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皇墓与永固陵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同城北25公里处的西寺儿梁山,就是历史上的方山,著名北魏冯太后的陵寝就坐落在这里。据专家考证,方山为国内最大的溶岩台地,东临万泉河,西傍饮马河,两河在山前汇聚,夏如巨龙戏水,冬似原驰蜡象,自然山水風光优美,山下饮马河流过大同城就是御河,从风水学上讲方山是大同周边最具灵气的风水宝地。冯太后生前与拓跋宏同游方山,为这里的景色倾倒,谓:“吾百年之后,神安其此”。让人不解的是方山上的永固陵当地人多称祁皇墓,永固陵为何叫祁皇墓?祁皇又是谁呢?
  其实山上的永固陵,就是北魏冯太后的万年吉地,不被人所知的是山下还有座墓是祁皇墓,墓主是代国时期的祁皇后,祁皇墓是祁皇后墓的讹传,袭称至今,二者相距一百多年,时间顺序是祁皇墓早于冯太后陵。那么祁皇后到底是谁呢?
  北魏的前身是338年鲜卑人拓跋什翼犍建立的代国,376年被前秦苻坚发兵所灭,建立北魏的拓跋珪是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祁夫人(?-324年),是代国桓王拓跋猗卢的正妻,她生下三个儿子日后都称帝为王,魏景帝拓跋普根、魏惠帝拓跋贺傉、魏炀帝拓跋纥那。拓跋普根死后,拓跋猗卢的侄子拓跋郁律接位,史载拓跋郁律颇有声势,击败铁弗匈奴,西取乌孙旧地,东并勿吉西部,称雄北境。321年,祁夫人谋害了拓跋郁律,先后立拓跋贺傉、拓跋纥那为帝,自己摄政监国,时人称代国为"女国",看来北魏女主摄国早有先例。
  代国的历代君主变迁更迭频繁,不像中原王朝父死子继的传统,奉行强者为尊,因而时常发生王族内斗夺位的惨剧。而方山承载了鲜卑两代女主的春秋大梦,也算幸事了,应该是先有祁皇墓,后来山下的大陵淹盖了山下的小墓,遂被后人混淆二者关系。“魏陵烟雨”被列入古“云中八景”之一,如今的方山永固陵,已被千年岁月剥蚀成一堆荒丘,皇陵的尊容逐渐被历史所甄没。令人称奇的是,至今祁皇墓村西南有靳塔梁村,大半人姓厍(she),他们是北魏皇家护陵人,鲜卑族厍狄氏的后代,世代相传1500年守候着这片荒丘古冢,为他们的坚守初心致敬。
  唐朝诗人温庭筠曾为此赋诗:


  云中北顾是方山,
  永固名陵闭玉颜。
  艳骨已销黄壤下,
  荒坟犹在翠微间。
  春深岩畔花争放,
  秋尽祠前草自斑。
  欲吊香魂何处问?
