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cao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依托语言认知和教学理论提出几种适合用于读前、读中和读后环节的词汇教学策略。读前环节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思维导图法、情境导入法来激活学生图式背景,为阅读做准备;读中环节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附带习得法和英语释义法来帮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完成任务、理解文本并巩固词汇;读后环节可以采用叙事教学法和窄式阅读法来加强学生的體验,拓展学生的阅读,提升学生对词汇的掌握。
  【关键词】阅读课;词汇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余水红(1979-),汉族,女,江西宜春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英语教师,硕士。
  McCarthy(1991)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学习基础。在任何语言中,最大和最主要的首当其冲就是词汇。”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是一个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相互提升的过程(宗华 2014)。如何解决阅读教学和词汇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将文本阅读与词汇教学并行推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初中英语阅读课前词汇教学的策略
  词汇教学是为阅读课做准备的,在明确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的定位和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强化主题词汇,能够帮助阅读课顺利推进。在阅读课前词汇教学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直观教学法。Harmer(2000)认为,通过展示图片、照片和卡片等方法,老师可以确保学生理解单词的含义。直观教学法是指利用图片展示、实物示例、视频展示、动作展示等鲜明、逼真、直观、形象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阅读课前使用直观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入词汇的热身学习,为后续的阅读教学打造有效的词汇基础,非常适合运用于读前导入环节。
  以深圳版《牛津初中英语》7A Module 3 Unit 5 Visiting the Moon为例,本文以日记的形式叙述了未来的学生对太空之旅的了解和期待。在读前环节,授课教师展示了下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What is a space travel like? 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的过程中,导出和阅读相关的词汇space, spaceship, spacesuit, gravity, float, tie,为阅读做准备。
  2.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头脑图)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1974年出版的《使用你的大脑》一书中提出来的。思维导图的组织基础是层级和分类信息,它将重心思想或关键词作为开端,以核心词或中央图像开启下一层的支流,充分地运用颜色、线条、编码、字体等形式的演绎,通过大脑的进一步加工,形象地展示人类的思考过程和成效(T.Buzan, B.Buzan,1993)。思维导图学习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词汇量,也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东尼·博赞 2015)。教师在读前环节运用思维导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图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梳理和话题有关的词汇,为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深圳版《牛津初中英语》9B Module 1 Uint 1 The voyages of Zheng He为例,本文是介绍郑和下西洋的事迹和贡献。在读前环节,授课教师先通过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说出郑和及其主要方面来激活学生的背景图式和语言图式。授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Who was Zhenghe? Where did he go? What did he do? 逐步呈现出和主题词Zheng He的相关词汇和本单元的核心词汇:official, explorer, pioneer, go on voyages, explore, exchange, spread, trade, goods, Africa。然后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讨论的相关词汇和表达写出来,最后形成如下图所示的思维导图。
  3.情境导入法。Brown, Collin和Duguid(1989)首次提出了情境教学的理念。Brown, Collin和Duguid指出知识只有在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情境教学要求教师灵活运用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生活情境,或者在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生活情境下创设出一个新的情境,并在情境中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学习。阅读课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或动画创设一个情境导入核心词汇,也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在提问的同时渗透核心词汇的学习。情境教学既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自然展开阅读前词汇的教学,又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学习兴趣,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为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深圳版《牛津初中英语》7A Module 2 Unit 4 The four seasons为例,本单元阅读文章描述了四季的特征和人们的活动。授课老师可以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学生展开语言互动,引导学生学习和话题有关的词汇:blow, shine, brightly, windy, weather, fly a kite, go on a picnic。
  T: The wind is blowing. Do you feel cold today?
  Ss: Yes, I do.
  T: The sun shines brightly yesterday, but it is windy today. What do you think we can do in the weather?
  Ss: We can fly a kite. We can go on a picnic.
