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推子成功

来源 :可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CY10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大部分中国父母一样,李嘉诚也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将来能够成功。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仅有正直、善良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正确的处世哲学。李嘉诚常常教育儿子们,要想成功,在所有基础条件齐备时,就必须考虑对方的利益,不要占别人的便宜。
  为了让儿子们真正明白这些道理,李泽钜和李泽楷八九岁时,李嘉诚就让他们坐在专门设置的小椅子上列席董事会。
  一次,李嘉诚主持董事会,讨论公司应拿多少股份的问题。他说:“我们公司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我主张拿9%。”
  董事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争论不休。这时,李泽钜站起来说:“爸爸,我反对您的意见。我认为应拿11%的股份,钱当然是赚得越多越好啊。”弟弟李泽楷也急忙说:“对,只有傻瓜才拿9%的股份呢!”董事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李嘉诚说:“孩子,经商之道深着呢,不是1+1那么简单。你想拿11%,反而发不了财。你只拿9%,财富才能滚滚而来。”
  事实证明,李嘉诚的决策是正确的。公司虽然只拿了9%的股份,但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李嘉诚认为,企业家每时每刻都在与人打交道,注意人们怎么想、怎么做,以及做什么,都是日常工作的必修课。他告诉孩子们:“管理要学西方,但在为人处世上,则要学东方。不断修身养性,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勤劳、忍耐的品格经略人生。”
  李泽钜15岁、李泽楷13岁时,李嘉诚决定送他们出国留学。
  到美国的第一夜,李家兄弟就被排山倒海的寂寞弄得手足无措。以前大小事情都有父母商量和依赖,现在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解决,小哥俩无所适从。更糟糕的是语言不通,他们举步维艰,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独自面对生活。
  小哥俩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他们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做饭。小哥俩从没下过厨房。为了解决一日三餐,他们开始跟电视上的一个烹饪节目学习烧菜做饭,不到一个月,就学会了几道菜的做法。
  照料好自己的生活后,小哥俩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寻找打工机会,交通工具就是一人一辆单车。熟悉他们的朋友不免诧异:“你们的父亲是亚洲大富豪,你们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小哥俩相视一笑,耸耸肩:“那又怎样!”
  李泽钜和李泽楷都以优异成绩从斯坦福大学毕业。他们想进入父亲的公司施展才华,李嘉诚却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兄弟俩愣住了,说:“爸爸,别开玩笑了,您有那么多公司,就不能安排我们的工作?”李嘉诚斩钉截铁地说:“别说我只有两个儿子,就是有20个儿子,我也能安排工作。但是,我希望你们先去打自己的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有资格到我的公司来任职。”
  兄弟俩只好离开香港,来到加拿大白手起家,从零做起。磕磕绊绊之后,他们终于有所成就。李泽钜成功经营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李泽楷则成了多伦多投资银行最年轻的合伙人。
  两个儿子在独立处理加拿大世界博览会旧址的庞大发展规划,以及策划收购美国哥顿公司“垃圾债券”等一系列大动作中,都表现出惊人的胆识和灵敏的商业头脑。李嘉诚自豪地说:“即使将来我不在了,他们凭个人才干和胆识,都足以各自养家糊口,撑起家业了。”
  如今,兄弟俩已是举足轻重的商界大腕。李泽钜加入父亲的公司,父子合力打造李家更辉煌的未来,李泽楷则以90亿身价成为世人瞩目的商界明星。
  作为商人,李嘉诚无疑是成功的;作为父亲,李嘉诚依然成功。
  对儿子们,李嘉诚是慈爱的,他的慈爱基于一个父亲的本性;而对于儿子们的成长与培养,李嘉诚又是清醒和冷静的,他的这种清醒与冷静,掩藏于深爱之下。
  (摘自《现代家长》2010年第5期)
其他文献
