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一是优化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二是优化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三是优化教学过程,保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流畅性;四是优选教学方法、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c)-0042-01
优化政治课堂教学,能科学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要素,发挥出最佳教学功效,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师生关系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构成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而师生关系又通常反映在师生交往互动这一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活动上。某种程度上,师生关系中的交往互动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教学能否自然、和谐,能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因此,政治教师要创设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必须重视优化师生关系,改善师生关系中交往互动的质量,要求:(1)政治教师要从“一切为了学生和谐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新时期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用民主平等的理念去处理好师生互动关系,把关爱带给学生,把知识和智慧的种子均匀地抛向每一位学生,体现公正性,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一份源自教师的人文关怀,使每一位学生都会对自己、对学习政治课程充满信心,增强他们学习政治的探究动机,从而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2)政治教师应充分扮演好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等角色,在落实新课程理念中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探求未知和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切身体验到政治学习的愉快和成功,才能让学生倾心投入学习活动,积极融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
2 优化教学内容 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
优秀政治教师常常采取优化教学内容的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优化,可使教学内容变得深入浅出,富有针对性、趣味性,能对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可有效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取得优良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内容的优化上下功夫。具体上应注意:(1)瞄准教学目标,筛选、补充教学内容。为此,教师须认真吃透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瞄准教学的目标要求,筛选、区分出哪些是教材中主要的和次要的内容;哪些内容是详讲、必讲的关键点和重难点。同时,教师还要扣紧教学目标,补充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或者补充一些时事政治、逸闻趣事,或者补充一些校本教材中的事例,来充实教学内容,以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这样在过虑和补充之后的教学内容具有提纲挈领功效,能让学生触类旁通,将非常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2)优化教学内容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获取真知的动力。教师对筛选和补充的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加工,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能较好地把教学目标转换成师生共同探讨的问题,把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将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因此,我在平时的政治教学中,十分注重运用问题设计的优化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学“做自尊自信”时,我精心设计了如下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什么是自尊?自信?自尊自信者有哪些表现?如何区别自尊与虚荣,自信与自卑,自信与自负?做人为什么既要自尊也要尊重他人?怎样才能赢得自尊?为什么说自信是成功之基?怎样才能使自己更自信?如何培养民族自信心?”通过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分析问题,多角度地寻找答案,充分激发了学生深入钻研教材的热情。
3 优化教学过程 保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流畅性
政治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保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流畅性,须做到:(1)善于合理调控课堂教学节奏。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能有效掌握教学过程信息的传递密度,构建出快节奏、高密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须注意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衔接和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转换是否恰当合理。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科学设计课堂教学中每项活动和每个环节所需时间,合理安排好政治课新知识教学过程中的新课导入、讲授新课、课堂探讨、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等这几个部分的时间分配,才能形成有序的和谐的教学结构,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2)要掌握好各项教学活动相互转换的火候。要求教师在各项教学活动转换上能准确把握时机发出清晰的指令,以便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酣畅淋漓。比如在教学《法律护我》单元中的《自我保护》时,我在设计教学时就充分认识到了教学活动中的过渡,首先从教材中13岁的女孩要求上学遭到继父拒绝的案例入手导入学习主题,突出遇到侵权行为时要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沿着“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争”线索把教材设计成问题:“青少年遇到侵权行为时向谁求助?为什么要打官司?青少年应树立怎样的维权意识?”然后,我利用这些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形成他们的共识。最后我再归纳小结,强化学生的正确认识。这样,教学节奏跌宕起伏,教学过程有序性、流畅性突出,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可帮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取新知,发展认知能力。
4 优选教学方法、手段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如果教师运用的方法和手段恰当,就能顺利完成好课堂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因此,政治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必须重视优选出最佳的教学方法、手段:(1)优选教学方法。在确定了课堂教学内容后,教师须选择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而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教学法、认知性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等多种,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务须优选,即要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学习对象等特点而定,才能选择出恰当的教学方法顺利完成好课堂教学内容和任务,便于学生从学习中消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学习能力。(2)优选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运用好自身的示范作用。众所周知,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为此,政治教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好自身的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善于借助工整美观的板书语言,充分发挥好自身的示范、榜样效应。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好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维护消费权》时,为了创造逼真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近两年“3·15”晚会的录像片段后,紧接着播放了2000年“3·15”晚会上韩红演唱的一曲《天亮了》并配以故事讲解。当介绍到歌曲的由来和“缆车事故”的情况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来。当听完了韩红这首深情的《天亮了》和这个伤感的故事后,我乘机提问学生“缆车事故”中的旅游者的什么权益被侵犯?受害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韩红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主动探究课文,在寻找答案中既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获得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正确认知。