  再如,在教授深圳版《牛津初中英语》8A Module 3 Unit 5 An exchange visit is educational and interesting时,为了呈现文章主题交换访问的相关词汇,教师先播放一段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生活的视频,让学生在视频创设的的情境中进入阅读课堂。随后,授课教师通过提问Where is the boy in the video? What is he doing? What does he think of the experience? 逐一呈现和引出与阅读相关的核心词汇:British, exchange, culture, experience, educational。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的策略
  读中环节是一个语言内化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要紧密围绕阅读文本,通过各种形式的任务和活动对阅读文本进行理解的同时,巧妙地渗透词汇的教学,复现核心词汇、突破新词难点。
  1.体验式教学法。受建构主义理论、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教学思想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影响,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体验式学习理论。Kolb(1984)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对经验的转换而习得知识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人,而是要创设丰富的体验情境,帮助并激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英语体验式教学法提倡老师通过创造多种语言情景和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和活动中体验、发现、感悟、使用、反思语言。体验式教学法主要有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和活动体验式教学法。情景体验式教学法主要体现在读中环节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创设情景对话(可以是师生对话,也可以是生生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习词汇的方法。活动体验式教学法指的是在阅读文本的语境下,通过课堂活动或游戏让学生体验、学习和运用语言。在读中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法刺激和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对话和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和运用词汇。
  以深圳版《牛津初中英语》8A Module 1 Unit 1 Look it up! 为例,本文介绍了达芬奇和恐龙的知识。在读中环节,授课教师通过设计同桌一问一答的对话,让学生补充回答,并在对话的活动中再一次巩固阅读的核心词汇:uman being, everywhere, suddenly, die out,以及拓展词汇:dinosaur, fossil。
  Jane: When did dinosaurs live?
  Ben: They lived over 60 million years before human beings.
  Jane: Where did dinosaurs live?
  Ben: They lived everywhere on Earth.
  Jane: How did they die out?
  Ben: They all suddenly died out.
  Jane: How can people learn about dinosaurs?
  Ben: People learn dinosaurs from their fossils.
  再以深圳版《牛津初中英语》8B Module 3 Unit 6 Head to head的教学为例,阅读文本呈现了Emma和Matt两方就养宠物狗好还是不好而展开的不同观点和理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并让学生分别找出支持Emma和Matt观点的理由。接下来,教师以Class Debate的形式,让学生依次呈现支持和反对的理由,在Class Debate的活动中,学生再一次学习和运用了文本的核心词汇:reason, responsibility, feed, care for, faithfully, noisy, stranger等。
  2.附带习得法。词汇附带习得法指的是学生在完成其他任务的同时附带习得词汇,任务可以是:根据上下文猜词、阅读理解、完型填空、文章挖空、写作等。Laufer和Hulstijn(2001)的研究表明,“写作”促成了最高的附带词汇习得保持量,其次是“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产生的附带词汇习得保持量最低。Li(1998)的研究发现,从语境中猜测词义的正确度越高,词汇记忆得越好。根据附带习得法,在读中环节,为了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反复训练和记忆核心词汇,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教师可以围绕阅读文本设置猜词活动,训练学生根据上下文中的符号、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前后文的逻辑关系等线索猜测词意的能力。
  (2)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判断句子正误题或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关注题干中和阅读文本中同义词的相互转化的现象,并训练学生用核心词对题目进行回答。
  在深圳版《牛津初中英语》9A Module 1 Unit 2 Two geniuses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在读中环节设计如下True or False的判断题:
  Hans thought it was not a happy thing to drive Einstein. (T / F)Hans listened to Einstein’s lecture many times, so he could remember every word of his lecture. (T / F)Hans gave his lecture with no trouble at all.(T / F)
  上面句子中的劃线部分词组分别涉及对阅读文本中的核心词pleasure, learn…by heart和without difficulty的同义转换。学生通过回到阅读文本找出相关句子,在理解划线部分词汇和原文词汇的意义的相互转换的基础上,巩固了核心词汇,也促进了文本理解。
  3.英语释义法。Richard. Honeck(1971)认为英语释义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达到释义的目的:转换、词汇和综合。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用更为简单的句子结构来解释英语词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词汇教学方法。
  在教授深圳版《牛津初中英语》9B Module 3 Unit 6 How to lead a balanced life时,文本中出现句子:Seeing a funny film or telling jokes with friends will often cheer you up when you are low.由于cheer…up的搭配学生不很清楚,并且low涉及多种含义,因此授课教师用When you are sad and not active, seeing a funny film or telling jokes with friends will often make you feel happier.来解释文本的句子,分别给学生呈现更容易理解的词汇sad and not active来解释low以及用make…feel happier 这种更易于理解的搭配来解释cheer…up的含义。   三、初中英語阅读后词汇教学的策略
  读后环节是语言巩固、运用、反思的环节。这个环节可以设计一些综合运用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强化、拓展语篇和词汇。
  1.叙事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是熊木清、邓达(2010)在在认知教育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语言教学理念。叙事教学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运用叙事化手段,将教学中的某一过程及教材(一篇课文或一段材料、一个语言点、一个语法或语言教学项目等)尽可能以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境或可能世界,使学生在身心方面最大程度地投入学习情境,使认知活动生活化或艺术化(熊木清,邓达 2010)。基于叙事教学法的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应该在叙事化和语境化的基础上结合阅读文本和核心词汇的教学要求,对阅读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改编。具体实施起来,可以让学生在核心词汇的提示下对课文进行复述、转述或者对课文情节进行角色扮演等。
  深圳版《牛津初中英语》8A Module 1 Unit 2 The king and the rice, 8A Module 3 Unit 6 Ancient stories, 9A Module 1 Unit 1 Archimedes and the golden crown, 9A Module 1 Unit 2 Two geniuses,以及9A Module 4 Unit 7 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 和 9A Module 4 Unit 8 The gifts等阅读文本都具有很典型的叙事特征,授课教师在读后环节可以让学生改编剧本,分配角色,并以角色扮演的课本剧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在叙事化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核心词汇。
