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引·究·验”模式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m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引·究·验”模式就是其中一种。“引”就要是新课的导入,强调形式的多样化;“究”是对内容的探究,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化;“验”是课堂巩固,验证。三者结合,有利于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引·究·验”;教学模式
  作为一个初中的科学老师,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教学方法即“引·究·验”模式,下面我就具体谈一下这种教学模式,以便与同行们交流学习。
  一、“引”——形式的多样化
  所谓“引”,即“引入”,俗称“导入”。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其很快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初中物理说来说,我认为导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导入法
  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导入方式,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直接揭示课题,将有关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对学生的目的要求,简洁明快地讲述或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心中有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光的反射与平面镜”等等。一般这种导入都是从课题开始的。
  2.设置悬念法
  古代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一课时,我上课伊始,组织同学一边说话一边用说摸自已的喉头,学生很是不理解,这其实就是设置悬念。
  3.趣味故事法
  由于物理学科强调理性科学知识,学生有时学起来比较难,有时老师也感觉难教,为此我在导入时引入了一些小故事,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兴趣的作用。如在学习《光的反射》一节时,我就引入了爱迪生为母亲做手术的小故事。当然类似的小故事还比较多,学生对这些小故事也很有兴趣。可以说对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生活事例法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来引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这种引入方法如果再结合教师谦虚幽默的情感效果会更好。如学习“摩擦力”一目时,我就通过引入这样的生活场景:北方农民收割麦子时,先用在磨刀石上磨镰刀,而且每过段时间都要磨一下,这又是为什么?为什么煮熟的鸡蛋放到冷水里更容易剥皮?等等。
  以上就是围绕“引”谈了四种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当然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课型,在众多的引入方法中选择适合课题内容的方法。
  二、“究”——内容的深刻化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上述要求其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
  例如: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置情境: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后,乒乓球从水中浮起来,将比乒乓球小的铁球放入水中,铁球沉入水底。
  提出问题: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例如: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设置情境:教师拿出一厚一薄两本书,一个大钩码(或砝码)和一个小钩码(或砝码)。
  教师: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有小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比较这两本书,哪本书的重力大呢?比较这两个钩码(或砝码),哪个更重呢?为什么呢?
  教师:大家可以用手掂掂各自桌上不同质量的物体,比如厚度不同的书、铅笔盒、书包等,想一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大小是不是真的有关系呢?如果有,那么它们的定量关系是什么?
  通过上述师生实践操作之后,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某个方面,而是进行了拓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极动手,积极思考,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探究是方方面面的,而且也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充分挖掘教材潜力,整合教育资源,发挥群体优势。
  三、“验”——课堂的巩固化
  所谓“验”,就是验证,检查的意思。一节课老师讲下来,学生究竟掌握的程度怎么样,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来验证一下。由于学生存在知识水平的差异,所以我平时在教学中把验证分为两块:一是基础知识的检验,这部分主要针对学习中下游的学生;二是提升部分的检查,主要是面向一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为了课堂操作方便,我一般会提前编写验证部分的内容,以纸质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当堂完成。例如在学习完《力》的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验习卷:
  一、基础巩固训练。
  1.力的单位是_____,简称_____
  2.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_____
  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和____
  4.重力的计算公式是_____
  二、课堂提升检验:
  1.1牛的力大约是
  A.拿起一块砖的力 B.拿起一张纸的力
  C.拿起两个鸡蛋的力 D.抬起一张桌子的力
  2.竖直上抛的一颗石子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
  A.重力变小,阻力不变 B.重力变大,阻力不变
  C.重力不变,阻力不变 D.重力变化,阻力变化
  3.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A.一定相反 B.一定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解读,常言道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具体操作一定要结合学情及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法。总之,我们的课堂要落实以生为核心的理念,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培养其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巴为众多读者所熟悉.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该作品的创作意图及其所要传达的文化内涵--以基督之爱教导人离弃罪恶.而多数译作中所强调的阶级斗争和反抗精神从某种角度代替了原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高校的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开始起步,但面临诸多问题.辅导员不能改变社会和高校面临的困惑和难题,但必
目的 全面深入分析老年人胃肠手术康复的护理方法,加快老年患者的康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胃肠手术中的98例老年患者,以此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结果 所有
摘 要: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在推广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前期本文作者以《宽带终端装维》课程为试点尝试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结合试点成效,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翻转课堂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翻转课堂;问题;挑战;教学模式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为了解决学生缺课的问题把自己的课用录屏软件录制下来制作成视频并传到网上,这样缺课的学生就可以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关注学生对于学习的学习需求。所以基于素质教育的基础下,我们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是势在必行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也认识到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差异化教学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差异化 个体特点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中,曾出现过无数次的偶然,或谓之巧合.每一次的偶然因素都进一步的把苔丝推向那必然的结局.每一次的偶然转折都使她向毁灭的深渊更进一层.任她如何挣扎,仍逸不掉被吞噬的命运
近些年,企业内保工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状况,对推动企业的稳步发展,促使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着积极作用.落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强化企业的内保工作,就
中国教育发展,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工作中的先进分子,其学生管理工作直或间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本文着重探讨大学学生干部管理工作如何适应
众所周知,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是多个器官“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有时用药不慎或者滥用药物会加重娇嫩器官的负担,甚至造成损害.所以用好药、安全用药非常重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选取我社区自2009年6月~2010年12月共收治18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阑尾切除术13例.阑尾切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