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BA技术在现场设备通信中的应用

来源 :计算机应用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简要介绍CORBA体系结构,阐述了利用CORBA的代理机制,通过代理屏蔽不同通信协议差异,以实现设备之间通信的集成策略。该机制能够方便地实现不同协议设备之间的通信集成,而且便于系统扩展,并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平台。最后结合具体实例给出现场设备的集成方案。
其他文献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屏幕共享技术,分析了屏幕图像的特点,从而设计出一种高效的压缩算法,并提出TCP/IP网络环境下相应的屏幕共享解决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与同类产品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解决方案在提供高保真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具有更高的效率,在多媒体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对水印的嵌入和检测机制进行了改进,使用了扩频嵌入机制和纠错码技术,检测算法性能时将同样的嵌入机制应用在离散小波变换(DWT)中,并采用水印检测软件对它们进行检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算法能够适应局部图像的变化,水印对于压缩攻击、大部分的滤波攻击都有很好的鲁棒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多对一的通信使得网络中的拥塞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介绍了传统有线网络中的拥塞控制策略不适用于WSN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近期WSN中拥塞控制算法的研究成果,并给出了比较和分析。
对关联规则的分布式挖掘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两种实现方案。一是采用局部-局部的通信模式,各个站点的通信负载比较均衡;二是采用局部-全局的通信模式,减少了各局部站点的通信负荷,实现了各局部站点的完全异步,但对全局站点的性能要求较高。
针对传统k-最近邻算法(k-NearestNeighbor,kNN)存在搜索慢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自适应k-最近邻算法。该方法在以测试样本点为中心的超球内进行搜索,对超球半径的生长进行采样,建立半径生长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逼近半径变化函数,并用该函数指导超球体的生长。该方法有效地缩小了搜索范围,减少了超球体半径生长的试探次数,对处理稀疏数据集有明显的优越性。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网上招投标系统。该系统运用以数字证书为核心的PKI技术,实现了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保证了投标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和机密性,较好地解决了网上招投标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提出一种二进制翻译中代码Cache管理的LRC(Level-Region-Chunk)策略。其兼具全清空策略、FIFO策略和多级Cache的优点,并且考虑了程序的时间空间局部性、执行特性和替换开销,具有较好的性能,实现了代码Cache的高效管理。
提出了一种个性化元搜索系统模型,详细描述了它的实现算法。该模型可以提高搜索系统的搜索覆盖率,同时在模型中整合了用户的兴趣,可以使搜索更贴近用户的搜索意图,从而提高搜索系统的准确率。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Jacobian椭圆有理映射的组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与现有的组密钥管理方案相比,具有较少的密钥更新信息量和计算量,并能够支持前向保密、后向保密以及能抵御同谋攻击的优点。分析证明,在中度规模和较小规模的组播环境中,该方案具有较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