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研究采用学习风格调查问卷调查了高中生的主要学习风格类型,探讨了基于不同学习风格的阅读教学设计,旨在有效利用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实现阅读多元目标,以期取得更好的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风格 阅读教学策略
一、背景与调查
高中生大都已形成独特的学习风格,在面对特定的学习任务时,常常会不经意地运用带有个性色彩的学习方式进行认知和学习。英语教师也在长期的学习与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学习和教学风格。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风格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发挥师生长处,提高教学效益。
笔者参考使用了Andrew D. Conhen &Rebecca L. Oxford(2001)学习风格调查问卷,对我市部分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共226名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整体特点。本次调查的学生中比较明显表现出视觉,听觉,操作型类型学生的比例分别为:45.6%;36.2%;19.7%;而有一部分学生单方面的感觉偏爱不明显,其表现出视听,动听等混合型,占8.5%。在个性学习风格组中外向型占63.8%,这与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学生特质相符,他们热爱交往,喜欢讨论、小组合作等集体活动,在语言学习中具有社交愿望和勇气。内向型占27.4%,他们喜欢安静,集中精力,外表冷淡,不善交往,寡言少语,但不介意长时间从事一项学习活动。
本研究的调查结论是:高中生偏向于视觉型、听觉型、外向型的学习风格,在感知学习风格、个性学习风格两个大组中,属于混合风格的学生比例都较小。
二、阅读教学策略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本研究总结出以下教学策略:
1.视觉型——通过视觉刺激感知学习内容或学习对象
教师可采用在阅读英语材料的过程中找中心句、关键词,用下划线、打圈、标注1、2、3、4和使用彩笔等形式标注重点,具体如下:①通过阅读画出语意图,列出文章内容发展的关键词。②整理和思考阅读材料,用图片的方式展现学生头脑中的成果。③图表,在表格中填写其在阅读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在数据、年份等和数字有关的材料呈现时,可通过表格、图表、曲线等具体成像形式。
2.听觉型——提供各种形式的有声学习资料
①影音材料 学习英语歌曲、模仿影片表演片段都是很好的学习英语的方式,这能实现高中英语阅读课达到阅读欣赏性的目的。②演讲和辩论 在就某一问题孰是孰非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如演讲、辩论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各抒己见,充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③作文材料 在作文讲解中,可让个别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余学生仔细听,找出文章当中的好词好句和语言错误等信息。
3.体验型——个人与小组相结合
个人体验可要求学生加强对阅读话题和阅读材料的拓展理解。让学生提前阅读与课文话题相关的文章,亦可在课后强化同类话题的拓展阅读。小组体验的形式多样。
①表演法 根据文章的体裁与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编排情景剧,或将原著小说改编成剧目来表演,学生通过表演,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②个人采访法“The Olympic Games”单元课文,教师可以假设明星姚明来到课堂,学生就姚明的篮球生涯、技巧,个人生活等进行采访,从而学习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识。③情境法 根据不同的话题,让学生模拟真实的情境,操练阅读中学到的语言知识。④口号标语广告法 在学习“A healthy life”一单元,学生通过各种口号表语的书写,呼吁大家“关爱生存环境,远离污染。”
4.内向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抓住文章大意,从整体角度理解文章,可遵循如下步骤:浏览文章的编排设计,包括标题、篇幅、插图和字体等,根据已有知识预测文章内容和体裁,浏览全篇文章,确认或修改猜测,进一步预测,再次阅读以获取细节内容。
①讨论问题 阅读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类似于 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is about?这样的问题。②选择 教师可提供一些选项,这些选项涉及文章谈到的子话题或关键词,同时设置干扰项。③判断正误 阅读中也可以开展预测活动。积极而高效的阅读使读者不断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验证预测循环往复的过程。
5.外向型——小组讨论及口头交流
在学生初步理解文章并对阅读效果进行初步检查后,教师可组织安排一些运用型练习活动,以引导外向型学生学以致用。
①观点表达与问题讨论教师可根据语言材料设计讨论话题或鼓励学生提出讨论话题。注意活动宜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性格、作者观点与态度等方面来提问。②课文改编、改写或续写在学生全面理解文章扫除语言障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课文概要;或将一种文体改成另一种文体;或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采访或角色表演;或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课文等。③项目型活动学生根据项目主题,通过海报、表演、书面表达、口头汇报等方式表现出来。主要程序如下:确定主题,语言基本功训练,讨论,确定小组作品及展示形式,收集资料,作品制作,展示,评价。
三、结语
本研究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类型进行分组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将相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组成小组。二是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分在一起。但实际上,相同学习风格小组的组建,操作性难度较大,且不利于学生学习风格的互补和扩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提倡混合小组。
