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安全培训方法的几点看法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如何进一步提高安全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是煤矿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下面,谈谈我对增强安全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际效果的几点看法。
  
  一、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上升到道德建设的高度来认识
  
  把安全教育纳入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范畴,有利于广大职工用工作标准、行为标准、道德标准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挥职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思想保证作用。要引导职工认识到一人违章,可能多人受害,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要将遵章守纪、按章作业上升到职业道德的高度来认识,真正树立起“违章可耻,遵章光荣”的荣辱观,树立起遵章守纪是对个人、家庭、企业和社会负责的观念,从而把安全生产方针变为工作时的自觉行动。一旦职工接受职业安全道德观念,它就会发挥比规章制度以及经济手段更强大的力量。
  
  二、改进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在课堂上填鸭式地对职工强制输灌各种安全知识,往往是事倍功半,培训授课一结束,职工很快就淡忘了培训的知识,培训实际收获不大,长期下来反而引起职工对安全培训工作的抵触情绪,认为安全培训工作都是走过场。所以安全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1)在教学中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在讲授安全理论、学习规章制度的同时,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井下现场练习、培训,让职工在井下现场学到安全知识,培养职工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既有理论知识的培训,又有现场操作技术的训练,这样学到的知识将会被理解得更透彻,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应用。(2)要重视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工作应该有的放矢,将不同层次的人员集中在一起的培训方法不切合实际。各类人员的需求不同,对不同层次的人应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教育,不能千篇一律。对新工人进行入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对技术较熟练的老工人、班组长等生产骨干应进行一些更高层次的培训,如采煤方法、复采块段的安全技术管理、遇地质构造带时的安全技术管理等。(3)充分运用舆论、文化载体,寓职工安全教育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之中。在井上井下,把安全知識以标语、口号等形式表现出来,并充分发挥家属、学生的作用,通过文艺节目、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广泛宣传各种安全思想,使职工生活在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之中,从而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
  
  三、扩展培训内容,多方位进行教育培训
  
  1、将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的内容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在安全教育培训时,往往忽略了安全与质量的辩证关系,忽视了质量标准的培训。安全工作不是空中楼阁,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来保证。在质量基础乱、差的作业地点,即使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再熟练,安全制度再多,也是免不了发生安全事故。一件事物的发展,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在实现安全生产这一目的上,质量是内因,外部条件再好,内因不行,也不能保证事物的本质变化,也就是说单靠安全生产的外部条件是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质量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和条件。质量标准化是对安全事故的预先防范,抓质量就是抓安全,任何一种不合质量标准的工作,如巷道安全间隙不够,支护材料不合格等,虽然不一定立即出事故,但存在危险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一起安全事故。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安全与质量是统一的整体,它们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所以,安全培训应注重质量标准培训,要经常开展多层次的安全知识竞赛,技术比武演练,强化职工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思想意识,调动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要我干”为“我要干”的主观能动性,变随意操作为干标准活,变有章不循为按章作业。
  2、发挥事故案例在培训中的作用
  安全管理要实现超前预防,必须从以往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查原因,找教训,订措施。煤矿常发生人身伤亡和严重的生产事故,对历年的事故案件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作出科学、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内在和外界因素,使事故案例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从事故案例里选取最常见的典型事故案例,制成图片、漫画在公共场所展出或作为授课内容,为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生动教材,让职工接受生动的安全教育,从而在脑海里时刻树立“安全第一,遵章作业”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可以坚持每周进行一次事故案例教育,不断把安全警钟鸣在职工的头脑中。
  3、进行一些现场模拟避灾教学活动
  煤矿生产自然条件复杂,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加之有时麻痹大意,难免造成某些灾害发生,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的灾害和一旦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地进行抢救人员、处理事故,应当进行一些现场模拟避灾自救、事故预防和处理的教学活动,培养职工现场操作及事故处理能力,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灾害事故,避灾知识可保证职工知道如何保存自己、积极互救、安全撤离,减小灾害程度。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师资人员是传授安全知识的主要人员,培训质量的好坏他们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增强师资力量:(1)调整师资人员结构。 除了理论知识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领导干部外,还应当选拔一些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一线生产骨干接受师资培训,取得师资资格后,让他们给职工授课,讲授他们的工作经验和亲身经历,让职工既学到理论知识又学到现场操作经验、技巧。(2)建立培训激励机制,增强师资人员的责任心。对培训质量考核不严,势必造成“教好教坏一个样”的状况,出现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具体、互相推诿现象,削弱了安全培训的工作效果。为扭转这种状况,应当健全培训激励机制,采用师资人员与区队包干挂钩的培训方法,将培训效果与师资人员的经济效益相挂钩,并作为师资人员晋级、评选先进的主要凭据,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增强师资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总之,抓好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举,只有广开教学渠道,提高培训工作的效果,增强每一个职工的安全基础知识、基本安全技能,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整个国家中占较大的比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农"问题越加突出。在贫困地区,农民产生一些非理性行为有其必然的原因,应理性的分析和看待。只
火灾系指在时问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大多数是一种社会现象,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含放火);二是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三是工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高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强化内部行政监察职能,更好地贯彻“依法治教”方略,有效遏制腐败行为,成为了高校管理中面临着的一个重
最近,美国医药科普专家尼尔·奥斯特韦尔撰文指出,由于对家庭小药箱重视程度不够、装备不合理,导致了很多家庭在危急的情况下措手不及。  尼尔说,美国红十字会提醒民众,家庭药箱仅有创可贴和阿司匹林是不够的,应多了解一些急救知识,并在家中和车里备上随时可能需要的药品和急救用品,内容包括:活性炭、有催吐作用的吐根糖浆、胶带、抗生素软膏、各种规格大小的创可贴、毯子、冰包、一次性手套、纱布垫和绷带卷、三角绷带、
期刊
指出了文献的两个错误命题,给出了nZ/mnZ的元是零因子的条件,nZ/mnZ有单位元的条件,以及nZ/mnZ的单位群的构造。
据路透社报道,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者思朋斯(Charles Spence)博士日前表示,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嗅觉和触觉等感官功能,来开发那些使驾驶更加安全的汽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