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之后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故乡与家人
  我搭上单程飞机
  嫁给一个足够当我父亲的人
  他逼我不可说越南语
  整整十年不让我外出工作
  我的女儿没有健保我不能有自己的朋友
  每天早上他留下一张百元钞
  既旧又皱像简陋的囚衣
  我用眼泪接过穿上女儿饥饿的肚子
  某个燥热的夏夜
  我和两个女儿被抛弃了
  没有任何纸条没有任何痕迹
  望着脏兮兮黑漆漆的公寓
  六顆黯淡的眼珠只想嵌进窗棂
  羡慕窗外热闹的小巷
  从那一夜起我真正离开了家乡
  戳破心中的茧从外壳凹陷的罐头钻出
  我可以没有丈夫
  孩子不可以没有母亲
  日子过得像半焦的蛋
  来不及翻面但仍能下咽
  送女儿上学后我骑着脚踏车去工厂
  用第一个月的薪水买新手机
  告诉故乡的亲人孩子和我都好
  不要忘了我们赚够了钱我们就会回家
  偶尔,我会想起
  那个莫名消失的男人
  他在我身上磨蹭的岁月
  足够造一栋坚固的家
  只是我没有力气想象
其他文献
文化诗学是近年学界关注的理论焦点之一。把文化诗学引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批评,是一些学者追求的目标;同样,把文化诗学引入华文文学研究,也是我们的理论期待与批评尝试。作为一种理论资源与方法学,文化诗学将在何种程度和哪些方面给予华文文学的诗学建构以启发和丰富?这是我们所关切的。这里,我们尝试提出“华人文化诗学”概念和初步构想,期待华文学界的批评。  突出华人性与批评重心的转移  提升华文文学研究学术品质的
电视机下午送来,福娣姑不在,刚带着斋姑们去金鱼村做法事了。只留后堂一两个打扫女工和洗衣妇,还有妙莲——靠近岁末,也有些人来还太岁,瑶池圣母庙近年也包揽摄太岁还太岁的,不过老派的信众宁愿亲身过来一趟,拜还了才安心。妙莲耐心寻出半旧簿本,看年头纪录的密密麻麻人名,添了香油,念了一句,在神龛边的鼓咚咚声微敲,只觉布幔无风自晃,烟黄轻罗纱绣上的宝相花隐然暗淡了,日头半映,有时照进来,有时沉下去,一只黑猫蜷
九月九日,雨下得很漂亮  总有一些  言不由衷的雨水长于沟壑  天气不容樂观  旧抽屉里一大撂愧疚  最终有了各自活法  九月九日,雨下得很漂亮  与我推诿的那条海乾路  石头房子生出来的夜晚  被一头老牛随意拴在路灯下  没有了尾巴没有了脾气  一个平铺直叙的屋檐  领养我的关节炎  我是雨夜朝圣者时光里  在无物可饲的时光里  小心收好衣冠  生怕还有露骨的可能  大好河山,已不关我事  塑料
汀州店头街  到了店头街才算到了汀州府  到了店头街就忘了身前身后的滚滚红尘  长长的街市长长的岁月  把您的影子拉扯进了唐时月光  就这样醉着穿越  左腮是酒旗风,右脸是字画香  迎面还添一位俊俏女笑意盈盈  老抢镜头的  还有街角长长的红灯笼  翘角飞檐,也将天空修饰成一条长长的街市  布艺锡店画馆雕刻酒肆文房四宝件件是宝  商贾或是游客都是画中人  你看我我看你你我都是古老的风景  惠吉门一
他们是老邻居,同住在一栋房子里。一个住左边,一个在中间,一个在右边。做了几十年的邻居,从来没见过面,也没有说过一句话。房东也没向他们要过一分钱。  一天,他们实在忍不住了,隔着墙,左边的对中间的说:喂,你好!中间的听了,一惊:怎么,我的邻居还是个老美,英文说得这么漂亮。中间的边想边礼貌地回了一句:你好,朋友!左边的一听,也一惊:怎么,我的邻居还是個日本籍的。  右边的听到说话声,也加入进来。原来他
摘 要 我们基于STEAM理论开展了植物教育活动,阐释植物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帮助学生利用艺术理解科学知识。  关键词 植物 STEAM 科学教育  0 引言  我们学校的花园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低年级的学生经常在花园里栽种植物并且完成一些观察活动。我们把这个花园称作“户外课堂”,年纪较小的学生对植物是怎样生长的非常感兴趣。我制作了许多关于花园活动的计划,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他们累积学
摘 要 在总结表演类实验教育活动之概念、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从知识、行为倾向性、满意度三个方面设计了表演类实验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体系开发了活动学习单和家长调查问卷,分别对参与《大力士帕斯卡》学习活动的儿童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统计分析结论,提出了“以分析实验现象和传授科学方法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构造引发探究的情境”两条科技馆教育活动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 科技馆 教育活动
下工的十分钟  老丁抱起工地上的小狗  用手抚摸它的头  像抚摸自己的儿子——  抱着小狗的时候  这些男人们粗糙的手掌如此温暖  这些男人们野蛮的动作如此轻柔  来到这个大山里的工地两年了  中途回过两次家  儿子的模样却是日渐清晰  日渐接近这只卷毛小狗的样子  施工进度表上  造价五亿,工期四年  那些代表进度的呆板数位和红勾  对老丁和他的工友們来说  如此具体却又仿佛毫不相关  伟大的工
它到底是什么呢?  是实物。以细小的身躯裹藏羞无尽的痛苦和快感。  火光乍现。一息间化为淡薄的影影绰绰。凭最后的气力挣扎上扬。随风消散。  一直以来。我对它都甚为忌讳——尽管身边的人都因它而如痴如醉——  仿佛是我的愚昧。不晓得它的可爱。  当它的生命快要燃尽时。人既不眷恋,匆匆忙忙拿起别的“它”取而代之。  “我各样要一盒,将货架上的全都拿来给我吧!”  面前的店员呆了一呆。我礼貌地重申一次:“
客家山歌  在崗顶,在巷口,在浣纱的溪畔  在冬晨、夏夜  蜿蜒盘旋  一如客家妹的红腰带  把亘古的情怀缠绕  客家山歌,一如天地之眼  洞穿勤劳善良的传说  直达你心灵的  最深处  那一年  外婆坐在山歌里  羞涩如三月的桃花  盛开在故乡肥沃的黑土地上  三角梅  冬的手指将风撩起  几声鸟鸣就足以唤醒曙光  三角梅羞红了脸  在故乡,你不停地遇见她  如遇见薄薄的月光  她们倚着围龙屋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