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管理的辩证与构建

来源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如果没有建立在教育本质应有的基础上,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可怕的。很多教育行为需要在辩证之后,才能看清其实质,找到工作的发力点,而后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开展工作,最终才能让学生成为生长的本体。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质辩证。自主化管理总是和班规交织在一起,一些所谓的自主化管理,首先将制定班规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孩子们自主制定,然后成立班委会让孩子们自主执行,而班主任可以高高在上做“太上皇”。
  表象是自主,而实质是管理。这种以管理为目的的“自主”,不考虑教育的实质,只是为管理而管理,且孩子越遵守纪律越被视为成功的管理。由于实施管理的孩子缺乏管理理念和应有的管理智慧,从而使管理方式流于简单粗暴。事实上这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遑论给孩子们自由空间以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自主管理的实质不应是管理,而是自主——自主发展的环境,自主发展的平台,自主发展的动力,并最终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能力。所谓自主发展能力,就是一个人在脱离教师引领之后,依然能够发展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力。培养可持续发展力才是自主管理的实质,而这个实质无关班规,只关成长。
  自主管理的发力点。或许有人会问,没有班规的班级能发展吗?孩子们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力吗?
  一直以来,自主管理的发力点被视为班规的执行力。如果班规是河道,执行往往就是河岸。当河水冲出了河道,河岸所发挥的功能往往是堵,如同班规的执行,就是在做“堵”的工作。
  数千年前,大禹治水就告诫我们,堵不如疏。自然,堵不是自主管理的发力点,而强硬的管理也不应该是自主管理的发力点。那么,当从何处发力呢?
  中国有句俗语——无事生非。让一个孩子、一个班级不生是非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孩子们有事可做。做事是发展能力的最好途径,而有创意地做事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
  因此,自主管理的班级,就是能够让孩子们自主地设计活动、自主地开展活动、有创意地开展各种各样活动的班级。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能得到能力的锻炼,感受到班级的温度,从而爱上班级,爱上学校,进而爱上学习。因为在活动中,每个人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示,得到别人不同程度的赞许。
  我一直以为,分数是教育的副产品,而活动才是教育的主旋律。但关键是,应该如何组织活动?怎样的活动才会有效?
  树立活动的课程意识。强调“课程意识”,就是说班主任对班级活动主题要有系列化的思考,“系统”和“序列”是思考的两个着力点,这是班主任带班成功与否的关键。
  现实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教育,都是对孩子心理表层的一次调节。这种表层的调节带有瞬时性,因为内在心理结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强大的反调节能力,这就决定了一次性教育的效果是短暂的、表层的,很难真正改变一个人的内心。而改变一个人内心的科学方式,就是在心理表层上做同方向的、持续不断的影响,从而达到改变人、教育人的目的——带班系统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科学路径。
  一个以“管理”为最终落脚点的班主任,虽然可以设计出很多有创意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都只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一次活动的效果仅仅是对学生的表层心理做了一次短暂的调节而已,无论活动本身多么生动,都无法真正影响到内在心理结构的稳定性,时间会让“这一次”活动的教育效果逐渐消解。所以,自主化管理的班级活动,必须是成系统的课程化活动,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可见,辩证自主管理的本质,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并树立起科学的课程意识,才找到了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正确路径,才算真正落实了“让每个孩子最大化地成为他自己”的教育本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考试是检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常用方式.通过分数的高低,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错题集的使用,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寻找学生的知识漏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下面主要立足于对高中数学错题集的分类使用、存在意义以及操作方法进行简要介绍,促进错题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广泛使用.  一、错题集的种类划分  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检验方式主要以随堂考试为主,通过分数的高低简要判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错
期刊
中考前各校都有模拟考试,一般来说,模拟试题是各校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考试的充分研究而编拟的,从内容到题型都和中考很类似,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因而不可
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教学课时少,教师往往采用讲课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甚至产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点体会.  一、结合所学内容,设置探究情境  高中阶段的学生
期刊
新课程改革后,许多学科都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就数学而言,教学改革目标是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指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实现建立高效数学课堂的目标,教师必须进行改革,根据课堂教学的状况研究制定新的教学方法.只有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走出传统课堂,并走向改革新课堂,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  堂的一种创新  新课程改革
期刊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提问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提问随意、指令不明确,使学生不知所措,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触动学生的内心,叩开学生的心扉,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发学生情感的交流、思
期刊
摘要:物理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现代科技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具体地了解所学知识.本文主要论述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并简要介绍笔者的微课教学实践过程.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有较多的不同,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物理知识,对于一些物理量的来源不做过多的探究,但是高中物理知识比较复杂和深入,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还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策略谈点体会.  一、创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的数学问题、新的数学概念及相关的公式,不能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常常用消极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在
期刊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升学)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价初中毕业生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数学毕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数学学业(升学)考试应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数学学业(升学)考试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社会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可视化、动态化和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
摘要:变式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一线教师的肯定.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变式教学  变式教学是指教师对一个概念(在不改变其本质的情况下)作合理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中的本质属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变式教学谈点体会.  一、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