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人格”这一概念。由于使用范畴不同,对于人格的解释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在心理学中,所谓人格,是指个人所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总和,包括行为、认识、智能、思想、情绪和身体等各方面。狭义的人格与性格同义。
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的特点。总体来说,人格是个体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体,它显示个体的思想、情绪、行为等的独特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他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人格伴随着人的一生。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一个人身心是否健康,事业能否成功,生活是否幸福,人际关系是否和谐,都与人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外历史上有过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如孔夫子的“仁”之至善,宋明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尼采哲学的“超人”等。现代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则概括了健康人格的六个方面的特征:
1.自我广泛的能力,具有极广的活动范围;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情绪上有安全感,自我认可;
4.具有现实性知觉,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看待事物;
5.具有自我客体化的表现,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十分清楚;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有一定的生活定向。
在构成人格的多种因素中,气质和性格最为重要。一说到气质,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一个人的外观特征。从心理学上来讲,气质更多的是指一个人的脾气、秉性。从定义上说,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气质的理论,如中国古代的阴阳五态人说,外国的四根说、四液说、激素说、血型说、体型说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四种气质类型说,即将人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的气质类型,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具有几种相同或类似的心理特征。例如多血质的人热情、开朗、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感情易变化。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敏感、易于激动、好恶分明、情绪变化剧烈。粘液质的人好静、动作较缓慢、思考问题深沉,善于忍耐,不爱激动。抑郁质的人观察事物细心、敏感,体验深刻,感情深沉,多疑。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属于介于各种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据有的学者研究,李白属于胆汁质,而杜甫则属于抑郁质。
气质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它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但它对于选择职业和工作还是有帮助的。
气质和性格共同构成了人格的重要组成因素。但气质和性格又是不同的:气质是先天的,可塑性小,无善恶之分;性格是后天的,可塑性大,有好坏之分。但气质与性格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气质会影响性格独特性的形成和改进的速度;性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的某些特征。
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中,在个体的努力下逐渐形成的,高尚完善的人格是人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会得到人们的称赞和敬仰。
王维是盛唐时期多才多艺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西逃,王维被叛军俘获。安禄山早慕王维大名,以礼相待,想让他出任伪职。王维为了保持名节,吞药下痢,以“生病”相拒。安禄山就将他送至洛阳菩提寺软禁起来,仍逼他就范。安禄山占据长安后,在风光秀美的凝碧池大摆筵席“招待”留京的官吏,并命乐工齐奏太平盛世的音乐。有个叫雷海青的乐工忍不下去,大骂安禄山,并举起乐器向安砸去。当王维的好友裴迪把这件事告诉王维后,王维十分悲恸,暗地里写下了《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一诗,以表对朝廷的思念: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安史之乱平息后,肃宗对那些在动乱中失节的大臣作出处罚。由于王维写有这首表示对朝廷忠心的诗歌,再加上已担任宰相之职的弟弟王缙上书愿以自己的官职来抵消王维被迫任伪职的罪过,肃宗最终宽宥了王维的过失。尽管得到了体谅,王维还是在深刻检讨自己。他在《责躬荐弟表》中说自己“顷又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以至今日。”作为一个生性比较柔弱的读书人,面对杀人魔王的淫威所表现出来的气节得到了后人的颂扬。
要想塑造和培养完善的人格,就必须面对现实世界加强自我修炼。晚唐诗人刘象有一首《鹭鸶》诗:
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凰别苇丛。
这首诗先写鹭鸶在荷塘低飞捕鱼嬉戏的情景,但此鸟“洁白孤高”,心怀摩天之志,暗暗地在锻炼自己的羽翅,终会有一天跟着鸾凰展翅高飞,离开原来生活栖息的苇丛。要想塑造和培养完美的人格,也需要这样不停地修炼才能实现。
