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考、高考等各级各类英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阅读比分逐渐增大,份量也逐年加重。阅读题已成为考试中检测学生理解程度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认真研究新教材,培养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新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关于阅读是这样表述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一、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把阅读课作为教授语法句型的途径,只注重语法讲解,句子翻译,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思维太少,学生被动接受过多,自主学习过少,把生动活泼的“学堂”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教堂”,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
  
  二、精选课外阅读材料,扩大学生阅读范围
  
  为了应付高考,复习题、模拟试题,占去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使他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其结果是,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上去了,而运用英语的能力却下来了。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偏向。应该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真实的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通过阅读实践来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因此,大纲要求在教师有计划地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三、明确阅读目的,讲究阅读(泛读)方法
  
  泛读不同于精读,泛读重点放在快速地捕捉信息上。阅读速度与理解的准确性是一个矛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阅读速度,但这必须是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求速度,没有准确地理解,速度也就失去了意义。
  1.确定文章中心思想,注重文章的首段和末段。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其他段落都是用来说明和阐述主题段的。
  2.掌握具体事实和重要细节。文章中的具体事实、重要细节是主题句的扩展、补充说明或例证,是用来支持说明中心思想的。掌握这些细节是归纳、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对理解全文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运用语境、构词法猜测词义。阅读时要做到尽量少查词典。查阅词典会影响阅读速度,遇到生词可以从利用上下文语境等来猜测、判断它的词义,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猜测,体会意义。在阅读中碰到的一些生词,可以通过词缀法、合词法等构词法去猜测词义,不仅可加快阅读速度,而且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快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阅读速度,必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讲究阅读技巧。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才能形成。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我们都要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1.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的阅读快得多。2.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的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前提下,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五、及时做好评估,把握测试要求
  
  测试题选择的材料要恰当,难度要适中,不管是主观性还是客观性题型,都应针对学生平时阅读中反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以便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水平,使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和钻研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配合新课程的改革,我们要不断地学习,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进和完善阅读课教学,让学生真正拥有阅读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了解本院医务人员职业伤害情况,分析发生职业伤害的原因,探讨减少医护人员职业伤害的对策。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36份职业暴露登记表收集的相關因素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手术科室52.78%,临床普通科室47.22%;护士55.56%,医生44.44%;年龄30岁以下83.33%,30岁以上16.67%;自伤94.44%,他伤5.56%;
目的: 探讨孕产妇围产期康复护理及饮食指导对其便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产后便秘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
目的: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接触剂量及其辐射水平,以保护介入放射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方法:于2015年随机抽取某市6家开展放射介入学的医疗机构,对131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开展
全球老年痴呆症的问题日益严重,现代医学尚无法完全清楚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原因,以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痴呆发病机制,对于危险因素已有较多的探讨,应用已知的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工具
培养阅读能力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广泛地接触到各种有用的知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在掌握大量词汇、句型基础上提高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兴趣。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阅读既是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又是“四会”能力综合运用的体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往往能代表其综合英语水平。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
历史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丰富,但如何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在教学中不断注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的精神,成为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就如何深化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    历史知识充满爱国主义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源泉。那么怎样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呢?比如在讲授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阅读是一条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六个组合”。  一、读说结合,有声的组合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便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应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有许多途径与方法,其中讲、读、练是大家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积累了很多经验。近年来,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又有许多创新,为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是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讨的。 
介绍了环境试验顺序与环境试验的相互关系,分别从环境试验目的与应用的角度以及各类环境试验的机理和效应出发,阐述了环境试验顺序的基本选择原则,介绍了如何对试验过程的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白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言行举止上基本能够做到体贴、关心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分担父母的辛劳,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父母、报答父母的情感,使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孝敬。  4.重难点:让学生拥有一颗孝心,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转化为孝行。     【教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