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无人机(UAV)逐步运用于火场搜救,但同时会因为火场高温而受损,为提高UAV在火场救援中的工作效率,设计一种UAV动态测试平台,开展UAV火场飞行试验;分析火场环境下UAV的热损伤情
【机 构】
: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徽合肥230601;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机(UAV)逐步运用于火场搜救,但同时会因为火场高温而受损,为提高UAV在火场救援中的工作效率,设计一种UAV动态测试平台,开展UAV火场飞行试验;分析火场环境下UAV的热损伤情况,探究UAV在火场中的机身温度变化特征和UAV火场飞行安全距离.结果 表明:火场热辐射和热对流是造成UAV热损伤的主要形式;旋翼产生的气流场对UAV机身有较为明显的降温效应,在试验工况下最高有25.6℃的降温作用;UAV与火焰的相对距离减少会增加机身的热损伤,在距离0.8m处开始发生不可逆热损坏,试验工况下UAV火场飞行的安全距离为0.8m.
其他文献
为探究密闭容器甲烷爆炸的尺寸效应及其变化特征,以及预防和控制密闭容器甲烷爆炸事故,通过改变圆柱形容器体积和管道的长度和直径,研究密闭容器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压力变化
为减少塔式起重机事故的发生概率,顺应信息化监测技术迅速发展的行业背景,提出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首先设计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架构,结合其结构特点
为提高聚丙烯(PP)热稳定性,改善膨胀阻燃剂(IFR)对其力学性能不利影响,利用六氯环三磷腈、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磷酸锆-金属有机骨架杂化材料(ZrP@Co-MOF)表面修饰,制备新型纳
为促进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发展,基于安全问题中蕴含的系统涌现思想,开展安全系统涌现性研究.首先,经辩证分析提取安全科学理论中蕴含的涌现思想,定义安全系统涌现性并建立概念
为准确预警煤炭自然发火,基于程序升温试验,获得指标气体与温度间的关系,并将起始温度V0和特征温度点V1、V2、V3时刻的碳氧化物比率作为预警界限,设定4级预警机制,采用灰色关
为弥补传统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的不足,解决治理过程中数据孤岛、数据安全、信任缺失、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从大数据和区块链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区块链概念和基本特征
为提高细粒尾矿坝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三向格栅加筋增强细粒尾矿力学性质的方法,以细粒尾矿为填料,开展不同工况下的双向、三向格栅拉拔试验,分析2种格栅的加筋效果差异,着重研
为探究煤储层结构及内部流体分布的特征,以不同区域的10组煤样为研究对象,基于饱水、离心及低场核磁共振系统,开展煤在不同状态下的低场核磁共振试验,在常规的单T2截止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