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h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及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两种术式对胆囊结石患者炎性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的辅助组和采用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完全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水平以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1)完全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7.6±0.8)ml、手术时间(51.38±0.9)min,显著低于辅助组的(13.5±2.9)ml、(61.27±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44.229、4.651,P=0.016、0.023)。(2)与术前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时CD3~+和CD4~+水平均显著降低,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5 d时辅助组患者CD3~+和CD4~+水平虽然有所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术前,CD8~+水平有所下降,但依旧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完全组术后1、5 d时CD3~+和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辅助组,CD8+水平低于辅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术前水平比较,术后1 d时两组患者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术后5 d时完全组三项指标水平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辅助组三项指标虽然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术后1、5 d时完全组显著低于同期辅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较辅助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效果更好,对患者机体各项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影响更小。
其他文献
基于JMF和多播技术实现了一个没有多点控制单元的分布式视频会议。视音频的压缩由各个客户端来处理,并引入了视频会议的自由模式和主讲模式,两种模式之间的切换由各个对等点之
当地时间9月21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欧洲专利局第十二次局长会议在慕尼黑举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和欧洲专利局局长安东尼奥&#183;坎普诺斯出席会议。会上,双
高校标准化考点网上巡查系统是基于IP网络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教育考试管理业务应用系统。该系统由前端、传输、存储、显示/控制四个部分组成。建成后的网上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两轴图书录入系统的设计。最终实现的录入系统能够按照编写的流程对图书进行翻页、压平、拍照等动作。基于此机械可实现图书馆、档案馆藏书、资料的自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沪教委基〔2013〕59号)文件精神,结合《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注重学生习惯、兴趣培养,奉行"健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