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自设调查问卷,调查了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航空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航空制造产业通过引进、学习、模仿、经验积累,在制造技术、质量体系、管理模式方面均具有显著提升,并已具备全面参与国际航空产业链能力.我国航空制造业全面融入国际航空产业链,需要通过产业集群增强产品竞争力,鼓励民间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航空制造业发展通道.
推行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是要实现各类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笔者以个人理财课程为例,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以“社会热点线、从业分享线、法律政策线”三线融合构建点线结合的个人理财课程思政价值链,推进高职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将情景教学模式运用到“纲要”课堂中,可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积极探索“纲要”课教学中情景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探索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继续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