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大幅度增长,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使得提升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变得尤其重要。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规章规范还有诸多不足。本文将主要研究提高绿化质量的施工工序要点,并围绕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绿化质量;问题;措施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园林绿化被看作是一个城市形象与品位的体现,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对园林绿化认识的不到位,施工质量的管理不够完善,以及后期养护不足等诸多问题,使得工程单位施工后得不到原计划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规范施工的工序进程,及时解决在施工过程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施工后的质量和外观达到预期的要求。
1.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园林绿化是一门对理论水平要求很高的工程,它要求每一名施工人员具有很深的专业基础。然而事实上,由于绝大多数的施工人员都没能进行相关专业的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他们的专业水平并不能满足园林绿化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团队意识和专业技能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没能达到要求,势必影响园林绿化施工的正常进行。
1.2无视绿化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
园林绿化实际上是城市环境保护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它也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体现环保。但是,事实上,我国的园林绿化存在很多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比如使用释放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废弃物随意丢放,产生的噪音过大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等等。施工规范是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用料的成本都有一定的影响。
1.3过分考虑成本问题
许多施工单位认为园林绿化就是植树、种草,在施工过程中不考虑绿化的整体布局,一味地只是提高植物的覆盖率,选用成本低成活率也低的植被,严重阻碍了整个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1.4苗木的后期养护不足
绿化工程并不是栽植完毕就结束了,它的后期养护甚至比前期的栽种更加重要,养护做不好,植物的成活率低,园林绿化自然无法发挥它应有的功效。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园林养护专业人士严重不足,且现有的专业人士的专业水平也不能满足园林养护良好的需求。这使得园林绿化在很大程度上功亏一篑,直接致使园林绿化企业营业额受损。
2.改进意见
2.1加强养护技术指导
对于不同时间,养护的工作重点不同,科学制定养护措施,加强养护技术指导。结合不同植物生长开花特点及不同季节生长需要,合理安排施肥,对施肥的种类、方法、时间等做出具体要求,特别是对冬春两季及草坪的施肥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现场督促,提高施肥的效果。
2.2选择合适的绿化时间
一般选为春季种植,由于春季无论在降水量还是温度都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养护方面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包括秋季的修剪,冬季的病虫害防治等等。
2.3重视园林绿化的设计
设计使整个园林绿化施工的总依据和总准则,对真个绿化工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尊崇科学,依照比例进行规划。
3.园林绿化施工的工序质量管理
绿化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绿化地的整理、施工时的种植以及后期的养护过程4大方面。下面,笔者将依次介绍上述四个部分的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3.1 前期准备工作
在各项准备工作中,思想准备是放在第一位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坚持“质量第一”的工作作风,先考虑质量问题,后考虑成本问题。其次,准备工作还应当包括施工图纸的会审和施工各单位的组织调配,在施工过程中,势必涉及到不同组织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单位之间的相互合作,因此一定要保证统一领导,统一调配,协调一致。苗木的选择应当以符合规格、无病无虫、顶芽发育良好、根系发育健全为标准。苗木的运输应当根据不同的植被施以不同的方法:距离较短,苗木课放在铺有湿润物的筐中,在顶部铺第二层湿润物;距离较长,则植物根部一定要蘸泥浆(裸根苗)或者枝叶沾水(带土的苗),然后包上湿布。苗木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栽培,当天不能栽培的,应保持土球湿润,并存放在无风或少风、土质水源较好的地方。
3.2绿化地的整理
除了清扫垃圾,去除杂草,绿化地的整理必须能够满足苗木的生长条件。首先,为了留给根部足够的伸展空间,切忌用重物碾压绿地,而且不同的植被对根域层的厚度要求不同,其中草坪最低要求为150mm,深根性乔木为900mm。其次,土壤硬度须适中,以保证透气透水良好,根系充分延展。再次,确保透水和排水达到苗木的生长要求,必要时刻增加暗渠排水。另外,调节土壤的养分含量,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含量要求是矿物质45%,有机质5%,空气20%,水30%。最后,保障土壤的pH值位于5.5到7.0这个范围内。
3.3种植管理
对于乔木和灌木的种植,需要预先在栽植点挖穴。穴的深度宽度由苗的根发达程度和土壤状况而定,对于土质不好的须增大穴的深度,以便于后来添加肥料和客土,是植物附近的土壤易于生长。栽培过程结束后,应马上浇定值水,并对树苗的枝叶做必要的修剪,以提高成活率,增加观赏性。直径不超过6cm的树苗,应位于下风口处立支柱,使根系更加牢固。
对于草坪的种植,应当先保证待绿化草地水分冲,干净无垃圾。然后一边翻土一边在土壤中加入腐殖土,是土壤的营养物质更加丰富。铺设时应按照施工要求,如草块间距大约1cm。铺完后务必及时灌溉,不过水量不宜过多,以径流为最佳。灌溉完毕后,压实草坪中没有积水的地方。
对于大型木苗的移植,需要对大树的生长状况、周围环境、土壤条件有充分的调查了解,并制定详细的移栽方案。条件允许,则尽量采用机械操作。
3.4后期的养护管理
苗木的栽种高质量完成后,还需要对绿化地进行定期的养护,才能达到施工前的预期效果。养护过程主要包括对土壤、肥料、水分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枝叶的修整。首先,表土层应定期进行松翻除草,提高其透气透水的能力,改善土壤的水分分布;施肥时间要选在天气晴朗,土壤稍干燥的时候,能够利于肥料的吸收。其次,防虫应该选择病虫的薄弱时间,作为最佳放置时间。最后,枝叶的修剪应当不妨碍植物的正常生长,抑制顶端优势,促使侧枝生长。
4.总结
园林绿化工程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复杂工程,提高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需要大量专业的施工人员和专业养护人员,而且需要在前期的准备阶段细细规划。各施工单位应该加强施工质量的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园林绿化工程。
【参考文献】
[1]刘建业.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及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筑,2014,(20):283-283,318.
