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 文化共生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这一创新德育模式以其“协同组织教育,丰富儿童人生,合力回报社会”的先进理念,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落实到日常教育行为中,营造开放、包容、民主并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氛围,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长为辅助、社区为补充的协同教育群体,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阳光心态的特区小公民。
  树立愿景 整合资源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创新德育模式令学校与家长及社区间的沟通更密切。对学生而言,这种民主而开放的沟通方式无疑为他们打开了认识社会的一扇窗;对家长而言,将提高他们的家教水平;对学校而言,发掘和运用家长及社区中的人力资源,满足了各界人士支持教育、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望,培育了广大社会人士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风尚。
  从2004年建校伊始,我们就在探索如何合理地开发家长资源、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协同育人。2006年2月学校正式成立“家长委员会”,初步建立协同德育的体系。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优势得到有效整合。
  “家长委员会”作为一个由学校牵头的服务性教育组织,确定了“自我管理、学校参谋、滚动发展”的自主管理模式。委员会下设“家长义工联盟”和“明天教育家家长学校”两个机构。“家长义工联盟”主要负责家长教育服务工作,在对每位家长的关爱意愿、服务意向调查的基础上,整合出了大家一致认可的十大教育服务项目:学校护校队、特殊儿童教育辅导、学科顾问、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协助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担任义务图书管理员、助教“四节”活动、校外社团辅导。“家长义工联盟”在管理上采取分项目负责人制。“明天教育家家长学校”作为致力于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责是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家长经验交流等形式,探讨教育疑惑和分享教育经验。我们制订了家长评价标准、规范了课程体系并开发了家长成长记录手册。
  实践推进 务实创新
  安全护校—守护一方天使乐园 早晚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学校周围车多、人闹。此时,“家长护校队”的队员们手执小黄旗,忙碌于学校周边的主要道路上。他们时而指挥家长的接送车辆,时而劝阻无证摊贩,时而护送学生过马路,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家长护校队”也被称为学生的保护神。
  建言献策—为学校发展贡献智慧 每逢开学,校长以及全体行政人员都要跟家长、社区代表展开对话,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本学期的工作计划等。欢迎家长及社区代表走进校园,熟悉学校生活,参与学校管理。在学校重大决策问题和课程改革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欢迎家长积极献言献策、贡献智慧,共同担当。
  爱心绿地—洒下一路爱的阳光 对于儿童中弱势群体的教育,“家长义工联盟”成立了一个特别富有爱心的妈妈小组。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后,十位爱心妈妈便提着水果、玩具等来到一间大大的音乐教室—爱心绿地,给全校八位特殊儿童讲故事、做游戏、指导写作业……如今的“爱心绿地”,芳草茵茵,不断壮大。
  家长讲师—拓展另类知识天空 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其中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很多,他们的人生经历、知识储备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为此,“家长义工联盟”成立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家长讲师团”,他们中有IT、航天、医药、地产、消防等行业能手,他们与教导处协商排课,自作课件,将他们的行业知识带入课堂,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孩子打开一道了解社会的窗口。家长与孩子在教与学中,形成了伙伴型的、学习型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欢乐营地—共创一片体验乐土 针对节假日多数孩子只能独自在家的现状,各班家长义工自发地组织成立了“假日欢乐营策划部”,活动形式、内容、人员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尽孩子情感所需:有“借一个伙伴过周末”的两三人聚会,有四五个家庭一起的集体出游,有全班出动的团队拓展训练,还有“再认一个爸爸妈妈”的假日代养活动……一个学期下来,全校47个班全部开展过假日欢乐营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达到100%,参加过两次以上活动的孩子达到50%,家长义工参与率达到80%。
  文化建设—开发梦幻童话天地 班级文化建设是我校一道独特而靓丽的人文风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天使般的家园,各班心灵手巧的家长义工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与孩子们一起设计栏目,与老师们一起购买材料,剪、画、贴,英语角出来了,作品展铺开了,评比栏上墙了,“益智窗”打开了。“蚂蚁班”“云朵班”“阳光班”“蓝猫淘气班”……一个个可爱的、富有灵气的主题班级文化浓浓地荡漾在每间教室。
  教学助手—共生和谐的教学环境 关注并参与学校质量监管与发展建设,一直是我校家长义工奉为己任的重要工作。许多家长义工虚心向老师们学习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来,成为老师们得力的教学助手。家长义工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了解孩子。
  家长学校—提高自身家教水平 “明天教育家家长学校”平均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参加。学校邀请国内外家庭教育、心理研究、两性关系等领域的专家为家长授课,深受家长欢迎。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以极具时代感的理念、创新性的举措、规模化的运作发挥出网络在德育方面的巨大功效,打造出一个与深圳前沿教育理念相匹配的新型德育模式,譜写了一曲三方融和共进的和谐篇章。
