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载途 草长莺飞

来源 :汽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期有一篇单车试车报告写了3000多字,自感有些凌乱。美编“田大夫”排版之后说这不像我风格,想来不禁唏嘘,难道人老了真的活多了?转念觉得不尽然,比如这篇,写过题目这没文化的八个字,我就已经觉得我想说的说完了。其实我是想印证这么个事儿:想象到底是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如果是,我大可言尽于此了。但是——必须要转折了,我也不想的——鉴于新任执行主编身材有些魁梧,性格又很暴虐,心黑手狠等客观原因,我还是决定把这篇文章写下去,俗话说嘛,好汉不吃眼前亏。大家给评评理,我这样不算公开说领导坏话吧?没关系,要是有人迫害我,我就向工会申请避难,还请大家一定要在舆论上支持我,一定要让领导知道——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智慧是伟大的!
  过年了,大家都乐呵乐呵,别拘着了。慢慢咱们都会发现,拿领导开玩笑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儿,一年就这么一回呀,大家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别给自己后悔的机会。玩笑终归是玩笑,该办的的事儿还是得继续,言归正传吧。
  我们这次选题的初衷本身是打算把市场在售的自主品牌SUV来个集中体验,不是为了对比,而是为了放在一起的体验感受更集中深刻,想要的车型也是各品牌水平最高的产品。一方面我们能对产品有个具象认识,另一方面也对品牌有个宏观考量。说个事儿吧,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自主品牌对于自身的认识,我们明白有些品牌的现实情况,也不想指摘,但相信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发展,没有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说再见那是分分钟的事儿啊。
  作为一个相对传统的平面媒体,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手做太多线下的事儿,就没有太多落地的关系。大家知道我们借这么几个车在一起有多难吗?近一个月过五关斩六将,各种不靠谱的情况层出不穷,什么车辆手续不全,车辆故障报警都属于小情况,很多自主品牌都没有自己的试驾车,还有自己有车的也不知道在哪儿的,还有根本不在乎传播与否的。事实上,作为一个品牌,无论什么样的品牌,定位几何,让更多人尽量了解自己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否则缔造它的意义又在何处呢?后来同事间开玩笑,说这几辆车弄到一起,比凑一堆单价几百万的豪车都难!关键是过程伤不起啊,多来几次头发都得白了,所以我明白这个事儿领导为什么让我来干了,人心叵测啊。
  
  围城所常
  长城这几年从自主SUV这个角度说,大有独占鳌头之势,而且势不可挡。我们不想给哈弗H9太多赞许,因为比起国际先进水平,长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实话实说,绝对以鼓励为主。倒是我们想问问,像沃尔沃、路虎这种品牌目前作何感想,出柜的感觉是不是很富有诗意,而且总能回味悠长?
  虽然之前听同事对这款H9赞许有嘉,真正开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觉得很惊艳。它已经超出我们对自主SUV的预期了,全路况之下几乎找不到明显短板,最重要的是它能给驾驶者充分的驾驶信心,这在自主品牌的产品中极其难得反馈。
  外观上,虽然H9仍旧逃不掉有人说它是模仿某日系车型的弦外之音,但仔细观察之后我们认为它已经走过了所谓模仿的这个阶段,造型细节处理的很到位,整体上也体现了自己的风格和品牌辨识度,没有任何的山寨感。
  车内无论是内饰质感还是乘坐空间,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和选材,也许原创精神没那么可嘉,但是绝对对得起H9的定价。H9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大车,无论数据和主观感受上都是。相比一些同级别的日系车,H9的厚重能带来更多的安全感。H9是一款7座SUV,所以它必须足够大,车内座椅的布置情况也让每个乘员能得到应有的呵护,这一点我们坐满七个人体验了,没有问题。
  