去南京出差,在饭桌上认识了杨总。他四十多岁,一米八的个子,北方人性格,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笑声爽朗。他特别健谈,从头到尾几乎是他一个人在讲故事。  新冬的第一场大雪还没化尽,小包间里温暖而祥和。一桌子人,八九张红扑扑的笑脸全部迎合着杨总。他是房地产公司老板,很有钱。他讲的不是钱,也不是笑话,而是他的妻子和儿女。他妻子善良能干,儿子已经上大学,女儿才八岁。他们家雇得起保姆,却凡事自己动手。  他每天
期刊
康拉德希尔顿是美国旅馆业巨头。他曾说一生得到的最大启示,来自12岁那年的经历。  当时,在美国西部,人人都带枪,他父亲格斯希尔顿却不带枪。希尔顿问父亲:“为什么不带枪?”父亲回答:“带枪的人必须依靠他拔枪的速度,不带枪的人需要的是智慧。我相信智慧的力量大于武器的力量。”  希尔顿很快领教了父亲的智慧。一日,父亲在一家小酒馆被一个醉汉拿枪逼着,答不上任何一个问题,就会立即被打死。希尔顿吓得心惊肉跳,
期刊
41岁时,她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离开上海,去了以色列,开始艰难谋生。为养家糊口,她开始做中国的传统美食春卷,卖给当地人吃,每个春卷能赚七毛钱。  和面、包春卷、煎炸、站在寒风凛冽的街头兜售,一切对她来说都是挑战。她对三个孩子说:“现在我们的处境很糟糕,你们看该怎么办,才有可能走出困境?”三个孩子中,最大的也才12岁。因为妈妈的信任和求助,他们没有游离于困境之外,而是积极与妈妈同舟共济,参与到卖
期刊
蛋糕、烛光、佳肴。2008年12月21日,这是一个快乐的冬至节,也是成都一位名叫张志健的老人的87岁生日。这天,家人们欢聚一堂,老人的儿子、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也从百忙之中赶回成都,为母亲祝寿。但是,韩三平的欢笑中却掩饰不住心神游移。  一个月前,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突然落到中影手上,电影局领导决定让韩三平出任导演。接到这个任务后,韩三平忐忑不安,因为这时离国庆只有十个多月了,
期刊
妈妈下班回家,儿子看到工作了一天的妈妈很疲倦,于是拿起杯子,准备给妈妈倒一杯热水。可是,水瓶是空的。儿子赶紧拿起水壶,盛满水后,放在炉子上烧。眼瞅着蓝色的火苗,儿子焦急地等啊等。很久,水壶里的水才烧开。看着妈妈疲惫不堪的身影,儿子为没能及时让妈妈喝一口热水而歉疚不已。他想,我一定要发明一种水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水烧开,让妈妈随时能喝上热水。历经挫折,在老师的帮助下,儿子终于发明一种节能水壶,烧开
期刊
只有影子知道  陈飞比小锐小13个月。小锐总是一副大姐大的做派,让陈飞替她背书包,抄笔记,收拾房间。小锐习惯使唤陈飞,陈飞习惯被小锐使唤。  陈飞每天早上会跑到小锐的卧室,捏着她的鼻子让她起床。小锐睁开慵懒的眼睛,拍掉他的手,拿过枕头向他丢去。陈飞的一天就这样开始。彼时,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喜欢,只想和小锐在一起。  翁良高二转学过来。他笑起来时,小锐的表情很花痴。  小锐开始不让陈飞等她放学,不让他
期刊
男人去超市买菜,横穿马路时,没注意到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汽车轮胎发出尖锐的叫声,他的身体腾空而起,然后落下,砸弯了路边的护栏。  男人神志恍惚,仿佛世界正在远离自己。他进入一条金色的通道,远处一片霞光。男人不由自主地顺着通道往前走。他知道家人就站在身后,可就是停不下来。他希望有人能够拉住他,哪怕仅仅唤一声他的名字。  真的有人在低唤他的名字。好像是他的女人,又好像不是。那只手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轻轻
期刊
高二下学期,女儿有了早恋的倾向。妻子慌了神,整天对我嘀嘀咕咕:“怎么办呀?你说怎么办?”我说:“你慌什么,找个时间,让那个臭小子来见我。”妻子说:“这怎么可能呢?你想见他,他未必敢来。”  妻子想错了,那个臭小子还真敢来。国庆节,女儿放假。我想让她散散心,就对她说:“我们全家明天去海边钓鱼。”女儿为难了,说:“我跟同学约好了,明天去大连呢。”我说:“去什么大连,大连又不会丢,哪天去不行啊?还是钓鱼
期刊
大学二年级时,我参加社团负责人训练营。开训第一天,所有的同学分成三个区队,各推选一个区队长,再由三个区队长竞选总队长。我被推举为区队长。总队长选举前,有一场竞选演说,每人五分钟。我掉以轻心,没仔细准备,竟然在台上“停电”三分钟,说不出话来。总队长没选上,对我个人和区队学员来说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之后的日子里,我难过极了。想了几天后,我决定做一件事来弥补。结训典礼的同乐会上,我把自己画成大花脸,上台
期刊
进入7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格外关注起一年一度的“总统杯”赛马比赛来。毕竟,这是一场多年来一直由俄罗斯总统主办,只有独联体国家总统才够资格参加的高规格赛事。  梅德韦杰夫高度重视这场赛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马赛的筹备进度,详细询问莫斯科中央赛马场的布置情况,还对跑道土壤、马匹挑选等作了交代。临近赛事,总统依然放心不下,亲自前往赛马场察看跑道,亲身体验了马匹的习气,待一切安排妥当后,才回到克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