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国家培育的猪种可能并不完全适合亚洲的生产条件——不同的病原体和不同的市场需求。泰国的一个育种组织旨在选择有抗病力和高瘦肉率的遗传品系。
中图分类号:S813.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9-0020-03
在常规的育种系统中,核心群是无疾病的。来自高健康状况繁育核心群的品系随后将被转入生产群。在育种金字塔方案下端的种猪总是会力图使它们的生产群无疾病,核心群也将如此,并通过采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维持相似的较高健康水平。做到这一点,能使猪发挥其遗传潜力,以使它们能够生产出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品。
遗憾且在亚洲国家相对普遍的情况是,除了核心种猪场,育种金字塔通常无法提供相同的标准。另外,将疾病阻止在猪群之外几乎是不可能的。究其原因有二点:
● 病原体天然存在于各个地方。
● 当父母代后备母猪转入生产群以进行更新时,地方流行性病原体近亲繁殖将会提高杂交优势——由于遗传血统的混合将提高微生物的性状。当这种情况发生在病原体上时,它会引发流行性疾病。
1 购买繁育群
在亚洲,一些种猪生产公司从亚洲和美国购买种猪,并希望引进的种猪能使他们的育种进展向前跨出一大步。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在将现有的生产性能与计划的性能相比较时通常会做出错误的假设。他们希望在生产性能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性能数值并不会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
2 利用改良的优秀品种
SiamPigs公司成立于泰国,是一家以改良品种、抗耐病品种和抗病猪为手段的养猪生产者联盟。该组织的目标是不仅要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而且要解决猪的流行性疾病和慢性健康问题。许多猪场通过采用围绕“一个核心群、一个猪场”原则的模式,已经成功降低了来自外来猪场疾病感染的风险。
SiamPigs公司培育了自己的种猪——杜洛克929品系、大白猪788品系、长白猪4 701品系和Siam Kurobuta,联盟成员的种猪生产力接近世界顶级养猪生产者,但成员猪场的规模各异,从400头母猪到10 000头以上的母猪。成员涵盖泰国100多家猪场,250 000头母猪用作种猪,并且由SiamPigs公司提供精液。
3 疾病耐受性和抗病性
SiamPigs公司的生产核心有三个原则,其中疾病耐受性和抗病力则居首位。在真正的商业性生产条件下,当猪采用集约化方式饲养且疾病是影响生产效率的一个限制因素时,可通过自然选择完成这项工作。与欧洲和美国的种猪场不同——他们的猪场决不会面临疾病的挑战,由SiamPigs公司选育的种猪具有疾病耐受性或拥有抗病特性,且来自其位于泰国各地自己网络内的猪场。已经成功适应当地气候并持续发现为高产的种猪方才会被用作种猪,以便在联盟内进一步培育和利用。
在常规的育种金字塔中,核心群主要被宣言为一个无病或高度健康的猪群,这不允许人工引入疾病,以便选择抗病种猪。然而,理论上在实际生产系统中,根据对疾病挑战的表型应答,选择培育高抗病力品种内变异的品系是比较容易的。
20多年来,20多家采用常规育种系统的猪场决定加入联盟进行种猪培育,采用反复的灾难性流行疾病暴发减弱病原体的致病力。SiamPigs联盟中的猪能够抵抗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类鼻疽放线杆菌和大肠杆菌。
日前,联盟正在进行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研究,以便研究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联盟可以选择对均衡发生疾病有耐受性或抗性但在育种计划中具有理想生产力的猪种(图1)。泰国的经验是引进种猪的后代比SiamPigs种猪的后代对疾病似乎更敏感。因此,联盟自己培育的种猪所需的药物或抗生素更少,结果猪肉的药物残留更少,因此食品安全性更高。
4 “一个核心群、一个猪场”模式(One Nucleus, One Farm’ model,ON-OF模式)
第二条原则是上文提到的“一个核心群、一个猪场”原则(One Nucleus, One Farm’ model,ON-OF模式)。这是一种将疾病耐受猪与闭锁系统相结合以降低疾病风险的模式。ON-OF模式是一种专为用SiamPigs种猪替代曾祖代(Great Grandparent,GGP)种猪的闭锁群系统(图2)。
常规的育种系统可以被称为“一个核心群、多家猪场”模式(One Nucleus, Multiple Farms’ model,ON-MF模式)。在此模式中,種猪作为后备猪输出。尽管拥有许多策略性管理优点,如群内后备母猪繁殖、良好的生物安全和科学的免疫接种,但疾病暴发仍不可避免。人们通常认为隔离可以降低因新引进种猪而导致疾病传入的风险。虽然如此,隔离还可以被看作一个策略性错误,它可能会使病原体水平提高到超出免疫接种可以保护的水平(图3)。