  驾驶起来,自主的2.0T发动机中规中矩,和传动系统的匹配程度较高,行动起来很舒畅。在铺装路面上,非承载车身也能反馈给驾驶者一些应有的路感,并没有那么让人找不到交流感。在越野层面,H9有一个4L模式,选中可以将扭矩放大很多,并且这个模式是出现在全地形反馈系统当中的,而后者是首次出现在自主品牌SUV车型中。虽然H9有着非承载车身,大行程的悬挂系统和四驱低速模式,而在我们看来它不是一个硬派的越野车。它更像一个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游侠,拓宽驾驶者的出行范围,让出游之中的景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在Offroad路面摆设了一个小的线路,让每款车都从不同方向都走上几遭,以便更清晰的对它们进行评价。当然我们得保证每辆车都能顺利通过,所以线路对于这其中最强大的H9来说形不成任何威胁,它也肯定是能最快通过的那一个。从整个底盘的表现看,H9显示出来很霸气的整体性,上坡下坡,转弯入冰带都没有任何犹豫和妥协,整车稳定性也很出色。
  试驾环节完成后,我们其中的一位要换车的同事已经准备出手H9了,作为对于乘用车相对了解的一些人,没有比这样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的了。
  庵蔼蔚长
  
  在我的意识里面,长安的性格就基本等于曾俊夫先生的性格,一来是地域层面的,二来他们的共同点充满了自由、丰富和有时候让人窝火的执着。
     
  说到丰富,我们肯定要从设计角度入手。不多说,就从长安的SUV产品上说起。大家可以明显看出来,CS35和75在外观设计上完全走了不同的风格,我们可以说CS35还跟着之前长安三厢车的产品设计思路在走,在沿袭品牌的风格和时间并不长的沉淀。而到了CS75这儿又要自立门户了,让所谓的业内人士们略感突兀。况且这一改,似乎还招来不少流言蜚语,说有模仿某高端品牌的倾向。我们觉得吧,现在的自主品牌已经走过单纯模仿的阶段了,因为靠模仿满足不了他们对于产品的需要了。对于现在的长安来讲,他们似乎还不需要将设计风格固化下来,这个品牌还有时间和资本去继续探索,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方向。
  从市场表现看,CS75的销量在过去的一年里有着稳定快速的增长,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如果不是自身出现了一些产能的问题,相信最终的销售成绩还会更好。所以在设计上,长安可以根据市场反馈来做出及时调整,没有那么长的历史,也就没有那么重的包袱。
  之前并没有驾驶过这款SUV,上手之后给我的感觉还挺好的。试驾车是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加6挡手动变速箱,标志性感受是低扭不错,中高转速区域再加速略显乏力。如果客户想要自动挡,就得选择1.8T车型了。具体开起来,离合器的接合比较清晰,挡位也不模糊,铺装路面加速的时候感觉1挡和2挡的联系不够紧密,略微影响流畅性。只是有6个挡位呢,可以考虑前面的齿比密一些,不会影响后面燃油经济性的。
  除了H9之外,CS75在这些车里的整体性肯定算好的。在通过我们Offroad路线的时候,整体反馈很均衡,也很柔和。转向在车速提升后会比较压手,也没有多余框量,快速行驶时可以很好的调整车身姿态,而且肯定不会过火。从这个角度来讲,CS75提供了不错的驾驶乐趣。
  目前还没有四驱车型可选,应该说是个比较遗憾的地方。不过今年长安计划推出一个CS75的四驱版本,以弥补目前的缺憾。
  砥砺成吉
  
  对于吉利这个品牌的产品,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很久之前,那个我一个人的浪荡时期。那个时候还没有从事汽车媒体这个行业,还带着校园工业基础的青涩。家旁边酒吧的女老板有一辆美日,诚心邀请我试驾几天,还说开完告诉她这车买的值不值。我开着这辆哪儿都会响的车转悠了几天,刹车会响、悬架会响、转向也会响,而且我还在这期间学会了利用刹车漂移入弯,也算是个额外收获吧。把车还给她的时候,我只是问:这车能退吗?
  现在拿到这款GX7,之前也没有接触过,对它可以说没有期望。坐到车里探索性的开了一下,从根本上替换了我之前对于吉利的印象。之前的GX7怎么样我并不是很了解,不过现在这款车在NVH方面处理得很不错,我是用普遍标准来衡量的。同事问感觉如何,我打趣表示:花钱买了头漂亮的奶牛回来,除了好看,怎么不能挤点儿奶出来给自己增加点儿蛋白质啊。从事实表现来看,沃尔沃确实给了这款车不小的帮助,除了噪音振动控制层面,操控层面也有。
  行驶起来GX7能给人比较清晰的路感,方向盘的指向也能带来明确的车头方向,比例协调。悬架和车身的结合给人一种比较整的反馈,在通过Offroad路线的时候体现得尤其明显,不仅能给车身很好的支撑,而且还能过滤掉振动中多余的部分,给驾驶者一个相对优良的驾驶环境。在我们的线路当中有一段冰层,每辆车在附着力转变的时候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姿态调整,GX7需要调整的幅度并没有超出我的想象,甚至还有些许惊喜。
  
