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设备液压油液的污染与控制

来源 :中国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3202004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了煤矿井下设备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油液污染的措施,从而保障了煤矿机械的正常运行,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矿用设备;液压油液;污染;控制
  煤炭行业迅速发展,采煤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煤矿井下液压传动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液压系统是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油液传递压力,并通过控制阀门等附件操纵液压执行机构工作的整套装置。它可通过改变油液的流动方向及流量大小,实现机械设备的平稳换向和无级调速, 也可实现过载保护,操纵方便,易于控制[1]。液压油液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起到传递动力和控制等作用,还有润滑、冷却以及对腐蚀和锈蚀的抑制作用。
  煤矿井下环境恶劣,液压油液的抗污染能力大大降低,容易造成煤矿井下液压系统故障,而因油液污染造成的液压系统故障占到85% 左右[2]。油液是液压系统的“血液”,要保证并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监测并控制油液污染对煤矿井下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极其重要。
  1 油液污染原因及危害
  液压系统中的油液污染包括在油液中的固体颗粒、化学物质、微生物、水分杂物。造成油液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外界侵入污染物和系统产生污染物两种:外界侵入的杂质污染物包括液压装置及部件在加工、制造、组装和运输时产生的切屑、毛刺、焊渣、铁锈、型砂、磨粒、空气、水滴、尘埃等。系统产生的污染物包括机械磨损所产生的锈斑、金属颗粒、密封材料碎屑、涂料脱落层、从外界进入的尘埃、空气、油液变质所产生的胶状物等。
  在液压油液中,固体颗粒是最为常见且对液压系统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油液中固体颗粒污染物浓度过高,会导致液压元件运动副之间出现异常磨损乃至失效。污染物堵塞阀类零件孔隙,还会造成运动副卡死,或者堵塞滤油器滤芯造成油泵吸空。由于水分侵入,油液还会发生劣化变质,引起系统失效,引起液压元件锈蚀。油液中添加剂在杂质存在条件下,还会发生水解、乳化、凝聚、分离和沉淀,造成油液润滑性能下降,加速油液氧化过程,堵塞阀孔,造成液压阀动作失灵。杂质的侵入还会造成油液的氧化,其氧化的物质多为酸性物质,这些成分会改变油品的pH 值,而且微溶于油液后沉淀生成粘稠的胶质,吸附于摩擦副表面,高温高压下会转变为漆膜。氧化造成的沉淀和油泥具有腐蚀性,可造成液压油液整体性能的下降。
  2 油液污染的控制措施
  为了适应液压系统的使用要求,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提高工作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液压油液的污染。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防止杂质侵人液压系统,二是把已经侵人的污垢从系统中清除出去。主要是做以下几点:
  (1)加强对油品的管理,严格执行油液检验标准,减小新油的污染;
  (2)在维修和组装矿用设备过程中,保持环境清洁,将所有元件、零件、箱体及管道清洗干净后再安装,组装完毕后,采用干净的清洗液在高流速下清洗系统,用前再用工作油液清洗一遍;
  (3)选择高精度过滤器,确保液压系统在运转中有效的使清洁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以提高系统对污染物的滤出能力;
  (4)油箱要合理密封,并加强对密封部位的检查,防止因密封件损坏而造成污染物侵入,并定时进行箱体过滤;
  (5)对矿用设备油液污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定期化验,发现油液污染,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消除。定期对水分含量、运动粘度、酸值、闪点、凝点(或倾点)、抗泡沫特性、极压性能等常规理化进行测试分析,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来检测油液变质产物。红外光谱技术在物质的分子结构上对物质成分和浓度进行检测,当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照射一物质时,该物质的分子就要吸收一部分光能,并将其转变为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内能。每种分子都具有独特的振动和转动内能,因此就有不同的红外吸收光谱图,根据图上吸收峰的位置和峰值,可以判断相应物质的存在和含量。一旦确认了油液变质程度,再根据液压系统实际技术状态进行维修或更换油液,保证采煤机安全运行。
  (6)定期把已变质的油液放出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发动机每使用100小时后,要放油一次,也可以减少污染物对系统的损坏。
  (7)从设备材料入手,合理选材,对材料表面进行强化处理,提高其抗磨性,控制运动副间隙,零件设计应减少死角,以便于清砂、除屑和清洗,提高设备本身的抗污染能力。
  3 结论
  矿用设备液压油液在工作中被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为确保煤矿井下液压系统正常运行,除了油液本身应具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和清洁度外,液压系统必须在加工、制造、运输、使用各个环节加强对液压系统污染控制的重视和管理,从根本上阻断油液污染的途径,减少液压系统的油液污染。
  参考文献:
  [1] 张平格, 赵喜敬, 张伟杰. 液压传动与控制[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4: 4-5.
  [2] 李海臣. 对煤矿井下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控制[J]. 煤矿机械, 2005(6): 122- 123.
  作者简介:翟晶(1982-),女,博士,主要从事矿用油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Tel: 010-84262726。
其他文献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位教师都承认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了,然而这远远不是我们教学任务的全部。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要怎样去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  这一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每节课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表现为教学中
摘要:壳体铸件差压铸造工艺是壳体铸件的主要工艺,在壳体铸件的制造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壳体铸件差压铸造工艺。本文将以某壳体铸件为实际案例来详细探讨壳体铸件的差压铸造工艺。  关键词:壳体铸件;差压铸造;工艺  差压铸造工艺是在低压铸造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铸造技术。该铸造技术结合了低压铸造技术与压力环境结晶铸造技术的优点,差压铸造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泵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目前的电能消耗中,水泵已经占据相当比例,并且浪费较严重,而PLC控制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改善这种情况。本系统
期刊
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西欧制度环境下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运动的学说,相对于当时遭受外敌入侵、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制度环境来说,有很大的
摘 要:化学锚栓以其安装快捷,粘接力强及优良的锚固性能,在各个建设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安装工程为背景,介绍化学锚栓的安装工艺及锚栓抗拉拔测时,有针对性的挑选测试锚栓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化学锚栓;安装工艺;拉拔测试  1.化学锚栓安装外部条件要求  1.1混凝土强度  化学锚栓是依靠锚固剂将锚栓与混凝土基材相互粘结,经过固化达到锚栓的承载力。这就要求混凝土基材必须具有
摘要:数据传递是CAD/CAM集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因为CAD与CAM的基础信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使得CAD与CAM之间的信息传递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为了让CAD与CAMX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信息传递,就需要构建出相应的数据转换模块,这样CAM将能够对CAD的信息进行直接的读取,从而让CAD与CAM之间的信息传递得以实现。本文对CAD/CAM集成过程中产品数据传递进行了研究,通过利用Vis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