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刀联合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治疗囊实体混合性颅咽管瘤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nf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伽玛刀联合立体定向囊内间质内放疗治疗囊实体混合性颅咽管瘤的远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0月至2005年12月接受伽玛刀联合立体定向囊内间质内放疗治疗并至少生存5年的67例囊实体混合性颅咽管瘤患者资料。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3~70岁,平均31.5岁。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评估(神经检查、神经眼科和神经内分泌学检查)、综合生活质量评价、神经影像学检查、生存率和生存期分析。采用χ2检验,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结果

随访时间60~168个月,平均114个月,伽玛刀联合立体定向囊内间质内放疗治疗对大实体小囊性、大囊性小实体颅咽管瘤以及总体有效控制率分别为10/12、90.9%和89.6%。本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10±9)个月。大实体小囊性和大囊性小实体肿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7±12)和(120±14)个月,10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7/12和69.1%。两组患者的肿瘤控制率和10年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4和1.541,P>0.05)。5~10年的实际生存率分别为90.5%、85.7%、83.3%、76.4%、69.4%和60.0%。视力受损者术后6个月和长期随访的改善率分别为68.3%和70.0%。67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综合生活质量评价28例(41.8%)优,19例(28.4%)良,17例(25.4%)可,3例(4.5%)差。治疗后6~12个月4例视力下降,4例出现新的丘脑下部功能受损表现,1例于术后5年出现一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并发症发生率为13.4%。

结论

伽玛刀联合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为囊实混合性颅咽管瘤提供了良好的肿瘤控制率和理想的远期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改变,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日渐增多,死亡率已位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1]。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死因,未经诊治的肝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约6~12个月[2-3],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可以延长中位生存期至12~24个月[4-5]。通过以外科切除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58%[6-8]。手术切除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长期生存意义重大,但肝切除术后的高
目的观察骨骼发育成熟的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完全脱位的患者脱位侧下肢长度的变化特点及伴随膝关节畸形的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因单侧髋关节完全脱位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6例,女性22例;年龄13.4~66.2岁,平均29.8岁。脱位侧为中低位脱位(Hartofilakidis Ⅱ型)17 例(60.7%),高位脱位(Hartofilakidis
目的探讨以腰椎前凸角(LL)及胸腰椎转折椎间隙(IP)为基础对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型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7月至8月对223名志愿者进行脊柱全长正位X线检查,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111名,女性56名,男性55名。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值,包括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LL、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指数(PI)、各椎体间终板夹角、脊柱骶骨角(SSA)、矢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是造成下肢动脉严重缺血的主要原因。2007年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ASC)对下肢动脉病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级,认为A级和B级病变首选介入治疗,C级以上特别是D级的病变推荐开放手术[1]。但C级以上患者通常都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开放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都较高,因此,我们尝试联合开放和腔内手术来处理这类病变,以期获得更好的手术疗效。
目的检验关节镜下外侧沟通过(LGDT)试验诊断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可靠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由同一手术医生完成的关节镜手术的连续病例,排除存在双侧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膝关节僵硬、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及多发韧带松弛的患者。共有115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病例组35例,对照组80例。对所有入选患者在手术前麻醉下进行外旋拨号试验作为诊断外旋不稳定的金标准,在手术中进行L
目的检测γ突触核蛋白(SNCG)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以及T47D和T47DSNCG- 细胞中的表达,探讨SNCG与MMP-9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手术切除的96例浸润性乳腺癌标本[女性,年龄(56±8)岁],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组织标本中SNCG和MMP-9的表达情况。建立T47D与SNCG干扰T47DSNCG-细胞株,采用Western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最常见原因。目前,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的诊断主要依赖有创的尿流动力学检查。为了寻找创伤小、并发症少的诊断方法,我们通过比较BPH患者前列腺被膜支动脉阻力指数(RI)与尿流动力学参数间的关系,旨在确定前列腺被膜支动脉RI在BOO诊断和评估中的作用。
患者男性,31岁。因"左上肢高处坠落伤1 h"于2011年10月25日入院。体格检查:左上臂中段前侧可见长约3 cm的伤口,肱二头肌撕裂,桡骨小头突出畸形,肘关节活动不能。腕关节肿胀,桡骨茎突掌侧可及骨性肿块,腕掌正中区骨组织突出,鼻烟窝空虚,虎口区感觉迟钝,手指痛觉无明显迟钝,拇指背伸和腕关节活动不能。左上肢X线片提示:肱骨干骨折,肱桡关节脱位及月骨脱位和舟状骨脱位(图1,2)。急诊在臂丛麻醉下
期刊
目的研究BH3-only蛋白家族中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和与bcl-2相互作用的细胞死亡调解因子(BIM)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EnVision),检测PUMA和BIM蛋白在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及14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UMA、BIM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化疗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
【摘要】《套中人》的解读多侧重于别里科夫的隐喻义,但通过叙事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整个文本叙事结构呈现为一个“套子”,别里科夫、布尔金、伊万……所有人都是套中人。其中伊万更加特别,只有伊万意识到了自己也是套中人这一生存困境并且发出了改变现状的呐喊,这声呐喊也是《套中人》的深层意蕴所在。  【关键词】套中人;叙事学;别里科夫;布尔金;伊万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