  
  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标定并不好看,动力只能说是够用。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GX7的最大优势也许就是它在售车型主打自动挡,而且这个自动变速箱还很不错,比较聪明,能很快理解驾驶者意图。除了最贵的H9,GX7是余下试驾车中惟一搭载自动变速箱的,而且最便宜的一款自动挡车型价格在10万人民币之内。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吉利的进步让我们所有人都眼见为实。所为我们想在这里呼吁:不要抱着自己的固有观念不放,要给别人进步的机会,并且给予这些进步以肯定。
  瑞赋奇文
  
  对于奇瑞瑞虎来讲,还是我相对比较了解的一款车。试驾过之前的瑞虎车型,至于现在的瑞虎5倒还真是第一次。写到这里,突然有种王二傻进城的感觉,因为对于自主品牌的车型,我个人试驾过的真是不多,试驾最多的自主品牌是比亚迪,结果这次比亚迪还没来了。
  
  说到瑞虎5这款车,我最多也就只能给出是一款比较实用的家用车这样的评价了,因为相比其他自主品牌SUV,瑞虎的进步真的显得有点儿小。看这几年奇瑞的发展,瑞虎5倒是让我们有点儿看不懂呢?
  
  试驾过程中,无论是铺装路面还是Offroad路线,我都找不到这款车的长处。这个选题中,我们根本没有苛刻于操控环节,不过从这个层面讲,瑞虎5没给我留下任何印象,当然是好的不好的都没什么,而这在我个人看来是比较失败的。同样采用2.0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合5挡手动变速箱,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在挡位不是很清晰的情况下离合器的行程又太长了,几乎将近一半是无用的,让我在通过Offroad路线的时候不仅得仔细控制油门和刹车,还得非常在意离合。如果想开得顺畅并且相对快一点儿,就绝对不能让瑞虎5的发动机转速掉到3000rpm以下,否则就要经历一个时间不短的疲软期,必须要等到再硬起来才有力。   如果说它的优势,那就是储物空间比较丰富,配置方面也不低。从设计角度讲,这是它进步最大的方面,外观和内饰都很有时尚感,而且比较抓人。选材方面比较一般,这很大程度上让出色的设计打了折扣,这也很容易让设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心理上产生变化。
  
  剩下的因素就是价格了,按照指导价,客户至少要付出11万多的代价才能混上一个CVT变速箱,而且我们也不敢保证这个变速箱的水平就一定比GX7的6挡变速箱高,况且就算终端有优惠,最后的价格也不会低过10万。
  在过去的一年里,瑞虎5的销量还是可以让奇瑞乐一乐的,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设计部门,如果真要从驾驶的角度评判,恐怕瑞虎5真的占不到什么便宜。同样是花钱买东西,作为大股东的奇瑞怎么就不知道提高下自己的根本水平呢?也许下一步就会有动作了,有期待总是好的吧。
  驭疆怀昌
  瑞风S3是江淮推出的第一款小型SUV产品,显然跟之前说的几款车不在一个级别上,我们也是觉得它比较新,所以拉来凑个份子,它的角色和H9很相似。事实上我们根本没打算横向对比这些车型,也没什么可比性,看看各自水平罢了。
  话说第一眼看到这个小SUV,我并没有觉得它的比例有什么不协调,相反还有一定好感。车身侧面很流畅,腰线上扬,俯冲感强烈,动起来的感觉很强。S3的尾部设计有些繁复,还给倒车灯单独腾了个地方,大大修饰一番,个人感觉没这个必要。
  进入车内之后没有感觉空间上和上面几款车有太大区别,不仅没觉得小,反而前后排空间都挺宽敞。车内配置和内饰水平也很让人欣慰,虽然谈不上高级,但是用起来挺好挺方便。从设计上看,瑞风S3确实没有瑞虎5那么大气又有国际风范,不过人家也下了不少功夫。换个角度说,如果真是开起来的话,我真的会选择S3而非瑞虎5。
  
