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的中医治疗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近 10 年来中医对支气管扩张的辨证论治,以及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研究进展等加以综述。通过对支气管扩张症状、体征及诊断的认识,以中医理论为根据,了解其病因病机,从而正确的辨证论治,达到標本兼治的治疗目的。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中医药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015-01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指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壁进行性破坏,最终形成不可逆性扩张及变形的疾病。主要病因为婴幼儿时期或长期慢性反复性的支气管-肺感染,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及反复肺部感染。[1]近年来,使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涉及到理论、药物机制、临床试验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具有一定优势及特色,现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支气管扩张症在中医里没有直接对应的病名,根据发病时的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于咳嗽、肺痈、咳血等中医疾病范围,[2]支扩的中医病位在肺,病性复杂,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以肺、脾不足为基础,兼有外感或内伤所致之风、热、火、瘀等实邪为患,感而发病。
  1.1 正虚为本:肖培新等认为支扩患者多于年少时即发病,患者形体瘦弱,伴有气短气促等症,此乃肺虚,为病之根本。肺虚则易受邪侵,驱邪不力则成窠臼,稍有外邪侵犯或劳倦,即可致疾病反复发作[3] 朱佳、单丽囡等认为患者久病、禀赋不足,根据脏腑辨证及气血辨证,还可分为肺气虚、肺阴虚及肺气阴两虚之不同情况。[4-5]史锁芳等认为脾为生痰之源,故脾虚亦为本病中正气不足之重要组成部分。[7]洪广祥等还认为,支扩临床上常有的“火、热、燥”表现,有可能是疾病的标证及兼证,患者有素体阳虚之体质问题。
  1.2 邪实为标:林琳等认为支扩患者易受外感六淫之邪,肺脏娇弱,不耐外邪,感而发病。[8]肖培新等认为外感温热、内伤气郁、余邪未尽等原因,均可致邪热犯肺,肺气不利则见咳嗽不止,热伤肺络、热胜肉腐则引起咳血吐脓。[3]洪广祥等认为久病而成之痰热、瘀血等病理产物,是导致患者反复发病得原因,痰热犯肺故见咳吐脓痰,灼伤肺络故见咯血,瘀血阻滞能使血络恢复受阻,导致血不归经。[8]王敏等认为,七情不节,肝火犯肺亦为本病之重要发病原因,可致肺气不利、火邪迫血妄行。[10]
  2 辨证分型:
  关于中医证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一项对150例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的研究显示,痰热蕴肺、肺脾气虚兼痰热蕴肺、肺脾肾虚兼痰热蕴肺、气阴两虚兼痰热蕴肺几种证型为住院患者的主要证型,分别可占到总患者数量的28.0%、15.3%、10.0%及8.7%。而根据四聚类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到四种证型:痰热蕴肺(37.2%)、肝火犯肺(32.9%)、气虚血瘀(22.%)及肺阴虚证(7.4%)。另一项113例支扩患者的证型聚类分析中得出证型分布情况为:痰热蕴肺型(10.71%),其次是气阴两虚兼痰热蕴肺(22.12%)、气虚血瘀兼痰热蕴肺(15.93%)、肝火犯肺兼痰热蕴肺(9.73%)。
  3 治疗:
  根据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分布情况,由于正虚与邪实程度的不同,本病可分为急性期与缓解期。病程全程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痰热邪实及气阴两虚相互搏结,又以正虚为主,而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痰热壅盛伤及肺体、肝火邪热破血妄行的感染及咯血急症。
  3.1 一般治疗及稳定期的治疗:
  王敏等的辨证治疗如下:①痰热壅肺,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药用:瓜蒌仁、黄芩、茯苓、枳实、杏仁、陈皮、胆南星、法半夏、生藕节、侧柏叶、花蕊石;②肝火犯肺,方用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药用: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青黛、蛤壳、黄芩、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花蕊石、生藕节;③阴虚火旺,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药用:百合、麦冬、生地黄、熟地黄、玄参、当归、赤芍、白芍、贝母、甘草、藕节、白茅根、侧柏叶、早莲草;疗效显著。
  3.2 针对感染的治疗:
  邓国安等使用清肺止血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药用海蛤壳、鱼腥草、桑白皮、白芨、紫珠草、仙鹤草、炙杷叶、天花粉为主,治疗58例支扩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疗效良好。[9]
  3.3 针对咯血的治疗:
  寇氏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以清热凉血止血方治疗30例支扩咯血患者。主要药物为:黛蛤散 15g,栀子 10g,瓜蒌30g,枳壳10g,海浮石15g,仙鹤草10g,百合15g,百部10g,茜草10g,桑叶10g,辩证肝火犯肺者加龙胆草 10g、代赭石30 g,阴虚火旺者加地骨皮 15g、生地黄30g、痰热壅肺者加黄芩10g、鱼腥草 30g,气虚血瘀者加生黄芪30g、三七粉3g。治疗总有效率达93.33%,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70.97%。
  4 现代研究:
  多年来,针对中医药治疗支扩的作用机制研究也有很多,目前已知作用主要有:抗箘、抗病毒作用,如常用的黄芪、丹参、麦冬、白茅根等药,均有广泛的抗菌谱。清热化痰、凉血行瘀的药物还可以通过调节IL-8、TNF-α等细胞因子,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作用等,达到抑制炎症的作用。同时,清热化痰与养阴润肺的配伍,还可以调节IgA阳性免疫细胞数量,调节免疫,起到治疗作用. 这些关于作用机制的研究,从客观的角度明确并说明了中药治疗支扩的作用。
  5 结语