尤其在核心群持续向繁育群输入父母代种猪,并随后在种猪或父母代后备母猪引入猪场前执行隔离措施时,此类隔离会使流行性病原体增强它们的杂交优势,因此流行性疾病随后暴发。根据生产效率,ON-OF模式可以产生和最佳的生产性能一致的结果。这是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育种软件遗传选择的结果,BLUP育种软件已经应用于各种田间环境下的育种。
很明显,生产效率上的差异通常是疾病暴发的结果。引入猪场的猪越多,传染性疾病暴发的风险也越大,尤其是如果种猪来自不同的猪场。ON-OF模式能够尽量减少种猪引入猪场的引种频率和数量。选育是根据环境、营养、猪舍条件和管理进行的。由于这会促使人们高度关注均一性,SiamPigs联盟内的猪场总体生产性能保持均衡和有竞争性。
5 高瘦肉率父系和母系(GGR模型)
第三个原则是在父系以及母系中均培育一个瘦肉品系。欧洲和美国的育种目标通常注重市场需求,换言之红肉和脂肪消费文化。例如,工业化香肠制造需要大量的脂肪基质而不是仅仅瘦肉。这通常与选择育种联合发生,着重实现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Productivity Per Sow Per Year,PSY)。PSY与瘦肉率之间的遗传负相关关系使得终端产品(猪)无法满足国家进口种猪的需求,例如泰国的需求。通常,亚洲的多个国家使用非法的沙丁胺醇,以便去“纠正”这点,因为有较高瘦肉率的猪肉是人们所需要的猪肉。
另外,终端父系的选择通常不能有效地促使父母代种猪生产出含有更多红肉的肥育猪,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母系的选择育种瞄准“高瘦肉母猪”,SiamPigs联盟从一开始就将其定义为选择育种目标。能够产生较高红肉养猪生产系统被称为GGR模型,此处“G”指生长,“R”指繁殖。
6 主要问题
总而言之,培育的猪种并不总是能抵抗SiamPigs联盟内或亚洲的地方流行性病原体。鉴于此原因,SiamPigs联盟瞄准耐病或抗病猪种的选择,并形成自己的疾病预防网络。
ON-OF模型不仅可以预防经引进种猪和后备母猪带入的感染,而且还可以使猪群中的疾病压力降下来。结果,不仅是核心群种猪有较高的健康状况,而且所有猪场的猪均有较高的健康水平。另外,由于能够满足每个洲中每一个国家的市场需求的生产是不同的,每个国家的猪选择目标对每个地区的市场需求有待确定。□□
原题名:Selecting pigs to better meet Asian conditions(英文)
原作者:Sakchai Topanurak(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兽医科学学院畜牧系)
中图分类号:S813.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9-0020-03
在常规的育种系统中,核心群是无疾病的。来自高健康状况繁育核心群的品系随后将被转入生产群。在育种金字塔方案下端的种猪总是会力图使它们的生产群无疾病,核心群也将如此,并通过采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维持相似的较高健康水平。做到这一点,能使猪发挥其遗传潜力,以使它们能够生产出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品。
遗憾且在亚洲国家相对普遍的情况是,除了核心种猪场,育种金字塔通常无法提供相同的标准。另外,将疾病阻止在猪群之外几乎是不可能的。究其原因有二点:
● 病原体天然存在于各个地方。
● 当父母代后备母猪转入生产群以进行更新时,地方流行性病原体近亲繁殖将会提高杂交优势——由于遗传血统的混合将提高微生物的性状。当这种情况发生在病原体上时,它会引发流行性疾病。
1 购买繁育群
在亚洲,一些种猪生产公司从亚洲和美国购买种猪,并希望引进的种猪能使他们的育种进展向前跨出一大步。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在将现有的生产性能与计划的性能相比较时通常会做出错误的假设。他们希望在生产性能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性能数值并不会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
2 利用改良的优秀品种
SiamPigs公司成立于泰国,是一家以改良品种、抗耐病品种和抗病猪为手段的养猪生产者联盟。该组织的目标是不仅要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而且要解决猪的流行性疾病和慢性健康问题。许多猪场通过采用围绕“一个核心群、一个猪场”原则的模式,已经成功降低了来自外来猪场疾病感染的风险。
SiamPigs公司培育了自己的种猪——杜洛克929品系、大白猪788品系、长白猪4 701品系和Siam Kurobuta,联盟成员的种猪生产力接近世界顶级养猪生产者,但成员猪场的规模各异,从400头母猪到10 000头以上的母猪。成员涵盖泰国100多家猪场,250 000头母猪用作种猪,并且由SiamPigs公司提供精液。
3 疾病耐受性和抗病性