参考文献
[1] 周正明.优化政治教学策略,构建有效优质课堂[J].学生之友,2010,11.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c)-0042-01
优化政治课堂教学,能科学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要素,发挥出最佳教学功效,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师生关系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构成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而师生关系又通常反映在师生交往互动这一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活动上。某种程度上,师生关系中的交往互动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教学能否自然、和谐,能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因此,政治教师要创设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必须重视优化师生关系,改善师生关系中交往互动的质量,要求:(1)政治教师要从“一切为了学生和谐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新时期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用民主平等的理念去处理好师生互动关系,把关爱带给学生,把知识和智慧的种子均匀地抛向每一位学生,体现公正性,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一份源自教师的人文关怀,使每一位学生都会对自己、对学习政治课程充满信心,增强他们学习政治的探究动机,从而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2)政治教师应充分扮演好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等角色,在落实新课程理念中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探求未知和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切身体验到政治学习的愉快和成功,才能让学生倾心投入学习活动,积极融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
2 优化教学内容 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
优秀政治教师常常采取优化教学内容的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优化,可使教学内容变得深入浅出,富有针对性、趣味性,能对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可有效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取得优良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内容的优化上下功夫。具体上应注意:(1)瞄准教学目标,筛选、补充教学内容。为此,教师须认真吃透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瞄准教学的目标要求,筛选、区分出哪些是教材中主要的和次要的内容;哪些内容是详讲、必讲的关键点和重难点。同时,教师还要扣紧教学目标,补充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或者补充一些时事政治、逸闻趣事,或者补充一些校本教材中的事例,来充实教学内容,以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这样在过虑和补充之后的教学内容具有提纲挈领功效,能让学生触类旁通,将非常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2)优化教学内容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获取真知的动力。教师对筛选和补充的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加工,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能较好地把教学目标转换成师生共同探讨的问题,把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将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因此,我在平时的政治教学中,十分注重运用问题设计的优化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学“做自尊自信”时,我精心设计了如下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什么是自尊?自信?自尊自信者有哪些表现?如何区别自尊与虚荣,自信与自卑,自信与自负?做人为什么既要自尊也要尊重他人?怎样才能赢得自尊?为什么说自信是成功之基?怎样才能使自己更自信?如何培养民族自信心?”通过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分析问题,多角度地寻找答案,充分激发了学生深入钻研教材的热情。
3 优化教学过程 保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流畅性
政治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保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流畅性,须做到:(1)善于合理调控课堂教学节奏。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能有效掌握教学过程信息的传递密度,构建出快节奏、高密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须注意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衔接和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转换是否恰当合理。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科学设计课堂教学中每项活动和每个环节所需时间,合理安排好政治课新知识教学过程中的新课导入、讲授新课、课堂探讨、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等这几个部分的时间分配,才能形成有序的和谐的教学结构,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2)要掌握好各项教学活动相互转换的火候。要求教师在各项教学活动转换上能准确把握时机发出清晰的指令,以便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酣畅淋漓。比如在教学《法律护我》单元中的《自我保护》时,我在设计教学时就充分认识到了教学活动中的过渡,首先从教材中13岁的女孩要求上学遭到继父拒绝的案例入手导入学习主题,突出遇到侵权行为时要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沿着“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争”线索把教材设计成问题:“青少年遇到侵权行为时向谁求助?为什么要打官司?青少年应树立怎样的维权意识?”然后,我利用这些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形成他们的共识。最后我再归纳小结,强化学生的正确认识。这样,教学节奏跌宕起伏,教学过程有序性、流畅性突出,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可帮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取新知,发展认知能力。
4 优选教学方法、手段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如果教师运用的方法和手段恰当,就能顺利完成好课堂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因此,政治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必须重视优选出最佳的教学方法、手段:(1)优选教学方法。在确定了课堂教学内容后,教师须选择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而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教学法、认知性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等多种,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务须优选,即要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学习对象等特点而定,才能选择出恰当的教学方法顺利完成好课堂教学内容和任务,便于学生从学习中消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学习能力。(2)优选教学手段。首先教师要运用好自身的示范作用。众所周知,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为此,政治教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好自身的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善于借助工整美观的板书语言,充分发挥好自身的示范、榜样效应。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好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维护消费权》时,为了创造逼真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近两年“3·15”晚会的录像片段后,紧接着播放了2000年“3·15”晚会上韩红演唱的一曲《天亮了》并配以故事讲解。当介绍到歌曲的由来和“缆车事故”的情况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来。当听完了韩红这首深情的《天亮了》和这个伤感的故事后,我乘机提问学生“缆车事故”中的旅游者的什么权益被侵犯?受害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韩红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主动探究课文,在寻找答案中既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获得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正确认知。
参考文献
[1] 周正明.优化政治教学策略,构建有效优质课堂[J].学生之友,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