  支气管扩张病情迁延缠绵,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治疗带来很大挑战。目前西医的主要治疗为一般治疗兼以针对症状的控制感染、去除痰液及控制咯血治疗。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整体治疗及辨证论治特点,既可以控制急性期感染、又可以针对患者个体,在缓解期改善患者体质,减少患者发病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更加有其独特之处。与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必将优势互补,同时为今后的治疗与研究提供更多可供借鉴的思路及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内科学 第2版(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6-100.
  [2]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68-176.
  [3] 肖培新,张晓梅.支气管扩张正病因病机认识及论治策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9):4-5.
  [4] 张子明.朱佳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6,6(25): 418-41.
  [5] 单丽囡,刘晓红.支气管扩张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探讨[J].陕西中医,2005,26(4):339-340.
  [6] 卫慧.史锁芳运用健脾清肺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J].江西中医药,2006,287(37):10-11.
  [7] 洪广祥.洪广祥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经验介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 50-51.
  [8] 王敏.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68例[J].中医研究,2005,18(4):47志,2008,6(5):364-365.
  [9] 邓国安,杨京华.清肺止血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58例[J].陕西中医,2008,29(8):954-955.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报道以远端为蒂的外踝上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骨外露的效果。方法:对26例小腿软组织缺损骨外露,运用远端为蒂的外踝上皮瓣进行修复,皮瓣最大面积约15×8cm、最小面积约10×5.5cm,平均11×6.5cm.。结果:26例皮瓣完全存活,随诊6周~20个月,皮瓣外观、质地优良饱满。结论:远端为蒂的外踝上皮瓣为一可靠皮瓣,该皮瓣切取简单、方便,血供丰富,不需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小腿中、下段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干细胞;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66-02  我科自2009年开展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均使用的是来自新生儿脐带的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的年龄为零岁,具有更强大的修复能力。因此能够从细胞和基因水平治疗糖尿病,取得显著效果。现将1例患儿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摘 要】目的:观察应用缩宫素以及缩宫素鼻喷雾剂在用于预防和治疗产妇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足月子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2组,1组示范组(40例)在术后用缩宫素鼻喷雾剂对产妇两侧鼻孔喷入2喷,每隔3h喷一次。2组对比组(40例)在胎儿分娩出后对子宫肌注缩宫素10 U,q5h。观察2组术后3h及24h出血量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术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给药后患者疼痛程度有显著性差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 enterovirus,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分期、监护及治疗措施.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我院重症医学科共收治EV71感染重症病例45例.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危重患儿监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动态无创心功能和尿量等.根据临床表现,将患儿分为3个阶段:(1)神经系统受累阶段;(2)呼吸系统受累阶段;(3)循环系统受累阶段(代偿期及
【摘 要】目的:分析免疫凝集法檢测HbAlc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比较进口试剂与国产试剂检测HbAlc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北京华宇亿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剂,与奥林巴斯AU680原装试剂 HbAl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精密度良好,批内CV为3.12%,批间CV值为3.41%;稀释线性良好,R2=0.992,实测浓度数值与理论数值契合度很高;胆红素、
目的 研究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中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诊断价值.方法 41例CEC患者分别行FFA及OCT检查,观察两种方法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准确率.结果 OCT对CEC中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检出率为92.7%(38/41),FFA为78.0%(32/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3,P< 0.01)
目的 探讨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上海瑞金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10例胰腺疾病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5孔法自下而上的方式施行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手术获成功,无中转开腹.9例患者行胰肠吻合,1例患者行胰胃吻合.平均手术时间为449.5 min(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