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重压成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cl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一向不服输,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几年不知何故开始变得脆弱、多虑,做不完的活、担不完的心,担心自己班教学质量上不去、考不过人家,担心班级管理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同事的支持,担心学生放学后的交通安全……”这是一位曾多次受到各级表彰的班主任的心里话,反映出了在当前教育教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班主任真实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 班主任 心理重压 缓解心理
  面对工作的种种压力,许多教师望“班主任”而却步,而一些班主任则带着心理问题沉重地应付。心理不健康的班主任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
  一、班主任心理重压的形成原因分析
  对于班主任心理存在障碍的原因,多数认为不仅仅是“工作太累”,更是比工作累更甚的、承担着很大压力导致的“心”累,具体原因在于:
  1.学生家长过高期望值带来的压力
  如今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承受着父母甚至几代人的期望。他们的父辈中,事业有成者希望子女比自己取得更大的成绩,事业一般者则希望子女能弥补自己的缺憾。有的家长一方面克服各种困难或障碍,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当地好的学校,一方面对学校、教师尤其对班主任寄予极大希望,希望子女在教室中处于最好座位;希望子女得到班主任比他人更多的关爱;希望子女的文化成绩在班上是比较优秀的等,当过高的希望难以完全实现时,由极度失落而来的对班主任能力、工作方法或责任心的怨言,往往使班主任承受超常的心理压力。
  2.班级日常管理带来的压力
  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肩负着学科教学任务,班级管理则是兼职。而在学校管理环节上,除班主任日常工作外,学校为达到某种管理目的,经常向班主任提出需要贯彻执行的各种繁琐事务,诸如在阅览课、活动课、自习课和其他教师在课堂内教学配合不畅等事务,学校都要求班主任处理,使班主任不能把足够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维持现象。与烦琐事务紧密相连的是各种常规评比,一切班级常规工作都围绕考核分数运转,早读、自行车排放、课间操、眼保健操、包干区教室宿舍卫生、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都与年终考核、荣誉评定相挂钩,在这种恶意竞争中,教师的心灵都被扭曲了,产生心理问题在所难免。
  3.考试竞争带来的压力
  以前我们经常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在学校招生日益市场化的今天,社会、家长、政府都很关注的考试成绩成了学校的命根、教师的命根,而班主任承受的考试压力是双重的,不仅要对自己任教学科成绩负责,还要对本班各门功课成绩负责,各科成绩都是班主任的命根。一个班某一门或某几个学科成绩不理想,学校首先责备的是班主任,并要求班主任去抓。
  二、以人为本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是缓解心理压力的基础
  1.提高班主任资格准入门槛
  在现行班主任教师队伍中,确有一部分教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比较差,他们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之后,更是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双重工作需要,针对这一情况,应该从源头抓起,适当提高班主任资格准入门槛,在国家有关部门对班主任任职资格制度有关条款的修改和完善之前,学校应明确把心理健康作为中小学班主任选聘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定期、不定期地为在职中小学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心理评估,建立班主任心理健康档案,实行班主任心理健康动态观察。对一些心理健康有波动的优秀班主任,在担任一定年限班主任后应适当间隔几年,为他们创造休闲、放松、提高、反省的机会。
  2.营造和谐的班主任工作环境
  班主任的心理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社会问题在教师身上的曲折反映,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外,还要从学校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大张旗鼓地表彰班主任,在学校树立当班主任光荣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班主任工作氛围。在主动为班主任排忧解难、千方百计改善班主任生活、工作、物质待遇的基础上,作为教育的管理者,其更要努力为班主任营造和谐心理环境,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任何班级考核措施的出台,都必须考虑“班主任心理”这一层面,把大部分班主任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底线。
  3.积极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在班主任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把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继续教育内容外,学校还应有组织、有计划地联合社会机构开展班主任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相关培训,通过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措施,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创造有利于保持班主任心理健康,不断进行自我调适的内在环境。
  三、班主任积极自我调适是缓解过重心理压力的关键
  对于因工作紧张带来的心理压力,首先应勇敢面对、泰然处之、积极应对。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竞争中,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才能适者生存。班主任只有有意识地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应有的位置,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其次是加强自己的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为切实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应适时适度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不断进行心理调试,保持心态平衡,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并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以一种自信、坚强、乐观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有助于及时调整心态,走出心理困境。
  最后要积极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宣泄。对班级管理中的不满、愤怒与痛苦,应积极加以宣泄释放,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有助于摆脱心理困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抑郁时,可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如打打球、散散步、找知心朋友谈谈心等。焦虑时,可找一部自己喜爱的休闲文学作品或影视看看,有条件的最好定期外出旅游。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一旦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面对新事物,心理环境往往会逐步开朗,有利于减轻和消除心理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以听为中心”原则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落实“以听为中心”的原则。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 “以听为中心” 素质教育  一、引言  传统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小学音乐教学的地位较低,没有得到学校及教师的重视,也就没能得到有效发展与建设。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虽然小学音乐教育的地位得到提升,但教师却无法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摘 要: 财会专业是中职学校的长线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财会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社会岗位对财会人员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中职财会专业教师要正视实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就业为导向,有针对地探索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以期把握实训教学规律,提高实训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未来的求职就业大潮中占得先机。  关键词: 中职财会专业 实训教学 问题 优化策略  实训教学作为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有
当前,中国教育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决定,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对培养人才的需求。小学科学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充足的条件和扎实的基础。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正确
摘 要: 行为引导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只有及时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才能对行为引导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技工学校 行为引导型教学 教学评价  在近几年苏州市推广和实践行为引导型教学的过程中,试点的技工院校大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撰写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面的论文和教案都很好。行为引导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传统教学相比,不
辅导员、班主任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教育者,是民办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选拔优秀学干担任班主任助理,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是辅导员、班主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作为一类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新型课程,其常态化实施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这门课程没有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参考、没有专职教师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针对常态化实施问题,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没有教材或课程资源包是制约这门课程常态实施的
从教至今,我当了二十几年班主任,多年教育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学生,说理固然重要,但唠叨过多,往往适得其反。多给学生一点赞赏,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师生情感的途径,是教育成功的桥梁,是教师工作的最高艺术。  一、赞赏可以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激发他们积极向上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每个人都有情感需要,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