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新课程改革下家长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a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家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忽视。本文从教学参与、调节学生心理、考试反馈等方面论述了家长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家长 高中教学
  
  近两年来,全国高中阶段学校逐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新课程与老的教育教学体系均有很大的区别。广大高中教师和高中生正在逐步适应这些变化,而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家长参与的作用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
  家长在学生的教育方面通常易走两个极端:一是撒手不管,把学生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教师,自己只做后勤保障;二是盲目乱管,到处插手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知识的有效掌握产生不良影响。
  怎么样才能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作用呢?我们先了解一下传统教育教学体系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区别。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1扭曲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第一位,学生第二位,家长没位置。在学校教学中,一切都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根本不考虑家长的建议和反馈。在家庭教育中,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较重,大部分家长根本管不了学生。在学校不让管,在家管不住,没了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家长索性把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责任全部推给教师。教师、学生、家长本应共存互动的三方关系,扭曲成了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家长什么都不管的状态。也有少数家长由于溺爱子女,常常站在孩子一边,处处和教师作对,对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横加指责,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对立起来,把三方的关系陷入更为复杂的境地。
  1.2陈旧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片面强调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繁多,教学形式简单,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学校教育往往弱化基本能力的培养,强化基本知识的掌握,片面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单纯通过多重复和多练习达到教学目标,造成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陪”。学生到了高中阶段,课后辅导已经超出许多家长的能力范围,再加上教师往往不重视学生家长的建议和反馈,家长在学生的知识掌握方面基本没有发言权。
  1.3家长的问题。
  大部分家长意识不到自身在学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有的家长认为学生进入学校后,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和学校的问题,教师有义务教育好学生,学校有义务管理好学生,把自己看作是无关的人;有的家长非常不自信,认为学生现在是高中阶段,平常不听自己的,功课又辅导不了,失去了参与教育的信心;有的家长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带着有色眼镜看教师,一味地挑剔教师的过错,偏袒孩子,站在学生一方,和教师搞对立。
  
  2.新课改新要求
  
  2.1強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反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变“教师教、学生学”单向的教学关系为“教师、学生相互反馈”的互动关系,重视教学民主,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作用,并及时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适时的调整,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家长可以在其中起桥梁作用,沟通学校和家庭,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2.2强调开放式学习。
  课本上只介绍少量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大量的知识和实际技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课外进行补充。大量的学习任务转移到了课堂之外,这就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
  2.3考试评价体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学生能力的手段已经不仅仅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而是要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中也包含家长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与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对学生的评价会更科学,对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3.新课改下家长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的对策
  
  3.1学校进行有效的组织。
  学校制定制度,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重视家长和学校的双向结合,重视家长的反馈,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家长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这样能让家长真正参与到教育中来,同时也能减轻学校的管理负担。
  3.2强调教师在家长参与过程中的专业性和主导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要重视家长和学生的作用,要强调在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下进行参与,不能把以前的教师第一位转变成家长第一位,或者学生第一位。学校要保护教师的专业性和主导地位,通过制度引导家长适度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对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学校要有所甄别,注意保护教师的正常权利。
  3.3重视家庭的差异。
  教师要仔细调查学生家庭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教育知识或者教育心理的引导。对于热心但缺乏教育知识的家长,教师要建议他们业余补充一些教育专业知识,多和教师进行交流;对于甩手掌柜式的家长,教师要提醒他们重视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责任,帮助他们建立教育学生的信心和责任心;对于简单粗暴式的家长,教师要在心理层面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疏导,培养他们对学生的耐心。
  3.4建立新型的教师、学生、家长的有机关系。
  教师要放弃以前那种“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虚心听取学生与家长的意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反馈,尊重家长,认可家长的积极教育作用。关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办法,营造教师、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和谐氛围。家长要在认可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活动,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主动承担学生的家庭教育责任,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接受教师教学、家长教育的基础上,也应该适时反映自己的感受,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大力参与。我们应该重视家长的作用,正确引导家长参与,耐心提高家长的信心。教师和家长只有友好真诚地合作,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世祥.试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与家长的关系[J].都市家教,2009,(B04).
  [2]张新帆,王瑞敏.家长参与新课程——课程改革的助推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3]韦明耀,温守轰.新课程呼唤新家长[J].文教资料,2009,(10).
  [4]石陆伟.影响课程改革的几个因素分析[J].教育论坛,2007,(1).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作者以我校师范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实际情况为背景,对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师范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师范专业 计算机基础课程 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师范专业作
摘要: 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和传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引入虚拟仪器技术构建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平台的优势和实施方案,对改善实验条件、降低实验成本,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电子技术实验课程 虚拟仪器技术 教学改革    1.引言    教学现代化包括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现代化、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现代化诸多方面。众多高校由于教学经费投入
摘要: 《国际结算》课程既有系统理论和实务规范、法律规则和惯例,又有较强操作技术和实用性的课程。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推广双语教学,实行案例教学,着重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标准意识,跟踪学科动态发展。  关键词: 《国际结算》 双语教学 案例教学 模拟教学    《国际结算》是高等财经类院校国际贸易和金融学等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既有系统理论和实务规范、法律规则和惯例,又有较强操作技术和实用性
摘要: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明显地加快了建设世界教育大国的步伐,现正全力向世界教育强国的目标迈进。实现这一历史性变革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有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质量。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从教学目标、教改指导思想、新的教学模式、教材改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方案,力争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育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程度高、有严密系统性的科学。它客观上要求教师按教学的规律办事,即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遵循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原则。然而,同一班级的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良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把课堂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按学生学习情况分成若干个问题,再分解到各个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利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我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师就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心得,总结如下:    一、优化课堂,融洽关系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如今,传统的黑板、粉笔、课本教学模式正被电脑和多媒体逐步取代。这是科技进步的标志,也是教育水平提高和教学环境改善的标志。“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声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与课堂教学科学合理结合,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途径。它能打破时间、空间和资源限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学生能快捷地获得最新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培养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多媒体教学”能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个性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