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制度困境: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保障功能的重要途径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r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1995年民政部开始进行农村低保的试点工作以来,我国的农村低保工作发展迅速,到2007年,这一政策已基本覆盖到全国的农村。虽然,这项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保障标准低、执行不力(如应保而未保、不应保而保)等情况。本文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摆脱制度困境这一路径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农村低保政策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参考。
  关键词制度困境农村低保保障功能
  中图分类号:F8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7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注逐渐开始进入国家政策的视野。政府除了继续实施扶贫开发的政策以外,也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其中,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农村低保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7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以一号文件的形式联合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做出规定。随后,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2007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6年11月,湖南省政府下发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初步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该制度实行两年多以来,对保障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起到了重大作用。截止2006年底,全省已有98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把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确定)的特困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年救助28.8万户,67.9万人;年发放资金1.74亿元,人均月补差额21.4元。2007年全年投入农村低保(含农村特困户救助)资金3.99亿元,保障对象110万人。
  然而,这项惠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农村低保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美元的国际标准来衡量,中国有1.2~1.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而这些人大部分在农村。根据社会保障理论,国际上通常将一定区域内人口的5%确定为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这样才能大致做到一个不漏,应保尽保,而我国离这一目标还差得很远。二是低保对象认定难,出现不应保而保、应保却未保的错位现象。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家庭收入测算方案,加入低保主要是由家庭提出申请,所在村委会或居委会初审上报民政部门即可。县级民政部门根据各地配给的名额从上报名单中确定,一般很少到基层去核实申请低保的家庭是否符合条件。而对申请低保户名单及家庭收入状况是否予以张榜公布一直存在着争议,因而群众的监督很难落实到位。在低保面覆盖小的情况下,农村低保成了稀缺资源,一些不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户凭借各种关系,争取到低保指标,而有些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农户却因为没有关系而享受不到低保。三是低保资金筹措难,中央和省级政府责任承担太少。农村低保资金实行分级负担制,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市、县区、乡镇三级财政按比例承担,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农村低保资金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市、县(市、区)乡镇财政配套资金落实难。农村低保人口大多集中在欠发达地区,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好的税源逐级上收。欠发达地区的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财政状况较为困难,却要承担低保资金的大头,而相对富足的中央和省级财政只承担极少的责任,这造成了低保资金的筹措困难。
  
  二、制度困境——农村低保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造成农村低保各种问题的原因很多,有的学者从贫困人口的规模、所需资金规模、程序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邹文开,2004);也有的学者从低保对象的确定、低保标准的确定、低保资金的筹措、低保的申请、监督程序等方面进行论述(徐清照,2008)。本文借鉴陈成文、廖文在《制度困境与机会缺失——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研究》一文中的分析模型,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对造成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不能充分发挥保障功能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从制度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本文认为制度困境是影响农村低保制度保障功能发挥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把制度困境分解为制度缺失、制度偏好、制度曲行、制度失信四个维度。
  
  (一)制度缺失是影响农村低保制度功能发挥的首要原因
  制度缺失是指有关农村低保对象的确定制度、保障标准的确定制度、保障资金的筹措和统筹制度、申请和监督的程序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我国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颁布了关于农村低保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低保的框架已初步建立起来,但还很不完善。例如:各地虽然划定了绝对贫困线,但却对农户的家庭收入缺乏科学的测量机制;各地虽然规定了低保资金的分级负担制度,但却缺乏资金统筹的相关规定,这极大地阻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低保事业的发展。由于缺乏低保工作人员的选拔、培训制度,一方面造成工作人员的短缺;另一方面由于业务素质低下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有些县级低保股(办)往往只有股长1人,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缺编制缺人员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制度偏好是影响农村低保制度功能发挥的深层次原因
  制度偏好是指农村低保制度制定的取向(包括价值取向、利益取向、市场取向、公平取向等)。长期以来,包括农村低保制度在内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带有慈悲的色彩,公民享受社保似乎是在接受恩赐(这体现为一些困难群体因为碍于面子而不愿意申请加入低保),而政府等决策部门在制定社保政策时也无意中把社保当作是对国民的一种恩惠而不是责任(中央和省级政府不承担或尽量少承担农村低保费用就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在慈悲价值理念指引下制定出来的农村低保制度,必然导致制定者的责任缺失和接受者的羞愧意识。
  
