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豹”夜行更威猛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anyuanh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夜,微弱星光下的东海海面泛着幽蓝的寒光,突然一架架“飞豹”战机刺破夜的寂静,呼啸着从海面上掠过,不停地搜索、跟踪海面之“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目标顿时火光四射……这是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团“飞豹”战机夜间低空机动演练的一幕精彩镜头。
  


  


  装备国产新型“飞豹”战机的东航某飞行团,根据自己的使命任务,把提高夜间机动作战能力和发挥武器装备的综合作战效能作为带动部队整体技战水平突破口,加大战术训练的比重,瞄准未来作战对象积极开展战法创新。他们探索出了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特别是夜间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多种战法预案,并反复进行带实战背景的模拟实战演练,有效地培养了飞行员过硬的技战术能力和心理素质。由于该团科学组训、周密部署,把握了训练的高起点和高质量,今年的夜间低空机动、突击等高难课目训练均取得良好以上成绩,一批批夜空“猎鹰”迅速成长,“飞豹”战机的综合作战能力实现了从单一武器向全武器使用训练、简单气象出航向各种复杂气象攻击的跨越。
  


  


  1、刺破夜空
  2、紧急拉动
  3、蓄势待发
  4、待命出击
  5、飞行结束
  6、精心指挥
  7、夜间维护战鹰
其他文献
最近在美军彭德尔顿兵营网站上出现了这样的留言:“60年前没打过来的日本人现在要登陆了!”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自卫队于1月9~29日首次在该兵营与久经沙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代号“铁拳”的联合两栖攻击演习,切磋抢滩登陆、搜集情报等战术。      美军助日本特战队演习夺岛    海外媒体认为,这次联合演习有助手缺少实战经验的日本自卫队掌握“非对称作战”的技巧。从政治层面分析,日本正竭力营造美
期刊
俯览当今的全球海洋态势,亚洲海域特别东亚海域是一片非常敏感的水域,被一些国际防务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区”。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又是世界造船业的龙头,两国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发展大型作战舰艇提供了有力支持。  韩国海军1990年以来的装备建设计划,分为驱逐舰、潜艇、反水雷舰艇、两栖舰艇四大板块,其中又以驱逐舰发展计划为重中之重。到1999年,3艘3800吨级的KDX-1级驱逐舰——“广开土大王”号、“
期刊
犹太人把自己的国家——以色列称为“第三圣殿”,把陆军称为“圣殿的支柱”,装甲兵部队则是“支柱的基石”。在与阿拉伯国家的多次战争中,以色列装甲兵凭借性能不断提高的装备和娴熟的战术占据了优势。  从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的高速公路旁,一个叫拉通(Latrun)的小镇上,坐落着以色列装甲兵博物馆(latrunArmorMuseum)。这座中东规模最大的露天军事博物馆,记录了以色列装甲兵的成长过程。在这座圣地
期刊
俄国和日本(上)    随着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以及苏日两军在远东对峙形势的恶化,苏联(俄国)和日本,将再度走到冲突的前台。在此,粗略审视一下这两个老对头,无疑是必要的。    (1)边缘民族  俄国和日本,有着截然不同的外在。  日本人,善于将小团体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依靠细节的积累,收取最终的总效。俄国人,则将一切都用来拼凑庞大的蒸汽压路机。虽然设计粗糙,但总是马力强劲。  日本人执著于民族的根
期刊
目前,澳大利亚要面对来自本地区的传统挑战,以及不对称条件下爆发战争的危险。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威胁,完成从国家建设到高强度作战等各种任务,澳大利亚对陆军的优先任务做了调整,使其更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澳大利亚将通过军事转型,打造出一支更机动灵活、杀伤力更强、用途更广、具有更多组织模式的强有力的陆军。    澳大利亚陆军将逐步把装备研制的重点,从重武器平台转向用途更广、更灵活的模块式系统。除了新一代指挥
期刊
在近些年美国发起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空中力量无疑是美军取胜的重要功臣。在诸多耀眼的“明星战机”中,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并不太显眼;但是它通过电子干扰和压制手段有效地降低了美军参战飞机的战损率,作用和表现丝毫不亚于那些“大牌”战机。    电子战飞机的参战史    机载电子攻击任务的实施和专门部队的组建,应该回溯至越南战争。在1965~1968年和1972~1973年间,美军在越南发动了数次
期刊
摄影 张坤平 田 军 武向荣    看影视作品的常识是,千万不要和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挂钩。可是我在看完中央一套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沙场点兵》后;却止不住联想的思绪。活生生的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回——激烈火爆的演习场面、装甲集群的滚滚烟尘、“红蓝”双方的斗智斗勇、白桦林中的临时营地……当然还有热情的牧民、祝酒歌和手抓羊肉。我不禁想写一写看了《沙场点兵》后的回忆与联想。      朱日和训练基地
期刊
在残酷的苏德战尹里,苏联装甲部队从最初惨不忍睹的溃败到胜利大反攻,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洗礼。在苏军的滚滚钢铁洪流中,T-34是数量最多的坦克。它经受了实战考验,无愧于二战中最优秀坦克的称号。  T-34坦克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呕血杰作。它的前身是BT坦克发展计划中设计的A-20中型坦克,于1937年11月完成设计。其后由科什金领导的设计小组总结西班牙内战经验,在 A-20基础上安装
期刊
建国前我军的建制沿革    从南昌城头的枪声到雪山草地的跋涉从抗日战场的中坚到人民解放的先锋……    岁月伴随着人民军队走过了六十八个春秋。值又一个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特意从“建国前我军的建制沿革”、“解放战争勋章、奖章、纪念章”和“我军军衔史话”三个不同的视角,以浅显的文字向广大读者揭示这支伟大军队曾经拥有的光辉与荣耀。    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叶挺、贺龙、周恩来和朱德等
期刊
2005年6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议上称,中国的实际军费开支已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不能理解中国为何在无他国威胁情况下持续增加军费。同时出席的日本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也帮腔,呼吁中国公开更多有关军费开支的详情。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当即进行了反驳。  崔天凯表示,早在上世纪末,中国领导人就针对冷战后国际安全问题的新特点;特别是各国人民普遍希望获得安全的迫切愿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