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引进和杂交两类沙棘果实VC含量测定分析

来源 :防护林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eeq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引进的大果沙棘和新选育蒙中杂交沙棘无性系果实的VC含量,采摘两类沙棘果实样品,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果实VC含量.结果 表明:18个引进沙棘全果干基VC含量平均值为671.58 mg·(100 g)-1,从单个无性系看,含量在1000 mg ·(100 g)-1以上的有4个无性系(201319、201303、201316、201313),而含量最低的“201315”VC全果干基含量仅有124.40mg·(100 g)-1,只相当于含量最高的“201319”的7.31%.杂交沙棘全果干基含量平均值为1338.45 mg·(100 g)-1,以“杂雌优54号”最大,达2092.88 mg ·(100 g)-1,为含量最低的“杂雌优12号”654.28mg·(100 g)-1的2.05倍.杂交沙棘全果干基VC含量相对引进沙棘约增加了1倍,两类间差距十分明显.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优化复合益生菌发酵豆粕的工艺参数,并研究发酵豆粕(FSBM)部分替代大黄鱼饲料中的鱼粉对其生长性能、消化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豆粕发酵工艺,然后用发酵豆粕替代饲料中部分鱼粉进行大黄鱼养殖试验.以270尾初始体重为(22.81±9.16)g的大黄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FM组)饲喂鱼粉含量为25%的基础饲料,2个试验组分别饲喂以发酵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30%(FSBM?30组)和50%鱼粉(FSBM?50组)的试验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肠道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肠炎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0.5%枯草芽孢杆菌组,饲喂基础饲料+0.5%枯草芽孢杆菌制剂;1.0%枯草芽孢杆菌组,饲喂基础饲料+1.0%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初始体重为(16.0±0.5)g的大口黑鲈幼鱼开展6周的投喂试验.结果表明:1)饲喂6周后,枯草芽孢杆菌组大口黑鲈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2)在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