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能力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基础,所以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切实有效的对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效果进行提高,首先就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向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靠拢,其次才是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完善,力求达到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效率 提高
  
  1.前言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所占总教学内容的比值是最大的。任何一个学生从开始学习的时候起,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与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到了高中阶段,很多高中生对阅读似乎不是那么很感兴趣,阅读能力不够强、阅读品味不太高以及阅读水品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归其原因都是由于阅读教学的效果不明显,所以要想让高中生在阅读方面的情况有所改善,就必须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是结合目前高中的阅读教学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提出一些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个人建议,希望能对高中的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2.目前高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2.1阅读教学的观念太过陈旧。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读者和作者之间进行的心灵对话,然而在目前的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太过于陈旧,总是沿袭着以往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老观念,那么无形之中教师就剥夺了学生进行阅读的权利,学生的主观思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对阅读的独立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2.2阅读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纵观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通常都是将阅读材料自己读一遍之后,就开始把阅读材料分解成几个部分来进行讲解,这样不但失去了阅读材料在整体性上的认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沒有很好的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这种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让阅读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3阅读教学太过脱离实际。身边的事情往往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然而在高中的阅读教学中,阅读内容的选取往往仅限于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缺乏新意和吸引力,以至于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造成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
  2.4阅读教学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多时候都是讲解所谓的标准答案,其实他们忽略了阅读教学本身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从中去感受一些不同于教师讲解的乐趣,因为相同的文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也许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标准,就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乐趣,也就失去了对阅读学习的最初动力。
  3.提高高中阅读教学效率的建议
  3.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让人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因材施教,激发人的学习潜力,提高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理解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教学中学到的不仅是材料上的知识,还可以学到更多学习的方法和培养起一些应该具备的能力。
  3.2阅读教学模式应该创新。在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要对阅读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主要是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来弥补其不足。既然是"互动",那就要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学习,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信息,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师生间的紧密配合,最后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所需的阅读学习任务。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实现师生间真正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不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对阅读方法和阅读知识的掌握程度。
  3.3让社会生活走进阅读课堂。俗话常说"投其所好",我们的阅读教学也不例外,要想让高中生真正的喜欢上阅读课,就必须把阅读材料准备来符合他们的"喜好"。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相关内容感兴趣了,自然就会认真的想要去阅读和理解,此时再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辅助,相信阅读教学的效果定然不会差,所以让社会生活走进阅读课堂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3.4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每个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阅读教学很大的一个教学任务就是要培养起学生的自读和自悟能力,这也是阅读的基础。并且在语文的新课标中就明确的指出了:"阅读的教学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很好的具备理解、感受、评价以及欣赏的能力"。所以在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独立思考、独立品味、独立感悟等等方面的能力,以此来加深学生独自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能把自己融入到作者的写作意境中去,达到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最终目的。
  4.结束语
   对于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效率,还有一段较为漫长的改革之路要走,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还很重,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进行创新。因为我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老师到底是会教还是不会教,主要就是在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进行体现的。所以,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责任,因为它对激发高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及写作水平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孙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
  [2]柴树梅,李青云.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3]宗小芹.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方法的探讨[J]
  [4]邓百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微[J]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现在一些学生一提到作文,就觉得无话可写,产生畏难情绪。如何改变目前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激发他们的情感。因为情感是生活的积淀,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情感更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学生才能在激情满怀中写出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具体做法是:   一、重视命题趣味,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期刊
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汉语拼音又是比较枯燥的符号,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作为农村地区的孩子学习起来难度更大。农村地区的教学比较落后,没有幼儿园可上,差不多达到上一年级年龄时,家长才将孩子送到学前班上学。入学前不知道什么是普通话,入学前班后,才开始接触,说起来还比较别扭,并且觉得有些害羞。因此,在教学中,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活动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在刚接触一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我常常能碰到这样的状况:在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后,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可很多学生回答起来却疙疙瘩瘩,语无伦次。学生明明知道答案却无从说起,一个字或一个词都重复了好几遍,怎么也说不出重点。如何才能使学生对答如流呢?我想还是得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说话)下功夫。
期刊
由于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再加上文章体裁的多样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擇何处作为最容易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突破口,绝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也掌握了一些经验。   首先要因材施教。根据课文的体裁和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确定德育渗透点,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恰如其分。在选择渗透点时不要把课文中没有的思想无中生
期刊
摘要:创新才有发展,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创新,唯有创新,这个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方志敏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创新必须从娃娃抓起,小学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语文老师要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 小学 语文 教学 知识 积累     一、 积累知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新必须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一个人的知识
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感悟"现已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   我多年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亲身感受到由于小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难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感悟。教师如
期刊
生活中处处有美,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教师是美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各种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及政治、道德等知识都通过教师体现出来。教师既不是灌输者,也不是附从者,而是美的活动的诱导者、组织者。教师的责任在于义不容辞地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用美的方法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段启发受教育者在符合美的规律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