  【欧阳智慧,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学生处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马子恩
其他文献
摘要 德育实效测评是德育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摸清德育实效现状的需要,是增强德育实效对策措施现实性和针对性的需要。将德育领域内的教育内容要求抽象概括成为知识理解、观念认同和行为外化三大测评指标体系作为德育实效测评标准的理路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关 键 词 品德加分;德育实效;科学测评    作者简介 王立仁,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近,品德加分受到普遍关注,其中不
滨海学校:让海蓝浸润生命  金州新区滨海学校坐落在大连市大孤山半岛上,学校三面环海,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美丽的海洋环境滋养着滨海学校的师生。海洋已经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如何让海文化真正成为渔家孩子成长的宝藏,我们在办学中进行了深入思考……  像大海一样蔚蓝  “像大海一样蔚蓝”是我们的校风。  首先,它传递的是我们的教育态度—平和、宁静、从容。我们的老师要远离浮躁、远离功利、远离庸俗,要用自身的态
在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中,融情活动化课堂是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发掘课堂教学潜力,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课堂呈现状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追求“融情活动化课堂”,努力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充满激情与智慧,洋溢着生命活力,成为儿童道德感染的文化气场。  一、融情活动化课堂的价值取向  二十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让我切实感受到情感因素在优化德育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确如此,只消在成都过几天“巴适”的日子,这座城市古老悠远的积淀就如老酒般在夜色中散发出醇香,保准让你整个人从忙碌焦躁的状态中脱胎换骨,于不觉中收获一身的悠闲和惬意。来成都做客,锦江不容忽略。“濯锦之江、时尚之都、品质之城”是很多人对锦江的印象,也是锦江独有的气质。这种印象和气质,不仅来源于千年穿城而过的濯锦之江和熙来攘往、喧嚣时尚的百年春熙,而且得益于锦江敢为人
相识  打开电脑,向“魔鬼王子”发出好友申请,理由是“共同研究魔兽游戏”。不会不加我吧?心里有些忐忑。等了一会儿,电脑提示“对方已经同意加您为好友”,提着的心定了下来。  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魔兽这个游戏好玩吗?”  过了一会儿,他回了一句:“好玩,不过要玩好也不容易。”  “那怎样才能玩好呢?”我又问。  他说:“要开采资源、励精图治,将自己的‘国家’发展起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魔兽世界。”  
问:“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的概念是什么?  答:近年来,中小学学生赴境外参加夏(冬)令营等活动日益频繁,形式也日益多样。为更加准确地反映这种情况,《指南》梳理和归纳了新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指南》所称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是指根据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在学期中或者假期以集体旅行和集中住宿方式,组织中小学学生到境外学习语言和其他短期课程、开展文艺演出和交流比赛、访问友好学校、
12月11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成立70周年之际,再度呼吁为生命和未来因冲突、危机、贫困、不平等和歧视而处于危难中的上千万名儿童提供帮助。据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由联合国大会创建,旨在为二战后欧洲、中国和中东的儿童提供援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金全部来自各国政府、民间团体、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捐款,其影响力迅速扩大。到195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经在90多个国家为儿童开展工作。“展望未来70年,联合国
以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核心素养何以如此重要,居然能担此大任?  因为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然后才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而核心素养所回答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一种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工具,必须要有明确与正确的方向,核心素养就为未来教育提供了方向。  2016年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元年,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官方文件将正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体现。如果说以前的“公平”主要指“有学上”,重心在起点,那么现在“公平的发展”则主要指“上好学”,重心在过程。重庆市南开中学经过30年的教育实践,通过整合教育要素,探索出了一条以尊重学生差异为前提,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即“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修课程”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课程设置体系,为促进教育“过程的公平”提
>>> 策划者说  一个人真正的强健,是包括了“文明其精神”与“野蛮其体魄”二者的。健全人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而体育有它独特不可代替的作用。梁启超的“少年强”指的就是少年的体魄要强健、身心要健康、思想要奋发向上。蔡元培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也同样认为,对青少年个体而言,人格的塑造也需要体育运动来完善。先人这些精辟的论断,虽距今岁月久远,但依然光辉灿烂。  党中央立足于国家民族全局和亿万家庭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