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的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ananjing313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学领域也更注重素质的全面培养,文字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除去语言以外,文字是我们在生活、学习与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最主要工具之一,一个人的字迹不仅会给他人带来不同的观感,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因此书写教学是比较重要的。文中将主要针对小学阶段规范汉字书写水平的策略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汉字书写水平规范;教学改革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我国的汉字,蕴含着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汉语言文字,作为中国历史文明的文化载体,它蕴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灿烂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知识的宝库。中国有句俗话“字如其人”,如果能写一手好字(字体美观、大方和工整等),也是中国人提升自身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所以从古至今,我国民众从未疏忽过文字教育的重要意义,文字是除去语言以外传达人类意识的最主要途径,除表达以外,文字的练习,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过程,因此汉字书法课程在多数院校都始终是主要课程之一。时代不断更迭,教育的改革亦是必然,因此针对汉字书写水平规范的讨论十分必要,特别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文字书写练习,更要加强重视,才能培养出更多写得一手好字的人才。
  一、 小学文字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奠定各方面基础的重要阶段,包括书写习惯也是在这一阶段养成的,过了这一阶段,再去修正学生的书写习惯,必然会有更大的难度,为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时机,充分利用这一阶段的教学来帮助学生熟悉正确的书写方式,这样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只是单纯熟悉汉字写法的过程,同时也是帮助学生修身养性的过程。小学时期学生很难长期集中于一件事,汉字的书写过程则需要全程专注,这样的写作规范过程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开始学会专注。部分学生会有反手写字、下笔顺序错乱的问题,通过练习与规范也都能够逐渐得到矫正,可见这样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写得一手好字,会让学生在未来学习与就业路途上走得更加顺利,因此教师必须要多加重视。
  二、 小学生汉字书写规范教育要点
  (一) 耐心不批评,让学生更自信
  文字是一门需要长久积累的学问,书写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对于细枝末节的错误进行纠正,这样才能最终写出一手好字,了解到这一事实,教师在指导学生规范自身汉字书写时,便不能够有任何的急进心理,即便学生有不良的书写习惯,在自身提醒后无法马上修正,也不应当批评讽刺学生,而是应当在学生每次出现错误之后作出示范,手把手帮助学生找到手感,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逐渐的进步建立起自信,而不是因教师的批评而受到打击。
  (二) 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不强定字体
  大篆、小篆、楷体、宋体、圆体,我国汉字有着许多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字体体现着不同的风格,也体现着书写人不同的特色,如同绘画风格,这是多元化的美妙之处,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书写时,只要确保书写姿势正确,书写下笔顺序正确、轻重合理即可,不应当固定字体,而是根据学生的书写风格去帮助其找到自身最适合的字体,让学生明确书写改进的方向,甚至可以将自身最满意的字体冠以自己的名字,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书写特色,决定自身书写的规律,部分学生性格是比较热情刚毅不拘小节的,便可能比较适合接近黑体或是草体,也有部分学生性格是比较柔和稳重的,那么则适合比较温婉的字体,接近隶书和行书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色,这样的特色代表着学生的独特性,不应加以限制。
  (三) 为学生创造良好写字环境,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内在的动力。所以说只要学生对一件事有了兴趣就一定能够做好。在小学教学中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求感,寓教于乐,在小学写字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笔者对此总结出以下几种激趣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故事激趣。小学生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将故事排在课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但教师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情节要与教材内容相符合,这样,“讲故事”的形式就能起到更好的激趣效果。
  (2)兒歌激趣。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读好记。因此,把教材中的执笔方法,书写规律等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培养兴趣。
  (3)活动激趣。教学中组织一切新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发觉“集字”和“竞赛”是两个有效的方法。“集字”能增强儿童的实际运用能力,学以致用,提高兴趣。根据儿童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有意引进“竞赛”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搞比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结语
  通过一个人写的字,能够判定其个人性格的基本特色,但人的字体并不是永久不变的,通过长久的练习,在这一修身养性的过程中,自然会让人的字体与性格同时产生一定的转变,可见不仅对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有利,对性格的养成同样有利,小学是全面塑造学生学识与内在基础的阶段,所以教师应当更加重视汉字书写教学技巧的运用,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字体风格,矫正书写习惯,才能够让学生最终成为写得一手好字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福荣.对小学生写错别字的预防与纠正[J].小学教学研究,2007,11.
  [2]俞真兵.浅谈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及矫正措施[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3]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
  [4]郭梅云.小学生错别字预防整治教学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11,03.
  作者简介:
  张光荣,小学高级教师,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写作成为小学生一个沉重的负担。如何改变这一种现象,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想写作文,我总结了一些教学作文的经验。  关键词:立足生活;下水文;积极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見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摘要:启发式教学就是带着学生从已知探索未知的教学方式。找出学生的已知部分,针对设计出问题,通过预习反馈的方式就能使学生达到未知领域。语文教学中批注、复述、举例、摘要、对比、讨论以及各种语言活动都具有启发的功效,而“问”是启发最重要的形式。真正践行启发式教学,就必须坚持多用归纳法,尽量少用演绎法的原则。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问;归纳法  一、 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启发,就是从已知到未知、从所学到将
摘要: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教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源于体式特征。这里的体式特征,一是指文本作为特定体裁类别的特征,二是指文本作为“这一篇”所独有的特征。教师结合各种文体特点和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这一篇”个体的独特地方和价值来设计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努力的方向。教师通过自己的文本解读,找到“这一篇”文章解读的切入口,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老师说得好:“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极致,才能使教育教学趋于优秀。高品质的数学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都要为学生考虑,只有真正的付出,才能换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有效提升  以生为本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它的主要含义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利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
摘要:引导学生理解书法线条的美,了解基本笔法的美,理解楷书基本笔画的美,增强学生的楷书笔画的质量与内涵。  关键词:笔画;笔法;内涵  一、 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书法笔画的内涵和意趣  1. 给学生介绍笔法中的哲学意义与运动内涵  中国书画的最高境界都源之于“道”,道理、天道即自然的规律。太极图就是我国古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对自然认识的体现,其寓意之一,就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运动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