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H2引燃的煤油超燃混合问题,采用流体模型描述两相流动,气相反应系统的全N- S方程风迎风TVD格式求解,液相扩散的Euler方程用NND格式求解,化学反应源项采用点隐处理,对单
【机 构】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H2引燃的煤油超燃混合问题,采用流体模型描述两相流动,气相反应系统的全N- S方程风迎风TVD格式求解,液相扩散的Euler方程用NND格式求解,化学反应源项采用点隐处理,对单喷嘴喷H2超声速燃烧、H2引燃的煤油超燃混合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了压力、密度、温度和组元浓度场的分布.结果表明:与单喷嘴喷H2相比,下游喷嘴H 2的射流穿透深度和扩散范围增大,燃烧区也变大;虽然煤油穿透深度大,但其扩散较H 2差,且下游出现无煤油区.
其他文献
根据旋转的Timoskenko梁的运动微分方程式,导出分布质量轴段的4×4阶精确传递矩阵,计入轴分布质量的平动一、转坳惯量、陀螺力矩和剪切变形的影响,并计算了三个转子的临界转速有明显的差
为了研究平台推进剂燃烧机理,考虑到泡沫区内固相、气相及液相之间的各种作用,建立了多相反应燃烧模型,设计了数值解法,计算了相分布、燃速压力曲线等参数。初步结果表明,该模型可
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的火箭发动机动态过程建模,仿真计算表明:采用RBFN建模,可以达到很好的逼近精度,而且网络训练速度大大加快,可以更好地适应实时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有实际
用激光全息装置测量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场凝聚相的尺寸分布,分辨率为5μm。分析了滞留时间、铝粉含量(2%~16%)和燃烧室压强(0.1 MPa~4 MPa)对凝相粒子尺寸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