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应用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合作学习即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互动性与共享性学习模式。具体来说,通过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达到协同进步的目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2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2.1 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的创造动机。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造能力。创造性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2 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是指通过群体中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帮助,形成具有动力变化特征的整体。在整个群体中,任何一个成员的目标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成员的目标定位。此外,任何一个成员的紧张、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也会对其他成员造成影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指出,群体成员之间的互相依赖分为积极性依赖和消极性依赖两种。积极性依赖可以确保群体成员在短时间内达成共同任务目标,而消极性依赖则会阻碍集体目标的实现。
  2.3 选择理论和动机理论
  选择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者克拉柏所提出的,大致意思是个体的选择是由内在动力驱使的,这也是一种自我意愿满足的理论体系。在足球运动过程中,一旦产生与他人共同运动的意识和需求,必定会促使学生作出相应的选择。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曾表示,学生的主观意愿和兴趣爱好决定了具体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机是个体在与其他人进行横向对比的情况下产生的。从本质上来说,学习动机的形成也是群體中个体之间的交往建立的积极性依赖关系。
  2.4 社会凝聚力理论和认知理论
  社会凝聚力理论认为,之所以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成绩,是因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感受到其他成员给予的爱,接收其他成员的帮助,进而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认知理论包括精准认知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两方面内容。精准认知理论是指详细阐述和解释专业知识,达成认知共识。而协调发展理论则是指与合作伙伴共同解决问题,增强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3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形式
  3.1 明确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盲目注重个体益智力的开发,对个体的认知能力与情感意识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协调配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2 完善教学流程
  (1)分组
  对学生展开测试。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测试结果进行异质性分组。在此基础上,遵照均衡性原则,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共4人,包括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和1名差生。每隔3周对小组实行拆分重组。以免出现小集体排异现象,增强班级凝聚力,尽可能的为学生们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2)设置问题
  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针对性问题。例如,在脚内侧踢球教学时,划分四个专题,由四个小组各负责一个专题,定期转换专题,由教师提供资料信息和收集方法作为辅助条件。
  (3)查阅资料
  根据教师的问题或任务,各小组需通过检索互联网信息、进入图书馆查阅资料等途径搜集信息,做好理论准备工作,并组织简单的规定性动作训练,弥补个人运动的不足,深化技术动作体会。
  (4)准备活动
  在开始上课时,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示范讲解能力与协调组织能力。
  (5)集体讲授新课
  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为学生讲授新课。与传统班组授课方式相比,这种集体授课方式具有信息容量大、传输效率高、时间耗用少等优势特点。
  (6)课堂合作活动
  组建合作专题研究专家组,展开深入研究。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各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进步。
  (7)测验与反馈
  采用独立测试或小组竞赛等形式对学习内容予以测验与反馈。同时,抽查不同合作学习小组的测验结果与竞赛成果。教师应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实现集体教学的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出了一定的标准要求。为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技能,还需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与理论,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进而提升足球教学水平,优化学生的足球技能。
  (作者单位: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我国对于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且对于现阶段中存在的问题也在积极的寻求解决的对策。对于人才发展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首先要做些调查和研究,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对于体育发展的硬件设施和人法培养方案等都要进行全面的完善。  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各大体育界人士关心的问题,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進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对于体育后备力量的人才培养时至关重要的,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需要一批批有坚强
期刊
武术散打课程在高校中广泛普及,许多高校的体育课开设了武术散打的课程,但在武术散打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资源缺乏、武术散打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满足学生对武术散打课程的学习需求,推动武术散打课程现代化发展,需要对武术散打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而 “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构建开放的应用平台,共享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促进学生全
期刊
2019年女排世界杯大阪站,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成功卫冕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向新中国成立70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女排代表时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1 女排精神形成的历史溯源以及具体内涵  “女排精神
期刊
在现阶段的舞蹈美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明确认识到舞蹈美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作用,通过舞蹈美育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性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提升,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舞蹈美育教学模式应用其中,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审美意识。本文首先阐述了舞蹈美育模式的涵义,并提出了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性格和品质;在舞蹈教学中培养互帮互助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活泼的个性、坚强
期刊
1 引言  跳高运动是田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尤为考验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高速助跑中完成快速起跳动作”是跳高运动的技术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出色的支撑力量及快速力量。这样,运动员才能跳得更高并且安稳落地。因此,教练员要关注运动员的支撑力量、快速力量的形成与发展。由于青少年的骨骼、韧带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所以教练员对该阶段的跳高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切莫操之过急。首先,教练员应该着重于帮助运动员
期刊
传统的健美操课程教学方式基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示范,学生模仿、然后进行练习,布置家庭作业,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到枯燥乏味。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教学以及颠覆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进后,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极大转变。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导权,可以自行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