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全创改革试验新答卷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berg4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省强力推进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成果不断涌现,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全面创新改革已成为推动全省转型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中央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激发创新者动力和活力、探索系统改革的有效机制、模式和经验作出的重大部署。四川被纳入全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不仅担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路”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任务,而且担负着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加快培育我省新动能的任务。为全面落实中央部署,四川确定了建立健全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内陆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金融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重点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推进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等八个方面任务。
  正因为全面创新改革具有集国家试验和自身需要于一身的重大性,具有支撐“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唯一性,具有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经济强省建设“主引擎”的关键性,具有科技资源富集和开发潜力大的优越性,必须决胜这一改革才能打破发展瓶颈,形成持续发展新动能。基于这些认识和判断,四川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要求,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将其列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一号工程”,作为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确立了“三年试验突破、五年基本转型”的奋斗目标,围绕努力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创造性地编制了“9张清单”“挂图作战”。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四川梳理了60多条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数量位居各“全创区”前列,不仅为“国家试验”添彩,而且率先构建起创新发展框架。
  为推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省委于2013年将创新驱动列为全省三大战略之一,成为中西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早的省份。借助起步早的意识和条件,四川成功进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行列,开启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轨道的征程。近年来四川经济能够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实现稳速、提质、增效,正是得益于创新。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将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全省“四项重点工程”之一,强调试验要突出军民融合特色,突出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全省转型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将加快推动四川迈向创新驱动的轨道。(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盛毅)
  军民融合
  2017年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超过3000亿元
  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推进航空航天、核技术应用、信息安全等重大能力和重大项目在四川布局
  连续两年举办军民融合专题推进会,签约军民融合重大项目200余个,协议投资1600亿元
  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核动力、航空整机等10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完成投资417亿元,150项军民融合技改升级项目完成投资263亿元
  建立全国唯一的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建成16家省级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促进400余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科技体制
  2017年科技体制创新成果
  全省培育发展创新产品143个
  转化应用重大成果116项
  技术合同交易额340亿元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20家试点单位已完成超过300余项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作价入股创办企业近60家,带动社会投资近30亿元
  组织实施1100个科技项目,其中获得专利授权和受理320件、技术成果近600余个
  知识产权
  2017年知识产权管理改革成果(截至目前)
  新增
  专利申请
  2791件
  同比增长140%
  新增
  商标申请
  1820件
  同比增长73%
  新增
  版权登记
  3015件
  同比增长269%
  推动各类企业实现
  知识产权转化
  300余项
  产值增加50多亿元
  成立西部第一家跨区域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专门审判机构——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
  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全国首个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率先探索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创新平台
  2017年科技创新平台成果
  已建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7个
  建成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122个
  国家级和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109个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66个
  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 34个
  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99个
  组建北斗导航、石墨烯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22个
  成立四川省创建国家实验室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核能和核技术领域国家实验室实施方案》
  “十二五”国家布局四川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大型低速风洞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十三五”国家优先建设的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研究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的标志性项目已经明确落地四川
  改革红利
  2017年创新举措及推广成果
  创新举措
  探索推荐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以股权为纽带的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作、民营企业配套核心军品的认定和准入标准3项创新举措。
  创新四川国地税联合办税和“以关联企业从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获得的应收账款为质押的融资服务”等金融服务举措。
  经验推广
  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推广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国办发〔2017〕80号),其中有8条经验由我省探索推荐。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国地税联合办税、应收账款融资、盈创动力模式、知识产权案件快审机制等取得突出成效,获得国家有关部委肯定
  集群企业住所托管的集群注册模式、专利权质押融资新模式等举措推动相关领域工作成效迅速跻身全国前列
  推广难度较大的军民融合改革举措也通过扩大试点、出台全省性文件等将经验成果进一步扩散和落地
  支持创新创造的3条税收政策成效初显,享受优惠政策的科技型企业和科技人员数量持续增长
其他文献
情感,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情感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如道德感、荣誉感、美感等。当代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即“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之一,在我们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提出的动因    新课程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的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党员干部被提拔到检验检疫领导岗位
修改后刑诉法设定了检察机关对逮捕后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的制度,表明逮捕以后变更羁押性强制措施不再仅限于当事人或者律师提出请求的情形,检察机关对判决前羁押状态的
摘要:本文从分布式光伏并网典型设计、并网工程建设施工、并网后调度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分布式光伏并网建设的有关要求。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并网建设  1、分布式光伏并网设计的有关问题  1.1设计原则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系统设计应满足分布式光伏发电与电网互适应性要求,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投资合理、标准统一、运行高效的原则,满足普遍性、可扩展性、经济性要求,同时应实现接入规范化,为设备招标、降
旧金山的华人社区是台湾在海外最后的几个堡垒之——。多年以来,台湾慷慨解囊,提供了数百万美元资金。中华总会馆在唐人街开办中学和医院,并凭借这笔资金增加其影响。  然而,中国大陆的经济影响不断增强,对台湾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主导唐人街的不再是台湾的青天白日旗。当地公司和社区联合会逐渐改变立场,加入亲大陆的贸易团体表明自己对大陆的支持。  台湾在旧金山的光辉时代似乎已然逝去。2000年,国民党在“总统”大
期刊
情感是教育成功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使学生感受、体验、升华这些感情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尤其要注重情感教育。  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情感教育谈点笔者的看法:    一、创设情感教育氛围    兴趣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基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使得我国的电力能源需求量不断的加大,同时对电力能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电力供电和检修的过程中,不得不采用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输电线路带
摘要:江苏省创业投资发展迅猛,但民营创业投资发展相对滞后。分析了江苏民营创业投资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民营创业投资的重大价值,转变发展模式,以发展民营创业投资为主要路径,推动江苏民营创业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江苏 市场主导 民营创业投资    国内外实践证明,创业投资不仅能满足创业企业的资金需求,使其顺利地渡过企业“死亡陷阱”,同时还能提升创新企业的竞争力,实现独立
在2012年度国家质检总局职称评定工作中,山东检验检疫局共有7名同志晋升为研究员(正高级),山东检验检疫局在全国系统直属局中晋升研究员人数排名第一的同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对建筑工程项目下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  1、对施工现场生产资料的管理  1.1 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材料的供应。材料是形成建筑工程的基石和物质基础,所以保质保量的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物合格的前提,这就需要建筑公司的采购部门应亲力亲为在市场中调查比对,严格把关每一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