塑造和培育完美的人格,要敢于解剖自己,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择优汰劣。韦应物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作享有很高的盛名,他晚年生活鲜食寡欲,很为人称道。但他青年时代作为唐玄宗的侍卫经常干一些横行霸道的勾当。玄宗死后,他改弦更张,努力读书,最后做到了刺史。退休之后,他回想起早年的灰暗前尘,写了一首《逢杨开府》,对过去的所作所为表示彻底的忏悔: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作为一位著名的大诗人、高官的韦应物的这种敢于从容面对己过,把自己的丑行见诸笔端,彻底悔过自省的态度很值得人们学习。
对于国人的人格优劣,从鲁迅先生开始,有不少学者都有过专门论述,褒贬不一。有学者指出,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对人类进步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多数国人的人格却成了个人进步发展的障碍。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许多人的个人需要还停留在归属、安全等较低层次上,还没有向自尊、自我实现的高层次发展。在当今时代,从归属型人格提升到自尊型的人格尤其显得必要。自尊是在自爱和自强基础上的一种独立、自信、有成就感和荣誉感的心理素质,它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向上的能源。
唐代诗歌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许多宝贵价值,如人格的独立自尊,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个体精神,生命张力,青春气息等。在这方面,李白的诗歌堪称唐代诗歌的代表。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元年(742),李白42岁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前夕。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多年没有实现的机会,喜讯传来自然欢欣鼓舞。前六句都是写全家欢快的情景,接下来写自己急于进京的心情,他甚至嘲笑起汉代名臣朱买臣的妻子目光短浅背夫而去,而现在他自己也要像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青云直上了。最后两句充分显示了李白的自尊自信,具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成了传世名言,鼓舞了后世许多心怀壮志又遭遇坎坷的人。
可惜的是,李白到长安之后并未得到实际的重用,不久便被“赐金放还”了。在悲愤之际,李白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首《行路难》。请看其中的一首:
行路难三首(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这首诗一开始就将自己愤愤不平的积郁喷发了出来。接下来写自己不愿如长安城的斗鸡小儿去巴结达官贵人,引用古代冯谖弹剑表不被重视,韩信未发达时被市井无赖嘲笑,贾谊年轻有才被大臣嫉妒的典故抒写自己的不得志,歌颂战国时期燕昭王亲扫道路,黄金置台,重用人才的故事,希望此情此景今日能够重现。但可惜的是燕昭王已死,如今再没有人会去洒扫黄金台了。既然如此,就只有拂袖而去了!这首诗字句之间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出李白的爱憎,自尊自强的人格特征十分突出。
从以上引用的李白到长安前后所写的两首诗歌中可以看出李白作为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一些特点,如心情变化剧烈、情绪易激动、好恶分明等。这两首诗都贯穿着李白的人格特征:崇尚独立的个性,张扬个体人格,充满自尊自信的气质与自由自在的豪放性格。千百年来,李白的人格魅力就在于这些方面。
(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的特点。总体来说,人格是个体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体,它显示个体的思想、情绪、行为等的独特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他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人格伴随着人的一生。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一个人身心是否健康,事业能否成功,生活是否幸福,人际关系是否和谐,都与人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外历史上有过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如孔夫子的“仁”之至善,宋明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尼采哲学的“超人”等。现代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则概括了健康人格的六个方面的特征:
1.自我广泛的能力,具有极广的活动范围;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情绪上有安全感,自我认可;
4.具有现实性知觉,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看待事物;
5.具有自我客体化的表现,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十分清楚;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有一定的生活定向。
在构成人格的多种因素中,气质和性格最为重要。一说到气质,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一个人的外观特征。从心理学上来讲,气质更多的是指一个人的脾气、秉性。从定义上说,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气质的理论,如中国古代的阴阳五态人说,外国的四根说、四液说、激素说、血型说、体型说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四种气质类型说,即将人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的气质类型,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具有几种相同或类似的心理特征。例如多血质的人热情、开朗、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感情易变化。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敏感、易于激动、好恶分明、情绪变化剧烈。粘液质的人好静、动作较缓慢、思考问题深沉,善于忍耐,不爱激动。抑郁质的人观察事物细心、敏感,体验深刻,感情深沉,多疑。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属于介于各种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据有的学者研究,李白属于胆汁质,而杜甫则属于抑郁质。