  S3配备了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标定不高,但和6挡手动变速箱配合得比较好,开起来很流畅,尤其离合甚是好用,而且S3还提供CVT车型。不管是铺装路面还是Offroad,驾驶起来都很舒心,没有什么让人膈应的地方。在这五款车型当中,哈弗H9就不说了,剩下的后悬除了S3均为独立形式,S3使用的是扭力梁后悬,这也符合它的定位。在Offroad线路中,快速行驶的S3尾部弹跳相对多一些,但不影响驾驶者对车辆的节奏掌控。
  从S5到S3,江淮旗下的SUV产品日渐昌盛,而且销售势头也越来越好,愿江淮稳扎稳打,驾驭好这块竞争白热化的市场。
  
  编辑点评
  周志华
  纯粹从产品的角度来说,这五款车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不过对我来说,这些车都是头一次试驾到,可谓都是第一印象。给我惊喜的是长城H9,不管是空间、配置还是静音控制都刷新了自主品牌的上限。它孤独地站在了第一梯队;长安和吉利在操控和外观方面都或多或少有些瑕疵,除此之外都让我觉得可以接受,这俩算第二梯队;如果是打分制度的话,奇瑞应该是得分最低的,不过江淮跟它相比也没有质的区别。
  编辑点评
  郝国舜
  当产品质量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自然就没人能黑动你了。比如这次试驾的哈弗H9,缺憾不是没有,但已经能打动几乎所有人了。再比如吉利,我甚至考虑如果我自己是不是也应该买一辆,即便它高速缺少些后劲,即便中控台频繁有些异响,但底盘表现绝对能经得起挑剔的检验。还是那句话,我期待着国内哪款车能有一次踏踏实实真正意义的换代,这个最基本的动作,意义却比眼花缭乱地推出新车或频繁改名字大多了。
  
