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y_redt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人们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学生要想学好语文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他们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笔者通过介绍特级教师们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方法,来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展开,为教好语文提供一些很好的帮助。
  【关键词】特级教师 学生 学习语文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4-0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语文教学也是艺术,它同样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正是对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褒奖。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会少了内动力,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运用准确生动,富有情趣的语言导入新课,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说导语设计得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一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就为学生们上好语文课打下了一个基础。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人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把审美教育贯彻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美的能力。对美的情景、美的语言如果不能感受,就谈不到欣赏美,更谈不到创造美。学生学习一篇文章,首先是从感受开始的,从语言叙述中,感受到作者所写事物、人物、景物之美。学生写一篇作文,也只有对所写事物、人物、景物有所感受,感受到哪些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才能用语言去表达。李吉林老师设计了把学生“带入情景,感知美的表现”的教学环节:一是带入图画描绘的情境;二是带入生活的情境,带入到大自然中欣赏美;三是带入想象中的情境。使学生从具体、美的情境中,感知美的表现,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三、常教常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过程并不是轻轻松松的,学生要吸收大量新鲜的、繁琐的、冗杂的语文知识。所以学习时间久了,肯定会感到厌倦。所以教师应该常教常新,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进入到文本当中。钱梦龙老师的“曲问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所谓“曲问”就是“问在此而意在彼”,曲折地达到提问的目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新课程下的教育改革焕发出新的生机。比如我们对戴望舒的《雨巷》进行研读时,可以根据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将作品的主旨解读为在白色恐怖统治时期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与彷徨;也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解读为对爱情的追求与迷茫;还可以从当时作者个人感情遇挫的角度解读为作者情感世界的真实流露。
  四、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在进行教材研究的时候,非常注重视野宽广,采百家之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得时候,把读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炼教学参考资料。读懂了教材,提炼了教学参考资料之后,再进行教学设计得时候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在课堂短短几十分钟里,老师的课一定要有波澜,不能让课堂的气氛一直死气沉沉,像一滩死水一样。在提问的环节注意制悬念,这样才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帮助。
  五、借助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时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活动,可以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领悟,上课注意力的集中和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它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受到重视。在进行朗读活动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魏书生老师让同学们朗读之前,会问问学生们的意愿以及最喜欢朗读哪篇文章。在确定同学们的喜好之后,让同学们全体起立,铿锵有力地进行朗读,这种方法对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现代的杰出教育工作者于漪老师对此也有着相同的认识,她认为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教师都要依据所教学生的语文素质情况,用科学的方法,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兴趣之火”长燃。使新课标下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以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夏丏尊.《夏丏尊文集.第二卷》.[M].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231-233.
  [2]王泉松、董百智主编.《教学艺术论新编》. [M].海南出版社,2000:120-123.
  [3]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 [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20-22.
  [4]佟士凡.《语文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7-19.
  [5]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45-48.
  [6]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9-140.
其他文献
来江南的第一天,火柴便被无处不在的温润包裹了.时令刚进三月,老家还是干燥清冷的季节,这里已是桃红柳绿,蜂飞蝶舞,他带来的棉衣、羊毛衫都派不上用场了.他是第一次出来打工,
多生牙又叫额外牙是形成与正常牙列之外的牙,与遗传和发育缺陷有关。上颌尖牙腭侧埋伏的发生率为1%[1],也有报道上颌尖牙埋伏的发生率在1%~3%[2]。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上颌,
摘要:博物馆反映了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状况,被称为人类社会立体百科全书。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博物馆的建设和探究等问题引起了一阵热潮,并且针对于博物馆的建设等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和成就。从博物馆的经济效益来看,国内的博物馆发展并不明显,参观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由此看来,博物馆对大众的普及程度不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观念的渐渐转变,博物馆的发展正在快速起步。对
在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民族的迫害、驱赶和最后解决,约使六百万犹太难民丧生,这不仅让犹太民族遭遇灭顶之灾,也使犹太后裔留下了巨大的伤痛,二战后美国的犹太作家对大屠杀以
在单一制国家授权的向度上,地方权力来自中央的授予.在我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是单一制之下中央与自治地方的关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为落实“一国两制
摘要:《聊斋志异·胭脂》是中国古代短篇公案小说创作的一座丰碑式作品。文章主要从悬念艺术上来探讨它的创作特色,首先通过全知视角叙事和信息截留线索构造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其次用叙事和人物的自然巧妙表现悬念,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再次用塑造圆形官员和人物形象多元化发展悬念,推动悬念;最后通过出其不意解决悬念,让人回味无穷,从中可体会出蒲翁高超的设悬技巧以及渴望清平政治的理想。  关键词:胭脂;悬念艺术;蒲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旅游或因公出差,然而避免不了的就是出行居住。星级酒店的高消费和廉价宾馆的不卫生给大多数人带来了烦恼,因此国内各地迅速出现了大规模快捷酒店。其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便捷优质的服务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如今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我国酒店业一个庞大的系统。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型酒店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我国经济型酒店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的重点讲述了经济型酒店设
姚有才摆个地摊,挣的钱勉强糊口,可他倒好,天天想着抽烟,开始的时候,一天半包,后来,一天一包.一包也就罢了,几块钱无所谓,可后来他不抽几块钱一包的,要抽二三十块钱的.一天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1-02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素质教育面前,它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而数学课堂教学转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是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动物,还是主动发展的人;是把知识进行简单的传递、记忆,还是作为思想、方法、技能、情感的综合来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