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养生五戒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f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之四、戒之在色,五,戒之在药,见下期]
  祖国医学认为,人到老年气血不足,五脏俱虚,阴阳失调,以致抗病能力下降,适应性差,如何养生则显得更为重要。自古以来,人类为了争取健康和长寿,作了不少努力,并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成绩。因为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很多,迄今还未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抗衰方式或药物,而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亦决不是依靠一种方式或某几种药物所能奏效。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如生活起居、饮食卫生、运动休息、习惯嗜好、精神状态和防病治病等,都是至关重要的。老人如何养生呢?根据中医的经验,有以下几点可作参考。
  
  一、戒之在“逸”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虽饱经忧苦沧桑,晚年仍能优游林下,得享天年,就是因为他健身有术,扫地就是其中一法。他在一首诗中写到:“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只差异。”中医主张人体要劳逸结合,早在《内经》一书中就认识到,“久卧伤气,久坐伤内。”华佗也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过度安逸反而会对身体有不良影响。有的人认为退休后可以享享清福了,以致饭来张口,茶来伸手,生活上起居无常,身体就会迅速垮下来。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就是这个意思。现代医学证明,经常运动可保持全身肌肉的正常张力,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对精神起良好影响,还可以改善消化系统,控制体重,促进呼吸功能。由此可见,适量劳动和运动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不应过度,以免筋疲力尽,恢复不易,不唯无益,反而有害。
  
  二、戒之在“食”
  
  《抱朴子》云:“养生赖乎饮食,然使醉而强酒,饱而强食,未有不伤生者。”老年人牙齿逐渐脱落,咀嚼功能下降,胃粘膜变薄。胃肠道的绒毛逐渐萎缩,肌纤维衰弱无力,出现胃、小肠,大肠的扩张及各种消化腺的萎缩,消化酶分泌量减少,易引起消化不良,故饮食宜清淡,适量、定时,食谐要广,不要偏嗜及酗酒,更忌暴食暴饮。《养生镜》中所提出的“食宜早些,食宜缓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软些”,颇为合理。苏东坡《养生颂》云,“已饥方食,未饱先止。”《千金要方》云:“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生积聚,渴饮过多,则生痰癖。”尤戒晚间饱食,唐代孙思避认为:“夜饱损一日之寿”。因为在短时间内大量食物进入胃肠,势必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加之老年人消化液分泌功能差,不能及时消化,营养成分不能很快吸收,未消化的食物在胃肠间腐败,发酵产生毒素,既可刺激肠壁,导致腹泻,又可结聚而成便秘,出现腹胀气逆,暖气酸臭等症状。甚至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胰腺炎、胆囊炎等的急性发作,故需引起老人们的注意。《聪训斋语》云:“脏腑肠胃,常令宽舒有余地,则真气得以流行,而疾病少。”就是这个意思。
  
  三、戒之在“情”
  
  《聪训斋语》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乡人过百岁,公叩问其术,答曰:“予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是欢喜,从不知忧恼。”重视精神情志对人体的影响是中医的传统和特点。调摄精神主要是不使情志过度变动。《医钞类编》认为:“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劳攘忧烦,神不守宿,则易于衰老。”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之扰,人生必不可免,尽量做到心情开朗,胸怀宽广,遇事如不称意,甚或事与愿违,要想得远,想得开,较快地解除,不耿耿于怀,以保持情绪的稳定,尝见某翁大怒后巾风而亡。“气燥之人,举动轻佻,多不得寿”。就是这个意思。老年人也宜戒忧虑,尤其鳏寡之人,多思多悲,心绪不宁,易患病而早亡,就是屡见不鲜的。明代《红炉点雪》一书认识到:“气贵顺而不贵逆,顺则百脉畅利,逆则四体违和。”“气贵舒而不贵郁,舒则周身畅利,郁则百脉违和。”故老年人要保持乐观情绪,戒七情之过度。
其他文献
你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当你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不寻常的现象时,下面的提示或许会帮助你考虑去补充含有某种维生素的食品或药片,当然,能先请教一下医生则更好。  头发——B2、C;眼睛——A、B2;舌头和齿龈——B6、C;牙——A、B6;C、D;骨——C、D;皮肤——A,B2、C;精力——B1、B2,神经——B1、B3、B5、B6、B12;抗体——A、B5,B6、C;指甲——B2、D。  (王林格摘
人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五脏、安神志、止惊悸、除邪气等功用,久服轻身延年,为药中上品。因加工方式不同,人参又分为白参与红参两大类。用竹刀刮去外皮晒干者称生晒人参或全须白人参;用附子水蒸制者称红参或边条红参。  白参:味甘、苦,性凉。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定志之功。常用于劳伤虚损、食少倦怠、自汗盗汗、l心悸怔忡、咽喉肿痛等阴虚火旺之体,以及产后血脱、久虚不复等症。白参类中有野山白人参、移
心律失常的自我处理  王玉柱    临床上,常可碰到一些心律失常病人,据统计大多数仍属生理性。对于这一部分患者,如稍能掌握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与技能,象反复出现的过早搏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切合时宜地作些简单处理,常可使之终止,症状往往也可减轻。如常用筷子刺激咽喉部使其呕吐,压迫眼球等等,但这些若要自己处理尚有些危险,有时也不易掌握,下面重点向大家介绍治疗室性过早搏动、室上性心动过速这两种
说起静坐,不少人可能会想到庙里的和尚,山上的道士,认为这是“出家人”的事,与我们“俗人”毫不相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静坐可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呢,  静坐的最早记载可在《庄子·大宗师》中找到,说的是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颜回对孔子说:我进步了,孔子便问:有什么进步呢?颜回说:我忘记仁义了,孔子就说:不错,但不够,过了几天,颜回拜见孔子说:我又进步了,已经忘记礼乐了,孔子笑道;不错,但
年轻人爱动,喜欢从事各种体育活动,这无疑是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正确途径,但如果在体育锻炼中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而损伤不仅达不到增进健康的目的,相反,对学习、工作、生活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目前国内外有关运动损伤原因的综合研究报道,可归纳为下列几方面。  1,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些人在锻炼过程中,不积极预防运动损伤,伤后不认真
利用脚掌按摩器进行脚掌按摩的锻炼法是健身,康复的运动处方之一,其原理跟用手揉拨健身球一样……
近年来由于人工呼吸器、高压氧及氧疗法的使用较普遍,因此,吸氧过多而发生氧中毒的事例也时有发生。如何认识氧中毒的早期表现,既是专业医务人员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家属在病人吸氧过程中值得关心的事。    氧太多和太少一样危险    氧是生命之源。人的一生,从婴儿哇哇坠地开始,便在均匀的呼吸节拍中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据观察研究,一个人在安静时每分钟约吸八氧气0.5升。清洁的新鲜空气中含氧约20.
[摘 要]化学教学融合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文章根据化学学科观念和知识,设计“水体卫生与健康”这一健康教育课题,确立该课题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理论基础,创设教学活动的背景,制订教学活动的目标,展示教学活动的过程,总结化学教学融合健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化学教学;健康教育;水体卫生与健康;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基于项目设计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从探究原理到设计方案,最后再做出成果作品,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思维能力,发挥项目学习实践育人的价值。  [关键词]项目设计;创新思维;工程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2-0042-02  一、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支撑  一般来说,基于设计的学习是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