气质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它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但它对于选择职业和工作还是有帮助的。
气质和性格共同构成了人格的重要组成因素。但气质和性格又是不同的:气质是先天的,可塑性小,无善恶之分;性格是后天的,可塑性大,有好坏之分。但气质与性格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气质会影响性格独特性的形成和改进的速度;性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的某些特征。
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中,在个体的努力下逐渐形成的,高尚完善的人格是人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会得到人们的称赞和敬仰。
王维是盛唐时期多才多艺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西逃,王维被叛军俘获。安禄山早慕王维大名,以礼相待,想让他出任伪职。王维为了保持名节,吞药下痢,以“生病”相拒。安禄山就将他送至洛阳菩提寺软禁起来,仍逼他就范。安禄山占据长安后,在风光秀美的凝碧池大摆筵席“招待”留京的官吏,并命乐工齐奏太平盛世的音乐。有个叫雷海青的乐工忍不下去,大骂安禄山,并举起乐器向安砸去。当王维的好友裴迪把这件事告诉王维后,王维十分悲恸,暗地里写下了《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一诗,以表对朝廷的思念: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安史之乱平息后,肃宗对那些在动乱中失节的大臣作出处罚。由于王维写有这首表示对朝廷忠心的诗歌,再加上已担任宰相之职的弟弟王缙上书愿以自己的官职来抵消王维被迫任伪职的罪过,肃宗最终宽宥了王维的过失。尽管得到了体谅,王维还是在深刻检讨自己。他在《责躬荐弟表》中说自己“顷又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以至今日。”作为一个生性比较柔弱的读书人,面对杀人魔王的淫威所表现出来的气节得到了后人的颂扬。
要想塑造和培养完善的人格,就必须面对现实世界加强自我修炼。晚唐诗人刘象有一首《鹭鸶》诗:
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凰别苇丛。
这首诗先写鹭鸶在荷塘低飞捕鱼嬉戏的情景,但此鸟“洁白孤高”,心怀摩天之志,暗暗地在锻炼自己的羽翅,终会有一天跟着鸾凰展翅高飞,离开原来生活栖息的苇丛。要想塑造和培养完美的人格,也需要这样不停地修炼才能实现。
塑造和培育完美的人格,要敢于解剖自己,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择优汰劣。韦应物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作享有很高的盛名,他晚年生活鲜食寡欲,很为人称道。但他青年时代作为唐玄宗的侍卫经常干一些横行霸道的勾当。玄宗死后,他改弦更张,努力读书,最后做到了刺史。退休之后,他回想起早年的灰暗前尘,写了一首《逢杨开府》,对过去的所作所为表示彻底的忏悔: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作为一位著名的大诗人、高官的韦应物的这种敢于从容面对己过,把自己的丑行见诸笔端,彻底悔过自省的态度很值得人们学习。
对于国人的人格优劣,从鲁迅先生开始,有不少学者都有过专门论述,褒贬不一。有学者指出,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对人类进步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多数国人的人格却成了个人进步发展的障碍。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许多人的个人需要还停留在归属、安全等较低层次上,还没有向自尊、自我实现的高层次发展。在当今时代,从归属型人格提升到自尊型的人格尤其显得必要。自尊是在自爱和自强基础上的一种独立、自信、有成就感和荣誉感的心理素质,它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向上的能源。
唐代诗歌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许多宝贵价值,如人格的独立自尊,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个体精神,生命张力,青春气息等。在这方面,李白的诗歌堪称唐代诗歌的代表。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元年(742),李白42岁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前夕。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多年没有实现的机会,喜讯传来自然欢欣鼓舞。前六句都是写全家欢快的情景,接下来写自己急于进京的心情,他甚至嘲笑起汉代名臣朱买臣的妻子目光短浅背夫而去,而现在他自己也要像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青云直上了。最后两句充分显示了李白的自尊自信,具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成了传世名言,鼓舞了后世许多心怀壮志又遭遇坎坷的人。
可惜的是,李白到长安之后并未得到实际的重用,不久便被“赐金放还”了。在悲愤之际,李白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首《行路难》。请看其中的一首:
行路难三首(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这首诗一开始就将自己愤愤不平的积郁喷发了出来。接下来写自己不愿如长安城的斗鸡小儿去巴结达官贵人,引用古代冯谖弹剑表不被重视,韩信未发达时被市井无赖嘲笑,贾谊年轻有才被大臣嫉妒的典故抒写自己的不得志,歌颂战国时期燕昭王亲扫道路,黄金置台,重用人才的故事,希望此情此景今日能够重现。但可惜的是燕昭王已死,如今再没有人会去洒扫黄金台了。既然如此,就只有拂袖而去了!这首诗字句之间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出李白的爱憎,自尊自强的人格特征十分突出。
从以上引用的李白到长安前后所写的两首诗歌中可以看出李白作为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一些特点,如心情变化剧烈、情绪易激动、好恶分明等。这两首诗都贯穿着李白的人格特征:崇尚独立的个性,张扬个体人格,充满自尊自信的气质与自由自在的豪放性格。千百年来,李白的人格魅力就在于这些方面。
(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