SiamPigs公司的生产核心有三个原则,其中疾病耐受性和抗病力则居首位。在真正的商业性生产条件下,当猪采用集约化方式饲养且疾病是影响生产效率的一个限制因素时,可通过自然选择完成这项工作。与欧洲和美国的种猪场不同——他们的猪场决不会面临疾病的挑战,由SiamPigs公司选育的种猪具有疾病耐受性或拥有抗病特性,且来自其位于泰国各地自己网络内的猪场。已经成功适应当地气候并持续发现为高产的种猪方才会被用作种猪,以便在联盟内进一步培育和利用。
在常规的育种金字塔中,核心群主要被宣言为一个无病或高度健康的猪群,这不允许人工引入疾病,以便选择抗病种猪。然而,理论上在实际生产系统中,根据对疾病挑战的表型应答,选择培育高抗病力品种内变异的品系是比较容易的。
20多年来,20多家采用常规育种系统的猪场决定加入联盟进行种猪培育,采用反复的灾难性流行疾病暴发减弱病原体的致病力。SiamPigs联盟中的猪能够抵抗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类鼻疽放线杆菌和大肠杆菌。
日前,联盟正在进行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研究,以便研究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联盟可以选择对均衡发生疾病有耐受性或抗性但在育种计划中具有理想生产力的猪种(图1)。泰国的经验是引进种猪的后代比SiamPigs种猪的后代对疾病似乎更敏感。因此,联盟自己培育的种猪所需的药物或抗生素更少,结果猪肉的药物残留更少,因此食品安全性更高。
4 “一个核心群、一个猪场”模式(One Nucleus, One Farm’ model,ON-OF模式)
第二条原则是上文提到的“一个核心群、一个猪场”原则(One Nucleus, One Farm’ model,ON-OF模式)。这是一种将疾病耐受猪与闭锁系统相结合以降低疾病风险的模式。ON-OF模式是一种专为用SiamPigs种猪替代曾祖代(Great Grandparent,GGP)种猪的闭锁群系统(图2)。
常规的育种系统可以被称为“一个核心群、多家猪场”模式(One Nucleus, Multiple Farms’ model,ON-MF模式)。在此模式中,種猪作为后备猪输出。尽管拥有许多策略性管理优点,如群内后备母猪繁殖、良好的生物安全和科学的免疫接种,但疾病暴发仍不可避免。人们通常认为隔离可以降低因新引进种猪而导致疾病传入的风险。虽然如此,隔离还可以被看作一个策略性错误,它可能会使病原体水平提高到超出免疫接种可以保护的水平(图3)。
尤其在核心群持续向繁育群输入父母代种猪,并随后在种猪或父母代后备母猪引入猪场前执行隔离措施时,此类隔离会使流行性病原体增强它们的杂交优势,因此流行性疾病随后暴发。根据生产效率,ON-OF模式可以产生和最佳的生产性能一致的结果。这是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育种软件遗传选择的结果,BLUP育种软件已经应用于各种田间环境下的育种。
很明显,生产效率上的差异通常是疾病暴发的结果。引入猪场的猪越多,传染性疾病暴发的风险也越大,尤其是如果种猪来自不同的猪场。ON-OF模式能够尽量减少种猪引入猪场的引种频率和数量。选育是根据环境、营养、猪舍条件和管理进行的。由于这会促使人们高度关注均一性,SiamPigs联盟内的猪场总体生产性能保持均衡和有竞争性。
5 高瘦肉率父系和母系(GGR模型)
第三个原则是在父系以及母系中均培育一个瘦肉品系。欧洲和美国的育种目标通常注重市场需求,换言之红肉和脂肪消费文化。例如,工业化香肠制造需要大量的脂肪基质而不是仅仅瘦肉。这通常与选择育种联合发生,着重实现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Productivity Per Sow Per Year,PSY)。PSY与瘦肉率之间的遗传负相关关系使得终端产品(猪)无法满足国家进口种猪的需求,例如泰国的需求。通常,亚洲的多个国家使用非法的沙丁胺醇,以便去“纠正”这点,因为有较高瘦肉率的猪肉是人们所需要的猪肉。
另外,终端父系的选择通常不能有效地促使父母代种猪生产出含有更多红肉的肥育猪,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母系的选择育种瞄准“高瘦肉母猪”,SiamPigs联盟从一开始就将其定义为选择育种目标。能够产生较高红肉养猪生产系统被称为GGR模型,此处“G”指生长,“R”指繁殖。
6 主要问题
总而言之,培育的猪种并不总是能抵抗SiamPigs联盟内或亚洲的地方流行性病原体。鉴于此原因,SiamPigs联盟瞄准耐病或抗病猪种的选择,并形成自己的疾病预防网络。
ON-OF模型不仅可以预防经引进种猪和后备母猪带入的感染,而且还可以使猪群中的疾病压力降下来。结果,不仅是核心群种猪有较高的健康状况,而且所有猪场的猪均有较高的健康水平。另外,由于能够满足每个洲中每一个国家的市场需求的生产是不同的,每个国家的猪选择目标对每个地区的市场需求有待确定。□□
原题名:Selecting pigs to better meet Asian conditions(英文)
原作者:Sakchai Topanurak(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兽医科学学院畜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