  写在最后
  其实写到这里,发现大家需要更多的还是鼓励,鼓励大家多方面发展,百花齐放才是春啊。我们经过这次对于自主品牌SUV产品的集中了解,总体感觉很欣慰。既有长城这样的厂商能生产像H9这样高大上的货,也有其他品牌的那些贴近大众的,好用不贵的车型。我们可以这样说,自主品牌SUV正朝着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发展,每个厂商都对自己的产品有着比较准确的定位,与时俱进,敢想敢做,越来越重视对品牌的自身建设。
  当然了,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自主品牌尽快完善提高自己的传播机制与我们更息息相关。话分两头说,如果什么时候自主品牌推出个什么限量版被瞬间定光了,国外土豪打破头都订不上,家庭背景不良还不卖,但凡如此——那时我们借不着车,但我们骄傲啊!
其他文献
赛事首日的国家杯,由DTM德国房车大师赛年度冠军雷内·拉斯特和WEC世界耐力锦标赛卫冕世界冠军蒂莫·伯恩哈德组成的德国队,延续了“日耳曼战车”在歷届国家杯中的辉煌表现,捧起代表“最速国”的国家杯。第二日的车手杯中,前F1车手大卫·库特哈德击败众多高手,第二次捧起车手王中王(ROC)的冠军奖杯,已“挂盔”多年的苏格兰名将也在年度“赛车娱乐秀”中发挥了余热,上演“姜还是老的辣”的故事。拉力车手大比拼到
在这个商业化发展蓬勃的新时代,宝马为商业型GT市场打出了自己的王牌。  不同于传统GT对于经典的固执,也不需要像性能GT一样苛求数据,商业型GT的发展更多倚仗于相对更大的消费者群体对于GT这一概念的理解和需求。继3系GT、5系GT成功领跑这一领域之后,宝马打出了自己新时期的王牌,全新6系GT。  用宝马的话说,他们所追求的GT理念是以“盛大的旅行”为不变初心,同时满足更多消费者阖家出行的舒适性需求
也许往前倒推几年,我还是一个爱留长发、入世不久、好似桀骜不驯的小男孩儿的话,我会选择眼前这辆长得很怪,却很招人喜欢的家伙  掐指一算,这应该是头一次开北京汽车BJ系列的车子,去年本来在面对老掌沟的时候选择了BJ40,可是它跳票了。而今年借的BJ80还没有出现在我的面前。所以,不幸,对于BJ品牌下面的车还是稍有陌生。当然,陌生的只是BJ系列下面的车型,绅宝、北汽品牌下的车型却也开过几辆。  BJ品牌
《汽车之友-冲程》主编:雷鸣  又一届北京车展在尘嚣弥漫、柳絮飘飞的喜庆气氛中胜利召开了,您也到场了吗?关于北京车展,微信朋友圈里依旧不乏各种吐槽,尤其不少人会拿各方面条件更好的上海車展来做比较。我觉得这有点矫情,对于汽车工业来说,再怎么宏伟再怎么炫丽的未来蓝图,不管是当下最时髦的新能源、无人驾驶,还是共享出行,最终都得落脚到像顺义郊区这样实实在在的地界。从这个角度来说,土里土气的北京车展倒是更接
提到三缸,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還是夏利、奇瑞QQ这些车,廉价、抖、吵、没力,一堆缺点但是没什么优点。不过最近一两年,福特、标致,甚至宝马都纷纷用上了三缸发动机。  事实上,在当今的发动机技术领域,主流车型缸数减少正在成为现实。减缸并不简单,这是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所带来的必然趋势。在新能源步步紧逼的大势之下,留给发动机的舞台越来越小,这就要求它在有限数量下的每一个缸都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准。  如今的
刚刚热播完毕的电视剧《老男孩》带给我很多的快乐和共鸣,剧中三位老男孩各显神通,齐心协力互相支持着让各自的人生路走的异常多姿多彩。这部剧着实让我羡慕不已,我怎么就没有几个能一直相互扶持,一起玩车,一起为爱好做点什么的好兄弟呢?真羡慕那些因为玩车相识,一路走来终于一起开创一片天地的兄弟,比如,BIG3。  BIG3有三位主理人,三人因为一起玩Bora MK4,至今已相识十年。三人一路走来的十年间,遇到
在川藏线巴塘的一个房车营地里,我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家在车里,心在路上。”突然觉得这是对房车旅行最直接也是最合适的理解。在欧美风靡了一个世纪的房车旅行,正在中国慢慢普及并被人们接受。此次从成都到拉萨2000多公里的房车自驾,让我们一行人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新的出行方式和自由的生活。  曾经,一首小清新的短诗在朋友圈火爆,“夏天来了!亲爱的,我们去旅行吧!我带着你,你带着钱!你一定要带着钱啊”。当
《汽车之友-冲程》主编:雷鸣  春节长假刚过,汽车圈就传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吉利成为了戴姆勒的最大股东!对于国人来讲,这肯定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是在興奋之余,我们不妨先冷静下来,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捋一捋,搞清楚这背后还有何玄机。  与当年对沃尔沃汽车的收购方式完全不一样,这次吉利是通过一家并购基金,在公开市场斥资90亿美元(约500多亿人民币),收购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总共9.69%的股权,从而一
这这台本田Integra其实是我们第二次拍摄,上一次还是一年以前,东京改装展期间,回想起上次它的模样,与这次相比,简直就是一副乖巧的老好人形象,与任何本田党身上的元素都不沾边。不过这一次它彻底颠覆了我们之前对它的定义,如果单从看外观车头部分来看的话,你可能会觉得这台Integra并没有什么变化,但视角移动到车尾之后便是另一番光景,许多的变化都藏在这台车的内里,这台Integra可以说是越来越凶悍。
许晖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是中国领导人多次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作出的重要论述。随后中国制造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弯道超车”。特别是在智能汽車发展领域,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中、美、欧争夺未来汽车行业全球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的新风口,也为中国提供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机会。从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来看,主机厂纷纷发力,只需相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