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才能向上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你多敲几次门成功从不闭门谢客。
  
  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高三那年,歌星丛飞被评为“感动中网”人物,感动了他,他想有朝一日要像丛飞一样资助贫困儿童,他立志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给爱心一个更高的平台、天不遂人愿,2005年,他高考考丁597分,没能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一心想读人大的他选择了复读。
  父母理解自己的儿子,不达鬥的誓不罢休,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他是家中的独子,父亲在当地承包一些小工程,家境不错,能够做他坚强的后盾。
  复读那年,他的成绩又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在他那个小城遥遥领先,在重庆市也名列前茅,就在他信心十足备战岛考期间,他的父亲却不幸患了肝癌,而且到了晚期。2006年6月6日,高考前一天,叔叔打电话给他:“考完试卷后马上回家吧!”他守刻意识到患肝癌的父亲可能要离开他了、他悲痛交加上了考场,含泪答完前三科试卷后,再也抑制不住对父亲的思念和担忧,“我要回去见父亲最后一而,”他放弃了英语考试,奔回老家,看到的却是父亲的葬礼。因为缺考英语,他以509分的成绩构次与人大擦肩而过,被重庆工商大学劳动保障专业录取。
  这一次,他不但没有了选择,还失去了生活的依靠。父亲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并欠下8000多元的外债。他没有彷徨、沉沦,一边照顾悲伤的母亲,一边想办法挣钱上学、还债。19岁的他做起了家教。由于他认真负责,知识扎实,方法巧妙,许多学生在他的指导下,都有了明显进步。
  他终于拿着自己挣到的学费上了大学,他拒绝了学校根据家庭情况发给他的助学金,把机会让给了更贫困的同学。周末,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却马不停蹄地给一个又一个学生做家教。放寒假了,他回到老家,租下空闲的幼儿园,办起了补习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一堂接一堂,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寒假他挣了1万多元,还清家中的债务后,还略有盈余。就这样,他一边给人补课,一边学习。成绩仍然㈩类拔萃,年年拿到国家一等奖学金,还被同学们选为班长和团委书记。
  一次,学校组织到重庆市汀津区骆莱山小学看望贫困儿童,他结识了小学生宋春风。9岁的宋春风父丧母嫁,她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还要做农活。她每周只花5元钱,2元车费。3元生活费,顿顿吃白饭充饥,但宋春风的成绩在学校却是数一数二的。看到宋春风,他想到了自己的过去,埋藏在心底的善良的种子萌发了。他拿出自己做家教挣的钱和奖学金,与三位同学一起,设立了“爱心助学基金”,资助8名贫困学生。每月,他们按时给8个孩子每人寄去300元
  生活费。毕竟他们还是学生,学业忙,资金紧,另三位同学与这8名贫困生的联系渐渐减少。最后,他一个人承担了8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他坚持经常给孩子们写信、打电话,每学期还至少去探望孩子们3次,有时还接孩子们到重庆来见见世面。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他以自己微薄的收入,陆续资助了8名贫困儿童。
  从2005年到2009年,他从一个丛飞的崇拜者,变成了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还像丛飞一样,不单资助贫困儿童,还投身于更多的慈善公益事业。他是重庆市血库的固定献血员,多次受到市血库的表彰。在汶川地震后的第一时间,他向共青团重庆市市委提交了请命书,要求前往汶川地震现场慰问照顾伤员。2009年4月7日,他被学校评为“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同学们称他为“工商丛飞”。他就是来自重庆市垫江县长龙乡的徐茂。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孩子,却做了很多不平凡的事。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搬进新居的时候,六岁的女儿每天都要拿起话筒,跟着DVD唱几遍。我担心她的歌声会影响到邻居,就尽量将音量开得小一些,没想到依然招来了邻居的上门“讨伐”。  那是一对与我年龄差不多的夫妻,他们很礼貌地询问可不可以再小声点。女儿在一旁嘀咕:“再小声点就听不到了。”我止住女儿,问为什么呢?女人欲言又止,眼睛红红的,男人说:“我们也有个女儿,但她得了病,医生说是先天性的,治不好。她怕闹。我们想,我们想让她在
