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监测结直肠癌血液微转移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TRIzol法提取血液标本中的总RNA,将其反转录成cDNA,然后用RT-PCR技术检测血液标本中MMP-7 mRNA和hTERT mRNA表达,计算样本的△Ct值.结果 在181例结直肠癌患者中,hTERT mRNA表达阳性63例,阴性118例.MMP-7 mRNA表达阳性61例,阴性120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hTERT、MMP-7 mRNA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腺癌患者MMP-7 mRNA表达阳性率(43.9%)较中高分化腺癌(27.8%)增高(x2=4.873,P<0.05).Ⅲ、Ⅳ期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阳性率(42.5%)较Ⅰ、Ⅱ期患者(24.0%)增高(x2=6.591,P<0.05).Ⅲ、Ⅳ期患者外周血MMP-7 mRNA表达阳性率(39.6%)较Ⅰ、Ⅱ期患者(25.3%)增高(x2=4.014,P< 0.05).有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阳性率(53.3%)较无远处转移的患者(28.7%)增高(x2=9.059,P< 0.05).有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MMP-7 mRNA表达阳性率(46.7%)较无远处转移的患者(29.4%)增高(x2=4.506,P<0.05).CEA阳性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表达阳性率(52.6%)较CEA阴性的患者(30.1%)明显增高(x2=6.735,P< 0.05).CEA阳性患者外周血MMP-7 mRNA表达阳性率(60.5%)较CEA阴性的患者(26.6%)明显增高(x2=15.490,P<0.05).无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以hTERT、MMP-7 mRNA一项高于正常值范围为血液微转移表达阳性.检测后6个月微转移表达阳性组肿瘤复发转移率(36.58%)与阴性组(7.14%)比较增高(x2=13.027,P<0.05);检测后12个月微转移表达阳性组肿瘤复发转移率(68.29%)与阴性组(12.5%)比较增高(x2=31.948,P< 0.01).至检测12个月后,微转移表达阳性组41例患者中28例出现复发转移,微转移表达阴性组56例患者中7例出现复发转移.联合检测的敏感度80.00%,特异度79.0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TERT与MMP-7mRNA呈正相关(r=0.341,P=0.000).结论 联合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hTERT、MMP-7 mRNA的表达,对早期发现血液微转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 mR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摘 要】
: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监测结直肠癌血液微转移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TRIzol法提取血液标本中的总RNA,将其反转录成cDNA,然后用RT-PCR技术检测血液标本中MMP-7 mRNA和hTERT mRNA表达,计算样本的△Ct值
【机 构】
:
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二科,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二科,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分子生物室,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二科,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二科,03
【出 处】
:
肿瘤研究与临床
【发表日期】
:
2013年25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中青年妇女全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质量,分析影响性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子宫全切除术后199例患者,进行一般情况、术后日常生活情况及性生活质量方面随访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tata 9.1统计分析软件,对影响患者性生活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职业、学历、术后时间、所患疾病及合并疾病对子宫全切术
目的 探讨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5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2 ~ 9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4%、17.3%及7.7 %.其中12例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9.5个月(5~90个月),1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IL)-17+CD4+T(Th17)细胞和IL-17+CD8+ T(Tc17)细胞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肺癌免疫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60例肺癌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h17和Tc17细胞占CD;T细胞的比例.结果 肺癌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1.795±0.623)%]和Tc17细胞[(0.865±0.357)%]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中央型肺癌心包探查的安全和可靠性,评价其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4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实施术前电视辅助胸腔镜心包探查术.结果 胸腔镜心包探查后行肺切除术并心包内处理肺动脉8例(合并心包部分切除2例)、肺静脉10例,心包外全肺切除术9例;螺旋CT手术预测符合率仅为65.8%,平均心包探查(23±10) min.结论 胸腔镜技术除可广泛应用于肺楔形切
目的 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关键组成成员Gli1和β-catenin在大肠癌组织及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协同情况,以及两种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合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li1、β-catenin在4例大肠癌组织及肠癌HCT116、HT-29、DLDl、SW620细胞系中表达情况,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二者之间是否
目的 探讨乳腺梭形细胞化生性癌(MCS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类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4例MCS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按照肿瘤化生性成分选择性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4例均表达上皮性标记,2例至少表达一种肌上皮标记.4例ER、PR、Her-2均阴性,均未出现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结论 乳腺梭形细胞MC
目的 探讨PED/PEA-15 mRNA及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食管癌、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PED/PEA-1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ED/PEA-15蛋白的表达.结果 半定量RT-PCR显示,PED/PEA-15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呈低表达或不表达,相对表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96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neu均为阴性,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TNB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24~81个月),有71例患者出现复发及转移,28例死亡.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是否化疗均
目的 探讨子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子宫颈腺癌96例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简单随机法抽取同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结果 腺癌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0.4%,其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82.9%、51.5%、13.3%、0.子宫颈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