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语文教学浅析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相处和语文教学实践,我就少数民族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抓好早读,提高学生“读”、“说”、“写”能力
  囿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听力、会话及写作方面都存在很多困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抓住早读,让学生在早读时间通过听课文朗诵来提高听力、纠正读音;通过组织情景对话来提高表达能力、练习口语;通过诵读课文和高中生优秀作文来提高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一是科学制定早读计划。高中学生课程任务重,早读时间弥足珍贵。只有合理制定早读计划,有的放矢,才能确保早读质量。二是老师跟班抓好辅导。高中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只有老师跟班抓辅导,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觉,确保早读实效。三是紧盯重难点逐步攻关。
  二.利用课堂,提高学生理解领悟能力
  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学生入学成绩在新疆地区处于中上水平,但与内地学生相比,能力素质很难达到陕西省高考要求。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讲,理解领悟能力是制约成绩提升的关键因素,题干理解不透、不准,各科成绩都受影响。提高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要抓住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一是讲授阅读理解方法。教会学生区分各类文体,学会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中提炼总结中心句,掌握领会文本大意的方法。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强化在各科考试中的审题能力。二是组织文本阅读练习。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自发学习,自主讨论,自觉利用教辅资料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而对自己得出的答案进行概括、提炼、加工。三是互动交流提升能力。老师要以一个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充分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在相互之间的启发与被启发中掌握技巧,最后老师再作以总结归纳,从思维方式和具体问题分析方法上给予指点,最后达到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境界。
  三.做好复习,提高学生消化积累能力
  高中教学课程多,新知识新内容多,加之教学节奏快,学生学习中往往出现“漏斗”现象,学过的东西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甚至“现学现忘”。因此,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制定专门的复习方案,帮助学生消化积累,进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首先,要抓好阶段性复习检测。在每一单元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单元复习与测验,每一单元写作课程学习完后反复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互改互评,当堂指正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抓好兴趣性培养巩固。抓住阅读课与课后点滴时间,让学生多读美文,背诵满分作文,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练习书法,参加兴趣小组,提高学生书写表达能力,夯实语文学习基本素养。最后,抓好随机性抽查检验。老师要采取不定期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随机抽查学生的摘抄本与字帖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认清差距,迎头赶上。
  四.点点滴滴,提高学生感情控制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能歌善舞,活泼好动,热情开朗,同时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特殊的生活习惯,加之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情绪自控能力较差,不能正确看待老师的批评与指导,不能及时积极合理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容易形成负面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一是调动积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自卑心理,有的担心发音不准,不善于主动与老师交流;有的担心表达不准,不敢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还有的担心自己考虑问题不够深入,新课改后课堂交流中不能很好地与同学沟通,等等。任课教師应该多从正面诱发学生的积极因素,通过课堂朗读、举办演讲等形式,给学生多创造读、说和表达自我思想的机会,给予肯定鼓励,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增强克服自身消极因素的能力。二是帮助解决困难。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与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是相辅相助的。 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主要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文化处理矛盾,如学习吃力、成绩不佳、人际交往遇到障碍等,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对话、谈心,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加以解决,才能使教育管理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三是科学缓解压力。学生也希望老师能多与他们交知心朋友,少一些威严,多一些亲和力,少一些隔阂和误解,多一些信任和理解。老师要本着真正为学生减负减压,让学生在学习中轻装上阵的目的,灵活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比如,可以围绕高中学生面对繁重学习任务产生的种种不行为,举办辩论赛,让大家在正反辩论中自我释放不良情绪,达到明辨是非,自我矫正的目的。比如,可以在平时作文中引导大家围绕正确看待学习压力进行思考,自我剖析,宣释不良情绪。再比如,可以通过观看励志电影、阅读励志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从中感悟奋斗成才的艰辛,坚定勤奋好学的决心。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芥川龙之介中小说多次出现“地狱景观”,描写的十分恐怖可怕。他不仅通过描写地狱来说明佛教思想中的善恶有报,同时更多的是用地狱景观来反观人性的复杂性,也是一种“以丑为美”的审美倾向。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地狱景观 人性  芥川龙之介热衷于描写地狱景观,在众多的小说中都曾经出现过。地狱不仅是人犯罪之后惩罚的场所,同时也是人性的试炼石,正如其所说“人生比地狱更为地狱”。其通过对地狱景观的刻画描
教师是每所幼儿园宝贵的财富.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否落实,不取决于政府,而是取决于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这充分说明幼儿园的发展是以教师为本的,教师是幼儿
期刊
內容摘要:朗读是语文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只有教师讲解,或者师生之间无休止的轮流对话,就是听不见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也很少有教师如韩军一样声情并茂的范读,即使设计范读的环节,大多也是利用多媒体,放放录音而已。殊不知,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看法。  关键词:朗读 语文体验 语文积累 智力发展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
內容摘要:小组教学法是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将学生安排为学习小组的教学组织手段。它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的习惯和创新能力,但小组教学也存在学生参与不均、易流于形式导致学生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等弊端。本文就小组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小组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提出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小组教学的有效举措:灵活分配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与目的、预留充分时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内容摘要:范例引导法就是指作文教学中为师生的对话交流提供几个具有典型性、比较性的感性范例,并从写作的视角探讨“写什么”与“怎样写”一类的理性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让学生有创意地进行写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创新思维 习作教学 方法  一.举作家作品为例。举作家作品旨在充分发挥课文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即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把阅读与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通过老师的再点拨,让学生把作家
内容摘要:体验是主体把握和理解事物的本来意义及其引申意义的心理过程。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其体验是不尽相同的,有时候还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出现了“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教学时,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关键词:阅读 教学 独特体验  阅读首先是通过语言文字或者图片等载体搜集信息,在这个搜集的过程中认识世界万物,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阅读教学有四个要素,即教师、学
内容摘要:绘本独特的表达形式抓住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教学时要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绘本,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巧妙地加入延伸活动,确立适宜的教学重点。  关键词:绘本阅读 策略 高效性  一.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绘本。对于幼儿来说,何为优秀的绘本呢?首先对于绘本本身来说要做到文图一致。好的绘本是以图画的细部与整体结合以图文一致的形态表现整个故事。如果幼儿由画了解
内容摘要:协同教学较之传统教学具有培养创新人才和壮大优秀教师队伍等优势,因此,建议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类课程中应用协同教学,通过师师协同、师生协同和资源协调等具体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协同教学 文化类课程 应用  一.协同教学的优势  “协同”在《说文》中的解释为“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即为了达到目标,把多种不同的资源合理高效地整合起来,以实现更好的效果。“协同教学”则立足于协同论
内容摘要:人文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对人们的“关怀”二字上,其核心是维护人性的尊严,对世俗的文化持有宽容的态度。因此,人文主义与中职语文的教学观念不谋而合。本文阐述了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以供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  关键词:人文主义 中职语文 关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中职教育,主要是指在市场的背景下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怎样的课堂才算是有效的课堂?结合实际经验阐述如何做才能让40分钟的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 艺术 语文价值  课堂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如何能使课堂40分钟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是我们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对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重视课前的备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