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园林景观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促进生态循环,而且美化城市,所以城市建设离不开它。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园林工程起步晚,发展程度低,虽然随着近几年的城镇化程度加快,园林工程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国内园林施工管理和后期养护过程中依旧有很多不足之处。园林景观施工管理和养护过程中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园林景观的观赏寿命和观赏效果,并且约束了园林工程前进的脚步。所以,探究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和后期养护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憩、放松的场地,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园林绿化工程植株、树木的存活率较低,即便成活,也无法达到全面绿化的目标,究其根本还是在于相关人员缺乏对园林绿化工程中栽植与养护技术的重视。
一、园林绿化工程栽植与养护技术的概念
(一)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的概念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也可以称为园林绿化植物成活后管理,目的是保证园林绿化植物成活后的正常生长与枝叶修剪,一般由三个环节构成,即日常保养、周期保养与专项保养。在园林绿化栽植后,植物成活期间的保养也属于养护工作任务之一。
(二)园林绿化工程栽植技术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谈到的栽植仅仅是种植或者是定植,主要涉及的是小规模、局限性较强的植物种植,但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栽植技术是一个规模较大、流程较多、复杂程度较高的项目,包括了植物的起苗、搬运与种植三个主要环节:不同植物起苗的时间、搬运的方式、种植的方式对其成活率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与植物成活后景观性有着直接联系。因此,针对不同植物,需要根据其基本特性选择合适的起苗时间、搬运方法以及种植方法,尽可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与景观性。
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要素
园林工程施工中步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效果,必须要注意施工中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同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即工程进度越快,产生的工程建设成本就越低;而工期越长、不能按计划完工,那么必然会导致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另外工程质量与成本控制也是呈正比例关系的,即工程质量要求越高工程成本投入就越大、同时工程建设质量与施工进度成反比例关系,即工程施工进度越快会导致工程建设质量的相对较差,越是赶进度就越是难以控制工程建设的质量、由此不难看出三者的复杂的关系,人们只有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才能找到平衡点,既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同时又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实现工程建设三要素目标的全面协调和统一。
三、园林绿化工程栽植与养护技术的关系
园林绿化工程栽植与养护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工作的良好开展。可以说,园林绿化工程栽植与养护工作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不过二者之间的划分点也较为明确,即植物的良好成活或具有良好的成活效果。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植物栽种质量较好但是养护工作存在漏洞,那么植物的成活率或成活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如果栽種质量较差,势必对后期养护工作的要求更高,为了保证植物的成活率与成活效果,必须投入更大的人力与物力,增加了成本的投入,而且往往无法获得很好的效果。虽然园林绿化工程中景观效果更多的是与养护技术挂钩,但是还是需要做好前期栽植工作,降低后期养护的难度与成本投入。
四、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低
园林施工单位的增多,造成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真正具备施工管理标准单位只是占有一小部分。科学有度的施工管理是确保园林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是施工管理者应充分考虑的,那么对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就要求很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园林施工的效果。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缺陷
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园林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对园林施工单位的需求量也就增大,尤其在北方的施工旺季,园林施工单位更不是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由此一些管理化程度不高、施工技术水平低的单位也混入到施工队伍中来,致使施工现场出现了很多问题。园林施工中,一些不符合施工标准的单位的管理疏松、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所以,建设单位应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于这些不能承担施工任务的施工单位予以拒绝,提高监管质量,增加现场施工质量,对园林施工负责。
(三)考虑施工远期效果不够全面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为点缀城市、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园林造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时,要尽量考虑园林景观的长期效果和规划目标。但是,在实际园林施工中,一直存在着施工单位不重视园林施工,对景观远期设计规划不科学合理,造成景观长期效果受影响。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一是实际施工中与设计要求的偏差;二是施工管理不够完善。这样就给园林施工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五、园林施工原则
(一)生态配置的优化
园林植物绿化的景观设计,首先要熟悉城市的环境因子,根据植的生态习性,结合草、乔、灌种类的搭配方式,选择合适的植物类别,最终使得这些植物能够形成稳定的、共存的园林植物群落。
(二)选择优质的本地植物苗种
根据地质环境和大气气候等因素,选择本地的植物能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如果选用本地野生植物,那就更能凸显园林绿化设计的特色效果,由此形成的生态位可以稳定城市的生态系统,防止植物病虫害的发生,非常具有城市绿化意义。
(三)根据设计图纸严格施工
园林绿化工程就是根据设计要求以艺术手段栽种植物,并想尽办法使其尽早成活发挥绿化作用。也就是说设计是绿化工程的核心,没有设计园林绿化工程就失去了灵魂的主导;而要是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那就不能充分体现设计理念,降低工程的美化效果。所以,要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就要严格遵照设计图纸、密切联系设计单位、掌握设计意图,积极施工。
