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疑、探结合的有效性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改革的发展,知识与经济逐渐渗入人心,人们对于基础教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适应社会需求,基础教育也必然需要不断革新,才能够跟上改革的步伐。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疑、探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分析,并提出其实行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学数学;疑、探结合;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71-02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完善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新的教学模式取缔。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对于社会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对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培养出使用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新世纪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疑、探结合的概念
  所谓疑、探,指的是“三疑三探”,三疑三探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三疑三探主要是发挥其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三个环节的重要作用,在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运转之后,再加以运用拓展,以此来提高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每一位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想学、会学、学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1)设疑自探。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和探究答案。(2)解疑合探。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去发现学生自己探究的情况,并共同解决在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3)质疑再探。是指让每一位学生针对所学的知识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探究新的问题以及难度更高的问题。(4)运用拓展。是指再通过三个环节的学习之后,教师分别制定难易相当的基础性练习和拓展性练习,让学生训练运用,巩固所学知识,并加以总结和归纳。
  二、小学数学课堂疑、探结合的有效性策略
  1.设疑自探
  设疑自探是展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在设疑自探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置具体的问题,然后才能够让学生根据情境问题去学习情境中所设计的知识以及探究问题的解题方法和答案。例如在教学生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情境:小明的妈妈在水果摊上买了10个苹果和10个桃子放在客厅里,小明的爸爸吃了1个苹果,小明自己吃了2个苹果和1个桃子,小明的妹妹和小明的妈妈一共吃了1个苹果和2个桃子。小朋友们知道还剩多少个苹果和多少个桃子吗?根据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题目中的问题以及答案,并鼓励学生们把自己想到的問题和答案一一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解疑合探
  解疑合探是三疑三探中的第二个环节,在这一个环节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够达到解疑合探的效果。就拿刚刚教师设置的情景来说,经过同学们一系列的自探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先探讨题目中所知的信息,把这些信息用问题表述出来,然后在进行一步步解答和探讨,例如:合探1:小明的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和多少个桃子?合探2:题中显示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和多少个桃子?合探3:还剩多少个苹果和多少个桃子?这三个问题就是教师与学生合探出来的结果,然后教师可以根据这三个问题组织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经过学生们的讨论之后,让每一组学生派出一个代表,说明他们这一组的解题过程和解题答案,老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为点拨作准备。因此就可以很容易的出答案:合探1:小明的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和多少个桃子?这个答案在题目中已经显示了,因此一共是10个苹果和10个桃子;合探2:题中显示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和多少个桃子?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运用加法来进行计算了,根据题目可以知道,苹果一共被吃了4个,桃子一共被吃了3个;合探3:还剩多少个苹果和多少个桃子?这最后一个问题就需要运用到减法来计算了,答案为:苹果:10-4=6个;桃子:10-3=7个。这就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而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学会了该如何去思考以及相互合作的好处,从而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明白要如何去学习会取的更好的效果。
  3.质疑再探
  质疑再探是三疑三探的第三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是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去想象和思考更深层次、更高难度的问题。例如针对教师设置的情景,可以想象以下问题:(1)如果小明的爸爸只吃了半个苹果该怎么算?(2)小明的妈妈和小明的妹妹平均吃了多少个苹果和多少个桃子?等等之类,可以让学生大胆去想象,然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一一解答。
  4.运用拓展
  运用拓展是对三疑三探的延伸,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知识的应用,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关知识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总结新的解答思路,并归纳自己所学的内容,让学生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都慢慢消化,记在脑海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也关系到现代化教育的改革。因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教育過程中,要积极展开小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学,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推动小学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于艳.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8(19):67-68.
  [2]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36):71-72.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识字量进行了规定,要求小学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作用,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并对汉字的书写等方面也做出了相应规定。可以说,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任务,将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能力素养的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大步飞跃。同时,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
通过询问的技巧您能够引导客户的谈话,同时取得更明确的信息,支持您销售的产品或服务。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大多数的人都喜欢“说”而不喜欢“听”,特别是没有经验的销售人
一、社区融合教育校本教材内容体系的构建情况  1.教材内容的总体框架  在构建教材内容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遵循内容适当重叠和延伸,目标螺旋上升的原则,体现“横向一体化,纵向序列化”的特点。结合社会、学校、学生实际,确立了“关注社会生活”、“亲近自然”、“亲子活动”、“我们的节日”四大主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充分体现目标之间的渐进性,使之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同时强调目标的可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步, 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了标准, 并对中国传统元素的热爱程度逐渐提升,很多园林景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都改变了设计的理念与风格,崇尚具有
伴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林业生产也不例外。在林业生产的过程当中存在着生产的苗木质量的问题,尽管已经有改善,但是依然存在着质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