  2.窄式阅读法。语言学家Stephen Kreshe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了“窄式阅读”的理论,即教师应该围绕阅读话题,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集中选择与阅读文本相同的主题和体裁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同一话题和体裁的文章会大量地重复出现核心词汇,学生采用窄式阅读的方法进行课后拓展阅读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话题和词汇下进行轻松、愉悦的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同时,学生对核心词汇的掌握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四、结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词汇和阅读的关系,要清楚词汇教学在阅读课中的定位和目标。再者,教师要时刻依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中贯彻课标对词汇的要求。同时,教无定法,教师要善于创新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模式,灵活运用英语教学理论,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智慧巧妙地在阅读课中渗透词汇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博赞学习技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熊木清,邓达.叙事教学法纲论[J].外国语文,2010(6):104-113.
  [3]宗华.基于文本理解和文本主题的高中英语阅读词汇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
  [4]Brown,J.S.,Collin,A.,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教育更要适应不同的能力阶段。学生在先天和后天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学习能力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不同学生的情况,这样才能缩小已有的两极差距,使得班级的整体成绩得到提高。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充分考虑个体的情况,也能结合群体的特征,一方面夯實基础,另一方面有所提升。本文主要针对英语课堂上简述分层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传统教学评价分类,给出了面向翻转课堂的职业英语教学过程和模式,并针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与学过程,提出了面向翻转课堂的、职业英语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具体架构及应用,旨在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评价体制改革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  【作者简介】莫超娜,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一、引言  职业院校英
【摘要】本研究旨在对甘肃省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进行调研,以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总体样本,各个年级样本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大学生一至三年级的思辨能力呈现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生;《国标》;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白斐(2000.03-),女,汉族,甘肃榆中人,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曾获校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校英语BP辩论
【Abstract】English learning has been popular in China for years. And the phenomenon is obvious that with the same teacher, students’ results are quite different. Apparently, the differences are due to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也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思维开展教学活动。处在“互联网 ”时代,也会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产生很大影响,对促进大学生英语教学水平提升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先就“互联网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和教学改革必要性加以阐述,然后就“互联网 ”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教学问题详细分析,最后探究“互联网 ”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策略,希望能通
【摘要】本文針对单篇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探索群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并结合以人物为话题群文读写结合教学案例,思考如何在高中英语复习中基于话题整合进行群文读写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话题整合;群文读写;高三英语  【作者简介】郑伟琼,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加深,教师和学生越来越重视英语的读写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宝贵时间,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众多高中英语教师思考的
【摘要】英语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英语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和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对该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改进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优化自身在英语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的使用,全面提升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水准。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有效教学  【作者简介】戴建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川彭小学。 
面对持续升温的全球“汉语热”,国际汉语的不断发展急需新能量的注入。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教学“MOOC(以下简称慕课)”正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新型慕课教育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进一步激发受众的学习兴趣。一、SWOT分析法的概念与应用  SWOT分析法也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企业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后来也被借鉴到高校战略环境分析中,它最早是由哈佛商学院的肯尼思·安德鲁斯教授于1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与学模式的变革,测评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分析了英语专业目前测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专业测评应围绕“教师测试素养”“测评内容”“测评方式”“评价结果有效利用”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关键词】英语专业;测评;高等教育信息化  【作者简介】吴 琼(1970.04-),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
听力教学是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听力能力的一个重要路径。然而,基于中考英语考试试卷内容分配的特殊性,听力教学可能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高,或者会直接采取反复聆听听力材料的方式进行听力教学,缺乏系统化听力教学指导,以至于影响了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如何才能有效促进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发展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 、加强语音基础知识教学,夯实听力教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