他出生在湖北省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幼时家庭贫寒,父母体弱多病。读完高中后,为了不给家里再增加负担,他便毅然辍学,开始了打工生涯。  23岁时,他来到了山东省淄博市。由于学历低,没技术,奔波了一个多月,他才在一家中外合资的大公司里找到了一份装卸工的活。装卸工是最下等的工作,月工资只有600元,每天却要搬运2吨多的货物。他咬牙坚持了三个多月。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了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演讲。陈安之说:
庞启帆 编译  一天早上,老板交给黛博拉·沃克一些艰巨的新任务。老板告诉她,在接下采的几周内,他打算让她每天都加班,“他简直是一个奴隶主!”沃克心想,“他怎么可以这祥没人性?”她在电脑终端机上输入一则消息,抱怨“机器人’没有人情味,想要发给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之后,她将这条消息通过办公室网络发到了朋友的电脑中——或者,至少可以说,她本想这样。沃克在看到办公室另一侧的老板恼怒的脸之前的几秒钟,就意识
你的愚蠢在于,总是把秘密向上帝倾诉。    1    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  但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犹如一种官能,因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    2    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者都属于灵魂。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受自己所拥有
婚姻生活,需要夫妻倆共同经营,一段好的婚姻,离不开两个人的共同努力。所以,不要总是羡慕别人恩爱幸福,如果你们俩能做到这五点,那么这段婚姻也会幸福长久,让人羡慕。1.给予对方想要的爱  既然是夫妻,那么或多或少都能了解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所以,两个人在一起,要先想想对方想要什么样的爱,要明白,爱给对了是关心,给错了就是负担。所以,多抽点时间了解对方,和对方感同身受。这样,你的爱才不会被辜负,对方也才
西方社会是一个注重个体的社会,这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和自由度。“个人利益不可侵犯”的社会准则让人与人之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喜好热闹和群体行动的中国人来说,这叫做“人情冷漠”和“自私”。但对加拿大人来说这种独立空间和自由度是他们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  在加拿大的公交车上很少有像中国的公交车里那样拥挤的,“沙丁鱼罐头现象”是决不会发生的。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这里远没有中国那样的人口密度。
各位同学: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大学在制度性教育下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  第一,它教你如何与别人相处,没有教你如何与自己相处。  合群,曾经是我们从小到大“德育”的核心。个人在群体中如何进退贯穿整个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极其讲究的个人修身、慎独的部分,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却被忽视。  我们是一个习惯群聚的社会。在行为举止上,我们喜欢热闹,享受呼朋唤友的快乐。在思想判断上,我们用“集体公审”或者“拉帮
2003年,湖北省对外劳务输出,我所在的服务公司选择我到美国打洋工,为期3年,我们全家都去了,住在一个华人较多的社区。我们一家人刚到美国的时候,没有房子,更没有车子,薪水微薄,妻子要照顾刚出生的女儿,无法出去工作,生活一时变得非常拮据。  这个时候,我所在的社区负责人找到了我,询问了我的家庭窘境后,并为我们一家人申请了食品券,每月可以免费获得400多美元的食品,在美国这种“救济”是非常普遍的。可是
那天,CCTV新闻频道的“小崔说事”,采访的嘉宾是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  周老已经是百岁老人了,依然精神矍铄,他坐在崔永元旁边,一边说话,一边还“咯咯咯”地笑个不停,这乐观的笑,一下子吸引了我。  周老解放后,在上海任经济学教授,1955年,国家召开文字改革会议,中央把他调到了北京,参与“汉语拼音方案”的修订,就这样,一个经济学教授,去干了语言文字学方面的工作。崔永元问他:“当时把你调到
·趣味测试·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潜伏有残酷的性格。这是人性的一部分,但同时又表现出其不同的特点。请在一张正面的脸形中描出右眼,然后看所画的眼属下面的哪一种?  1、圆眼  2、细长眼  3、普通大小的眼  4、小眼    测试结果:    1、选“圆眼”  很会庸人自扰,对生存、生活及许多事思前顾后,想得很多,一点不放松自己,一生胆小怕事。  2、选“细长眼”  遇到比自己强的人说了错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