六、优化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管理的措施
(一)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园林工程开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否则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施工单位在进场施工前,应事先研究和分析园林工程的设计方案,了解设计思路。在把握设计意图之后,进行施工现场的勘测、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核对工程量,完成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一系列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二)强化施工现场的材料采购管理
园林工程的建筑材料既是成本的重要组成,又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根本,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材料质量达不到规定,那么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使用的施工材料的价格高低,又直接影响工程成本。为此,园林施工的材料应该要货比三家,选择价格合理、质量较优的施工材料或者苗木,必要时对材料进行货源的认证,杜绝使用不合格的园林建筑材料,避免造成的损失,增加工程的成本、增加工程的成本。
(三)重视现场施工管理
有效沟通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要强化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才会尽早地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隐患及不合理因素,避免重复、低效,确保施工企业内部各项工序流程顺利开展。当某项工序阻碍了其他工程的正常开展时,现场也能通过的调控与协商促进加快施工节奏,从而降低园林工程因冗余施工造成的成本增加、即便是再完备的施工设计,到了现场施工环节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只有发挥现场管控的作用,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质量、进度和成本三要素得到合理控制。
(四)重视园林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
园林工程有别于其他建筑工程,园林工程进入缺陷整改期以后,植物的死亡率直接影响工程成本、植物的死亡率又受到养护工作好坏的影响,所谓三分栽七分养。因此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也影响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按照园林工程施工的李节特点,进行园林植物的根部培土、灌水与遮阳防硒等养护对策;对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是现阶段城市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目的是优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审美、休憩的场所。但是园林绿化工程中栽植与养护技术未得到相关人员的充分重视,影响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因此,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科学化管理,提高绿化植物、树木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崔瑞洁,高玲玲. 简谈园林绿化工程中栽植与养护技术[J]. 河南科技,2014,03:182.
[2]周宇.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要素分析及优化措施[J]. 低碳世界,2014,05:27-28.
[3]赵路. 关于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的探究[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434-435.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憩、放松的场地,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园林绿化工程植株、树木的存活率较低,即便成活,也无法达到全面绿化的目标,究其根本还是在于相关人员缺乏对园林绿化工程中栽植与养护技术的重视。
一、园林绿化工程栽植与养护技术的概念
(一)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的概念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也可以称为园林绿化植物成活后管理,目的是保证园林绿化植物成活后的正常生长与枝叶修剪,一般由三个环节构成,即日常保养、周期保养与专项保养。在园林绿化栽植后,植物成活期间的保养也属于养护工作任务之一。
(二)园林绿化工程栽植技术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谈到的栽植仅仅是种植或者是定植,主要涉及的是小规模、局限性较强的植物种植,但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栽植技术是一个规模较大、流程较多、复杂程度较高的项目,包括了植物的起苗、搬运与种植三个主要环节:不同植物起苗的时间、搬运的方式、种植的方式对其成活率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与植物成活后景观性有着直接联系。因此,针对不同植物,需要根据其基本特性选择合适的起苗时间、搬运方法以及种植方法,尽可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与景观性。
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要素
园林工程施工中步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效果,必须要注意施工中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同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即工程进度越快,产生的工程建设成本就越低;而工期越长、不能按计划完工,那么必然会导致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另外工程质量与成本控制也是呈正比例关系的,即工程质量要求越高工程成本投入就越大、同时工程建设质量与施工进度成反比例关系,即工程施工进度越快会导致工程建设质量的相对较差,越是赶进度就越是难以控制工程建设的质量、由此不难看出三者的复杂的关系,人们只有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才能找到平衡点,既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同时又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实现工程建设三要素目标的全面协调和统一。
三、园林绿化工程栽植与养护技术的关系
园林绿化工程栽植与养护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工作的良好开展。可以说,园林绿化工程栽植与养护工作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不过二者之间的划分点也较为明确,即植物的良好成活或具有良好的成活效果。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植物栽种质量较好但是养护工作存在漏洞,那么植物的成活率或成活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如果栽種质量较差,势必对后期养护工作的要求更高,为了保证植物的成活率与成活效果,必须投入更大的人力与物力,增加了成本的投入,而且往往无法获得很好的效果。虽然园林绿化工程中景观效果更多的是与养护技术挂钩,但是还是需要做好前期栽植工作,降低后期养护的难度与成本投入。
