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国际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方法

选取自2014年2月到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采用注射用膦甲酸钠注射液1. 94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治疗,持续14d;研究组33例,在膦甲酸钠治疗采用在此基础上,同时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1ml,每周3次,持续2个月。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皮疹、疼痛恢复情况,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止痛(疼痛消失)、止疱(无新水疱出现、原有水疱干涸)、结痂(水疱全部干涸结痂)及痊愈(脱痂及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抽外周血,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治疗后随访观察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状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没有因为无法耐受药物而退出者,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68.75%,研究组有效率为90.91%,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住院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D3、CD4、CD8、CD4/CD8、NK方面,两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后遗神经痛12例,VAS评分为4.15±1.33,研究组患者后遗神经痛3例,VAS评分为2.31±0.86,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出现轻度头晕1例、1例恶心呕吐,研究组3例肌肉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结节,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明显缩短病程,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电缆作为能量传输及信号传递的载体在机电产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柔性电缆在机电产品装配中的虚拟仿真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中对电缆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对其再现虚拟装配过程中的大变形至关重要。为实现柔性电缆在虚拟装配过程中的物理性和真实性,本文以Cosserat弹性杆非线性力学为基础,对多分支电缆的空间位姿形态及柔性电缆的动态仿真进行研究,为电缆零件的虚拟装配及敷设提供技术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人们对汽车产品性能要求逐渐提高和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已成为衡量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车内噪声的高低作为衡量汽车乘坐舒适性好坏的一项
目前,不论是在微观还是宏观领域,对散热制冷的要求越来越高。纳米流体,作为新一代传热冷却介质的代表,由于其表现出稳定性好、导热性高、不易堵塞微通道以及减少腐蚀和节约能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