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的逐渐加深,选择高职教育的人数也随之越来越多。语文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科目之一,其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而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有必要探究出提高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可行途径。本文结合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希望本文的论述有助于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近些年以来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由此大大促进了高职教育的繁荣,但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往往是培养学生具体的职业能力,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则要求则非常之低,这并不符合现阶段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一、我国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地位的边缘性。虽然在高职教学中语文课占有一定的学时,但事实上语文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各项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之上,语文这门课程则基本上被边缘化,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无关,教师也随之丧失了教学的积极性,由此使得高职语文教学的效率日益低下。
(二)教学目标的模糊性。语文学科即便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但却并没有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笼统而言,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在市场导向的作用下,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更强,相较于其他的科目,语文课程基本没有针对性,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都与职业教育的特色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时非常茫然,也就谈不上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三)教学观念与方法的陈旧性。语文作为一种传统科目,其对于文化的传承的意义可见一斑,但是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十分传统且滞后,教师往往只注重向学生灌输文章中的思想,却没有引导学生培养欣赏的能力,学生对于枯燥的板书加口述的方式感到厌倦,觉得每节课都是在做无意义的重复,从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断削弱。
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高职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使命,因此高职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将教学目标明确,即过各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得学生拥有欣赏文化美的能力,切身感受文字中承载的思想,不断丰富人生的内涵。
(二)筛选合格的教材。现如今,高职语文教学缺乏统一的教材,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是针对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教材,而不同版本的教材的质量良莠不齐,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角度来讲,高职语文教材应该具有学术性、趣味性和时代性,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人文素质增长的需要,带给学生以正能量。
(三)努力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其他阶段的语文教学相比,高职语文教学仍未脱离应试教育的范畴,学生学习语文仍就是为了通过考试,虽然少了部分的压力,却也导致学生少了很多的动力。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之中,教师更应该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新型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氛围得以改善,让学生有学习语文的兴趣。举例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章的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以音频、视频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之上,这以便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营造民主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对于高职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与学生之间达到和谐的交流非常重要,这样教师能够及时明白学生对课程的看法,知道自己在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也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存在哪些缺陷,继而针对性地加以弥补。对于教师而言,这种教学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学生来说,一个民主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不同的理解,也能够及时向教师传达自己的疑惑,从而得到解答的机会。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较为严重的挫伤,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学生也不会去主动积极的思考,这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得以碰撞,从而让双方在教学中均有所收获。
(五)注重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质和修养。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够高,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想要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而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作出表率,从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拥有更大的优势。
(六)以人为本,完善考核形式。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育应做到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对于高职语文教学来讲,要做到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是要完成考核的形式。仅仅通过一张试卷来完成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可能通过作弊的方式来获得良好的试卷成绩,而有的学生可能一时发挥失常而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这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语文课程的考核形式应该做到客观公正,因此有必要完善考核的形式,比如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综合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将平时考核作为学生考核成绩的重点,着重观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以学习态度作为评价的标准,由此达到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的目的。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足够端正,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也会更多,学生本身的人文素质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结语
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存在课程地位被边缘化、教学目标模糊、课程教学观念与方法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职语文教学的效率,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这,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程真正为学生的未来添彩。
参考文献:
[1]吴竣.高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71-73.
[2]李迎春.凸显人文素质教育,创新高职语文教学[J].价值工程,2014,12:272-273.
[3]向亿平.民族地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途径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04:150-151.
[4]原冰.对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科学之友(B版),2008,12:107-108.
(作者单位: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近些年以来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由此大大促进了高职教育的繁荣,但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往往是培养学生具体的职业能力,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则要求则非常之低,这并不符合现阶段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一、我国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地位的边缘性。虽然在高职教学中语文课占有一定的学时,但事实上语文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各项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之上,语文这门课程则基本上被边缘化,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无关,教师也随之丧失了教学的积极性,由此使得高职语文教学的效率日益低下。
(二)教学目标的模糊性。语文学科即便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但却并没有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笼统而言,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在市场导向的作用下,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更强,相较于其他的科目,语文课程基本没有针对性,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都与职业教育的特色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时非常茫然,也就谈不上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三)教学观念与方法的陈旧性。语文作为一种传统科目,其对于文化的传承的意义可见一斑,但是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十分传统且滞后,教师往往只注重向学生灌输文章中的思想,却没有引导学生培养欣赏的能力,学生对于枯燥的板书加口述的方式感到厌倦,觉得每节课都是在做无意义的重复,从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断削弱。
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高职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使命,因此高职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将教学目标明确,即过各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得学生拥有欣赏文化美的能力,切身感受文字中承载的思想,不断丰富人生的内涵。
(二)筛选合格的教材。现如今,高职语文教学缺乏统一的教材,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是针对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教材,而不同版本的教材的质量良莠不齐,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角度来讲,高职语文教材应该具有学术性、趣味性和时代性,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人文素质增长的需要,带给学生以正能量。
(三)努力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其他阶段的语文教学相比,高职语文教学仍未脱离应试教育的范畴,学生学习语文仍就是为了通过考试,虽然少了部分的压力,却也导致学生少了很多的动力。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之中,教师更应该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新型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氛围得以改善,让学生有学习语文的兴趣。举例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章的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以音频、视频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之上,这以便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营造民主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对于高职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与学生之间达到和谐的交流非常重要,这样教师能够及时明白学生对课程的看法,知道自己在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也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存在哪些缺陷,继而针对性地加以弥补。对于教师而言,这种教学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学生来说,一个民主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不同的理解,也能够及时向教师传达自己的疑惑,从而得到解答的机会。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较为严重的挫伤,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学生也不会去主动积极的思考,这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得以碰撞,从而让双方在教学中均有所收获。
(五)注重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质和修养。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够高,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想要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而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作出表率,从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拥有更大的优势。
(六)以人为本,完善考核形式。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育应做到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对于高职语文教学来讲,要做到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是要完成考核的形式。仅仅通过一张试卷来完成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可能通过作弊的方式来获得良好的试卷成绩,而有的学生可能一时发挥失常而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这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语文课程的考核形式应该做到客观公正,因此有必要完善考核的形式,比如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综合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将平时考核作为学生考核成绩的重点,着重观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以学习态度作为评价的标准,由此达到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的目的。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足够端正,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也会更多,学生本身的人文素质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结语
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存在课程地位被边缘化、教学目标模糊、课程教学观念与方法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职语文教学的效率,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这,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程真正为学生的未来添彩。
参考文献:
[1]吴竣.高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71-73.
[2]李迎春.凸显人文素质教育,创新高职语文教学[J].价值工程,2014,12:272-273.
[3]向亿平.民族地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途径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04:150-151.
[4]原冰.对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科学之友(B版),2008,12:107-108.
(作者单位: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