四、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低
园林施工单位的增多,造成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真正具备施工管理标准单位只是占有一小部分。科学有度的施工管理是确保园林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是施工管理者应充分考虑的,那么对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就要求很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园林施工的效果。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缺陷
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园林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对园林施工单位的需求量也就增大,尤其在北方的施工旺季,园林施工单位更不是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由此一些管理化程度不高、施工技术水平低的单位也混入到施工队伍中来,致使施工现场出现了很多问题。园林施工中,一些不符合施工标准的单位的管理疏松、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所以,建设单位应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于这些不能承担施工任务的施工单位予以拒绝,提高监管质量,增加现场施工质量,对园林施工负责。
(三)考虑施工远期效果不够全面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为点缀城市、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园林造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时,要尽量考虑园林景观的长期效果和规划目标。但是,在实际园林施工中,一直存在着施工单位不重视园林施工,对景观远期设计规划不科学合理,造成景观长期效果受影响。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一是实际施工中与设计要求的偏差;二是施工管理不够完善。这样就给园林施工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五、园林施工原则
(一)生态配置的优化
园林植物绿化的景观设计,首先要熟悉城市的环境因子,根据植的生态习性,结合草、乔、灌种类的搭配方式,选择合适的植物类别,最终使得这些植物能够形成稳定的、共存的园林植物群落。
(二)选择优质的本地植物苗种
根据地质环境和大气气候等因素,选择本地的植物能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如果选用本地野生植物,那就更能凸显园林绿化设计的特色效果,由此形成的生态位可以稳定城市的生态系统,防止植物病虫害的发生,非常具有城市绿化意义。
(三)根据设计图纸严格施工
园林绿化工程就是根据设计要求以艺术手段栽种植物,并想尽办法使其尽早成活发挥绿化作用。也就是说设计是绿化工程的核心,没有设计园林绿化工程就失去了灵魂的主导;而要是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那就不能充分体现设计理念,降低工程的美化效果。所以,要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就要严格遵照设计图纸、密切联系设计单位、掌握设计意图,积极施工。
六、优化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管理的措施
(一)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园林工程开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否则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施工单位在进场施工前,应事先研究和分析园林工程的设计方案,了解设计思路。在把握设计意图之后,进行施工现场的勘测、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核对工程量,完成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一系列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二)强化施工现场的材料采购管理
园林工程的建筑材料既是成本的重要组成,又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根本,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材料质量达不到规定,那么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使用的施工材料的价格高低,又直接影响工程成本。为此,园林施工的材料应该要货比三家,选择价格合理、质量较优的施工材料或者苗木,必要时对材料进行货源的认证,杜绝使用不合格的园林建筑材料,避免造成的损失,增加工程的成本、增加工程的成本。
(三)重视现场施工管理
有效沟通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要强化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才会尽早地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隐患及不合理因素,避免重复、低效,确保施工企业内部各项工序流程顺利开展。当某项工序阻碍了其他工程的正常开展时,现场也能通过的调控与协商促进加快施工节奏,从而降低园林工程因冗余施工造成的成本增加、即便是再完备的施工设计,到了现场施工环节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只有发挥现场管控的作用,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质量、进度和成本三要素得到合理控制。
(四)重视园林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
园林工程有别于其他建筑工程,园林工程进入缺陷整改期以后,植物的死亡率直接影响工程成本、植物的死亡率又受到养护工作好坏的影响,所谓三分栽七分养。因此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也影响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按照园林工程施工的李节特点,进行园林植物的根部培土、灌水与遮阳防硒等养护对策;对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是现阶段城市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目的是优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审美、休憩的场所。但是园林绿化工程中栽植与养护技术未得到相关人员的充分重视,影响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因此,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科学化管理,提高绿化植物、树木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崔瑞洁,高玲玲. 简谈园林绿化工程中栽植与养护技术[J]. 河南科技,2014,03:182.
[2]周宇.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要素分析及优化措施[J]. 低碳世界,2014,05:27-28.
[3]赵路. 关于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的探究[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4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