  (三)制度曲行是影响农村低保制度功能发挥的直接原因
  制度曲行是指制度执行不力或扭曲执行。制度曲行从其发生机制上来说,主要由执行主体对制度的认知与评价、对约束其制度执行行为的规则的认同和遵从、执行主体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与农村低保对象之间的协调一致程度等导致。低保制度在农村地区执行不力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不符合低保标准的人群通过走关系等非正常路径而享受到低保,而一些符合标准的人群却因为指标有限加之被人违规占用而享受不到低保。制度曲行还表现在地方政府没有充分贯彻中央文件精神,随意压低低保发放标准,以及不按时发放低保补贴的情形。总体而言,造成制度曲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度执行者的素质不高,责任意识不强。
  
  (四)制度失信是影响农村低保制度功能发挥的主观原因
  制度失信是指农村低保对象对低保制度及其执行的认知与评价而产生的对这一制度的不信任。制度曲行直接导致了符合低保标准的人们对低保制度的不信任。当这一人群在准备申请低保时,往往会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我没有关系,申请低保有成功的可能吗?二是如果我递交了低保申请而又没有获批,会不会遭到其他人的耻笑呢?困难人群对于低保制度的失信导致他们在申请低保时常常犹豫不决甚至干脆放弃申请。
  
  三、摆脱制度困境,充分发挥农村低保保障功能
  
  农村低保制度是一项保障农村贫困群体最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对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意义重大。要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保障功能,最重要的是必须摆脱制度困境。
其他文献
重庆五一技师学院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从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至今,在学院内先后建立了汽车技术、美发、管道与制暖中国集训基地。学院在8年时间里,秉承匠心筑梦的理念,基地培养的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2金4银4优胜奖的佳绩,为国家争了光。学院通过中国集训基地的建设,吸取世界职业教育先进理念,扩宽办学思路,拓展国际间合作办学,重视世赛成果转化,并深入开展了校企合作。  “三个三”結合保障基地运
摘要标签理论是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犯罪学流派中研究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综合评价了社会反应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本文指出以标签理论为角度审视我国刑法中的前科报告制度,可以发现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因此对该制度应加以完善。  关键词标签理论前科前科报告制度  中图分类号:D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050-02    一、标签理论概述 
摘 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要求课程内容设置在教育层次上与工作岗位设置的层次有效对接。本文就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探讨针对行业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工作岗位 岗位技能 中高职衔接 专本衔接  课 题: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纵观西方法学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无论是大陆法系的理性传统还是英美法系的经验传统,都是建立在主客体思维模式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考虑建立主体间性的思维模式。主客体思维模式的缺陷在于缺少平等性的沟通,往往不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思考问题,没有考虑被接受者的感受,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做出决定;而主体间性的思维模式强调彼此平等,在平等协商中达成一致意见。本文试图从理性传统,经验主义,主客体,主体间性等四个方面来阐
摘 要:创业教育是基于社会实践的学科教学,推动着中职新课程的改革。本文从“打造优秀创业团队”的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探究中职创业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以此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吸引力。  关键词:中职新课程 创业教育 教学目标落实  自2010年6月起,笔者学校开辟了“创业一条街”并引发了一股中职生在校自主创业的热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小老板”。为了让更多的有创业意识的学生成为“小老板
摘要本文指出充分利用数字视听技术的优势,拓展检察技术部门的业务范围,对更好的履行检察技术职能,更好的服务于办公办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字视听技术 证据 应用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200-01    视听证据作为我国刑诉法规定证据的一种,在新形势下的法制建设和依法打击犯罪一直发挥重要的作用。证据是诉讼之本,数字视听技术在检
蒙山脚下,沂河岸边,山东交通技师学院滨河而立,近万名师生在这片技能成才的沃土上团结一心、开拓奋进,为培育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学院始建于1975年,经历了42年的风风雨雨,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师生坚持“立足交通、特色办学、适应市场、服务就业”的办学理念,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团结进取、攻坚克难、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特色不断强化,现已步入了健康、快速的
摘要预防和治理军人犯罪是维护军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中央军委于2007年11月颁行的《预防犯罪工作条例》是预防军人犯罪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预防军人犯罪的根本保障,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预防犯罪工作条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人犯罪社会矛盾阶级社会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330-02    犯罪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病态现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感受网络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由网络引发的问题正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人肉搜索”现象日趋严重,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人肉搜索”为出发点,旨在对如何保护互联网中的隐私权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人肉搜索隐私权法律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
2018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在两会上,不断传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言民生的“好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杨珍:  继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南海技师学院装备制造系副主任杨珍表示,今年聚焦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将围绕职业教育发展课题展开深入研究,积极推动政府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提高技术工种的社会地位,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