  古碑零落水潺湲。
其他文献
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阳街上,矗立着一座8米高,2米厚,45米长的九龙壁。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块九龙壁最早的主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代王朱桂。朱桂,可以说是朱元璋所有儿子中最混账的一个。而代王家族也是作恶累累,堪称明代最恶劣的亲藩之一。  洪武七年七月,皇子朱桂出生,生母惠妃郭氏(朱元璋引路贵人郭子兴之女)。洪武十一年四月,册封为豫王。朱桂这个孩子
期刊
大同,五月十八日的清晨,依然美丽如初。  此刻,城的上空正迷漫着一层一层的阴云。新的一周开始了,从西到东流动着许多上班族。有人会驻足御河东路的高处极目远眺吗?面朝东北,在一大片阴云的边际,你是否看到了更美的风景?  在幽绿的大片丛林北侧,峦峰起伏的白登山,一排排风机闪转,织出明暗相间的如诗如画般的天空。  这时,你可以与云朵对话。顺着风的声音,呼吸着从文瀛湖面飘来的清爽,阳光渐渐占领你的眼帘,杨柳
期刊
有朋友问我,大同以哪里人为主,我开玩笑说,大同是个江湖。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大同人来自五湖四海,东西并存,南北兼容。大同人最大的特点,是他的包容性。  做为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缓冲交融地带,从有文字记载的一开始,大同就像是一个客栈,不断的有人迁徙而来,又不断的有人迁徙而去。那些住久了的,便成为大同人。  查阅志书可知,最早有记录的大同人是北狄人,“春秋时,大同为北狄人所居”。也就是说,春秋时,大
期刊
大泉山位于山西阳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一篇介绍水土保持、荒山治理经验的文章《看,大泉山变了样子》得到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而闻名全国,直到现在仍然是阳高一张靓丽的名片。而作为故乡阳高的游子,我今天才第一次走进了大泉山——  一  大泉山,我来了  轻风习习,正好阔步而行  山路弯弯,正好盘旋而上  草木葱茏,正好一路观光  峰顶离地面已经遥远  但与天尚有一段距离  正好极目远眺  把风光尽收眼底 
期刊
春节以后,新冠肺炎从武汉爆发。感染人数暴增,死亡人数也与日俱增。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全国禁足,我们也居家学习。  一天,忽然看到老师在班级群里说:“三月一日请大家穿上校服,我们将召开开学典礼。”看见这条消息后我心中一惊:正在疫情严重的时期,我们怎么召开开学典礼呢?难道全校同学都带着口罩去上学吗?可只听老师接着说道:“我们要在网上召开,请同学们穿好校服,并佩戴红领巾。”哦,原来是这样。想着想着
期刊
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总有形形色色的人在奔波,大城市的喧嚣是人们生活的常态,不论你是否愿意,每个人都得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仿佛在喧嚣的生活中,我们的人生都按下了快进键,人们不停地奔波在日常琐事中,却忘记了生活的本来面貌。  作家三毛曾说过:”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我想,他是想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在宁静和喧嚣中找到平衡吧
期刊
2020年5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山西考察。傍晚时分,来到大同云冈石窟,走进了这座享誉中外的文化艺术宝库。总书记认真了解云冈石窟开凿的社会背景、文化特征、历史沿革、保护历程及研究现状,就中西方交流、民族融合等方面做出指示。他说,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特邀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杜学文,近期就云冈石窟以及平城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丝绸之路上的影响作
期刊
提到“明堂”这个话题,我们在各种影视剧中所听所见最多的就是“则天明堂”,那恢宏的建筑瞬间就可以把我们拉入那个盛世年代。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也有汉乐府《木兰辞》有“明堂”记载:“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可见“明堂”在古代宫殿建筑群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现国内有明堂遗址的地方不多,一为古都长安(西安),一为古城平城(大同),汉魏洛阳以及唐东都洛阳明堂,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平城明堂,领略当初那北魏风韵。  一
期刊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败北。曾经强盛一时,统治大半个中国的前秦帝国轰然倒塌,构成前秦民族马赛克的各个族群纷纷自立,互相攻伐,中国北方再次陷入混战。386年春,鲜卑拓跋部领袖拓跋珪恢复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开始征伐周边各族群政权,到398年正月,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占据了华北大部分地区。就是在这一年七月,拓跋珪宣布“迁都平城”,并且营建宫殿,设立宗庙和社稷坛等礼制机构。在493年孝文帝迁
期刊
相遇,是情感的交换,是美感的传递,亦是灵感的迸发。而千千万万种相遇中,我至今仍深深感动于墨与纸,那最美的相遇。  当纯白的纸张邂逅了浓郁的墨滴,接触奇异的笔尖,便融出了新的生命。那是阻隔了外界的纷扰杂喧,摒弃了人世尔虞我诈后的风花雪月,缠绵缱绻的书墨世界。  想来,曾经的纸张一直是沉睡着的,不带装饰,没有瑕疵,只是干干净净、寂静孤独的他。他把自己包裹在冷冽的外表下,丝毫不肯流露出内心的炙热。乌黑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