。但就是因为过程的未知,才有幻想的价值,比如会不会多走一段路,就能跟喜欢的人牵手;比如是不是再坚持任性大半个学期,就能交到朋友。  张同学,我的青春绕着你,组成了那个暗恋时代的全部故事,傻里傻气、无知、偏执、果敢,偶尔怀念它,也不错。  你在隔壁班,我们之间被一个厕所隔着,所
儿时,我对炊烟有一种特别的依恋。因为炊烟升起的地方有自己的家,而家里的土灶上会有一锅或甜或咸的饭食在等待着饥肠辘辘的我。炊烟属于乡村,它从土灶上升起,歌颂的是绵绵不绝的亲情和乡情,还有生活和生命。  记得老家的土灶有两种,一种是用胶泥掺了麦糠搅拌,然后根据铁锅的大小,塑型成灶。这种灶方便适用,可以屋里屋外挪動。还有一种用土坯垒砌而成,固定在厨房里,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锅口,大的蒸馍烧饭,小的炒菜烧汤
前几天他生日,千里之外的我没能赶回去,便买了两双鞋做礼物寄了回去。  收到鞋的那个晚上,他打电话来有些责备道,怎花这么多钱,我天天干活儿哪用穿这么好的鞋。  他却忘了,二十年前的那个秋天,爷爷生病住院好几年,葡萄园因着大雨又一次烂在了地里,外面欠债一堆,家里一连几个月没有荤腥。有天傍晚,村上大队的广播里忽然播放了条信息:胡某某家卖熟小肉鸡,小的五毛一只,大的一块。  这个养小鸡的村人是我家排房西边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年轻时为了入仕做官,常以诗文作为敲门砖,譬如他当时曾向善于为朝廷引进人才的韩朝宗写过一封《与韩荆州书》的自荐信,开篇便是:“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信的末尾还不忘自贬一番:“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雕虫小技”出自《隋书·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也有学者认为,雕虫小技,最初的叫法为“雕虫篆刻”,源于西汉文学家扬雄的《法言·吾子》,
曾经有一段时间,刚结婚不久的我们将家安在了一幢旧楼房里。那幢旧楼房也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当夜晚来临时,整个楼道内找不出一盏能发出光亮的灯。  有天晚上我和丈夫从外面回来,他先是探头探脑地看了看那黑咕隆咚的楼梯,然后,竟然提出让我走在前面。我一听,心里直发毛,就凭自己一个弱小女子,哪敢率先在黑暗中攀登楼梯呢?当即就躲在了他的身后。可是,丈夫仍然左一句右一句地劝着我,见我百口不应,他就
一直都是伴随着乡下的时光长大的,乡村的土坯和青瓦总是被大人们组合成高高低低的房屋,留两个窗户,开两扇门,然后,打一堵泥巴的院墙,盖上挑檐的门头就是一户人家,多半如此。  也有大户,五世同堂抑或四世同堂的庄户人家,逐渐地会把院子演变成三合院,或者两进的院落,门对门住着几代人。不用说,堂屋都是长辈的,按辈分来,乱不了。  当然,院子越多,年代越久远,家族的势力也越大。我祖上没有做过官,也没有出过生意人
路遇聋哑人,决心做听障康复  训练工作  2001年某天,赵小平想帮助几位问路的聋哑人却不懂手语,想到他们用手语的不便和紧急状况可能生命堪忧,学会说话后的方便与生活品质的提高,就想帮助他们。  于是赵小平利用休息时间,四处查找相关知识,得知90%的听力障碍儿童有残余听力,可戴上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使听力到最适范围,语言康复老师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可使患儿会听、说、唱、沟通,能和健康孩子一样进入普通学
“变色旋转花”、“核桃碎壳器”、“皮带式黑板”、“卷轴式教学书写纸”……你相信吗,这些发明专利都出自一个年仅10岁的小女生之手。她就是山东省邹城市匡衡路小学五年级的曹雨晴。  为了自己的科技梦想,她勇敢而安静地行走,如此不张扬。如今她已是8项国家专利的持有者。今年4月份,她制作的核桃碎壳器还获得了第27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小跟班”自辟新天地  在爱好发明与实验的爸爸的影响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