学习风格的差异必然会影响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根据学习风格选择学习方法时,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渠道来感知新知识。
关键词:学习风格 阅读教学策略
一、背景与调查
高中生大都已形成独特的学习风格,在面对特定的学习任务时,常常会不经意地运用带有个性色彩的学习方式进行认知和学习。英语教师也在长期的学习与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学习和教学风格。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风格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发挥师生长处,提高教学效益。
笔者参考使用了Andrew D. Conhen &Rebecca L. Oxford(2001)学习风格调查问卷,对我市部分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共226名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整体特点。本次调查的学生中比较明显表现出视觉,听觉,操作型类型学生的比例分别为:45.6%;36.2%;19.7%;而有一部分学生单方面的感觉偏爱不明显,其表现出视听,动听等混合型,占8.5%。在个性学习风格组中外向型占63.8%,这与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学生特质相符,他们热爱交往,喜欢讨论、小组合作等集体活动,在语言学习中具有社交愿望和勇气。内向型占27.4%,他们喜欢安静,集中精力,外表冷淡,不善交往,寡言少语,但不介意长时间从事一项学习活动。
本研究的调查结论是:高中生偏向于视觉型、听觉型、外向型的学习风格,在感知学习风格、个性学习风格两个大组中,属于混合风格的学生比例都较小。
二、阅读教学策略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本研究总结出以下教学策略:
1.视觉型——通过视觉刺激感知学习内容或学习对象
教师可采用在阅读英语材料的过程中找中心句、关键词,用下划线、打圈、标注1、2、3、4和使用彩笔等形式标注重点,具体如下:①通过阅读画出语意图,列出文章内容发展的关键词。②整理和思考阅读材料,用图片的方式展现学生头脑中的成果。③图表,在表格中填写其在阅读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在数据、年份等和数字有关的材料呈现时,可通过表格、图表、曲线等具体成像形式。
2.听觉型——提供各种形式的有声学习资料
①影音材料 学习英语歌曲、模仿影片表演片段都是很好的学习英语的方式,这能实现高中英语阅读课达到阅读欣赏性的目的。②演讲和辩论 在就某一问题孰是孰非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如演讲、辩论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各抒己见,充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③作文材料 在作文讲解中,可让个别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余学生仔细听,找出文章当中的好词好句和语言错误等信息。
3.体验型——个人与小组相结合
个人体验可要求学生加强对阅读话题和阅读材料的拓展理解。让学生提前阅读与课文话题相关的文章,亦可在课后强化同类话题的拓展阅读。小组体验的形式多样。
①表演法 根据文章的体裁与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编排情景剧,或将原著小说改编成剧目来表演,学生通过表演,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②个人采访法“The Olympic Games”单元课文,教师可以假设明星姚明来到课堂,学生就姚明的篮球生涯、技巧,个人生活等进行采访,从而学习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识。③情境法 根据不同的话题,让学生模拟真实的情境,操练阅读中学到的语言知识。④口号标语广告法 在学习“A healthy life”一单元,学生通过各种口号表语的书写,呼吁大家“关爱生存环境,远离污染。”
4.内向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抓住文章大意,从整体角度理解文章,可遵循如下步骤:浏览文章的编排设计,包括标题、篇幅、插图和字体等,根据已有知识预测文章内容和体裁,浏览全篇文章,确认或修改猜测,进一步预测,再次阅读以获取细节内容。
①讨论问题 阅读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类似于 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is about?这样的问题。②选择 教师可提供一些选项,这些选项涉及文章谈到的子话题或关键词,同时设置干扰项。③判断正误 阅读中也可以开展预测活动。积极而高效的阅读使读者不断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验证预测循环往复的过程。
5.外向型——小组讨论及口头交流
在学生初步理解文章并对阅读效果进行初步检查后,教师可组织安排一些运用型练习活动,以引导外向型学生学以致用。
①观点表达与问题讨论教师可根据语言材料设计讨论话题或鼓励学生提出讨论话题。注意活动宜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性格、作者观点与态度等方面来提问。②课文改编、改写或续写在学生全面理解文章扫除语言障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课文概要;或将一种文体改成另一种文体;或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采访或角色表演;或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课文等。③项目型活动学生根据项目主题,通过海报、表演、书面表达、口头汇报等方式表现出来。主要程序如下:确定主题,语言基本功训练,讨论,确定小组作品及展示形式,收集资料,作品制作,展示,评价。
三、结语
本研究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类型进行分组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将相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组成小组。二是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分在一起。但实际上,相同学习风格小组的组建,操作性难度较大,且不利于学生学习风格的互补和扩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提倡混合小组。
学习风格的差异必然会影响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根据学习风格选择学习方法时,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渠道来感知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