[2]何仲根,虞水祥.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展望,2014,(12):110-110.
[3]何仲根,虞水祥.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展望,2014,(12):110-110.
[4]吴少锋.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园艺,2013,(20):203-203.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绿化质量;问题;措施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园林绿化被看作是一个城市形象与品位的体现,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对园林绿化认识的不到位,施工质量的管理不够完善,以及后期养护不足等诸多问题,使得工程单位施工后得不到原计划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规范施工的工序进程,及时解决在施工过程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施工后的质量和外观达到预期的要求。
1.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园林绿化是一门对理论水平要求很高的工程,它要求每一名施工人员具有很深的专业基础。然而事实上,由于绝大多数的施工人员都没能进行相关专业的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他们的专业水平并不能满足园林绿化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团队意识和专业技能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没能达到要求,势必影响园林绿化施工的正常进行。
1.2无视绿化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
园林绿化实际上是城市环境保护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它也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体现环保。但是,事实上,我国的园林绿化存在很多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比如使用释放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废弃物随意丢放,产生的噪音过大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等等。施工规范是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用料的成本都有一定的影响。
1.3过分考虑成本问题
许多施工单位认为园林绿化就是植树、种草,在施工过程中不考虑绿化的整体布局,一味地只是提高植物的覆盖率,选用成本低成活率也低的植被,严重阻碍了整个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1.4苗木的后期养护不足
绿化工程并不是栽植完毕就结束了,它的后期养护甚至比前期的栽种更加重要,养护做不好,植物的成活率低,园林绿化自然无法发挥它应有的功效。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园林养护专业人士严重不足,且现有的专业人士的专业水平也不能满足园林养护良好的需求。这使得园林绿化在很大程度上功亏一篑,直接致使园林绿化企业营业额受损。
2.改进意见
2.1加强养护技术指导
对于不同时间,养护的工作重点不同,科学制定养护措施,加强养护技术指导。结合不同植物生长开花特点及不同季节生长需要,合理安排施肥,对施肥的种类、方法、时间等做出具体要求,特别是对冬春两季及草坪的施肥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现场督促,提高施肥的效果。
2.2选择合适的绿化时间
一般选为春季种植,由于春季无论在降水量还是温度都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养护方面需要考虑的细节问题包括秋季的修剪,冬季的病虫害防治等等。
2.3重视园林绿化的设计
设计使整个园林绿化施工的总依据和总准则,对真个绿化工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尊崇科学,依照比例进行规划。
3.园林绿化施工的工序质量管理
绿化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绿化地的整理、施工时的种植以及后期的养护过程4大方面。下面,笔者将依次介绍上述四个部分的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3.1 前期准备工作
在各项准备工作中,思想准备是放在第一位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坚持“质量第一”的工作作风,先考虑质量问题,后考虑成本问题。其次,准备工作还应当包括施工图纸的会审和施工各单位的组织调配,在施工过程中,势必涉及到不同组织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单位之间的相互合作,因此一定要保证统一领导,统一调配,协调一致。苗木的选择应当以符合规格、无病无虫、顶芽发育良好、根系发育健全为标准。苗木的运输应当根据不同的植被施以不同的方法:距离较短,苗木课放在铺有湿润物的筐中,在顶部铺第二层湿润物;距离较长,则植物根部一定要蘸泥浆(裸根苗)或者枝叶沾水(带土的苗),然后包上湿布。苗木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栽培,当天不能栽培的,应保持土球湿润,并存放在无风或少风、土质水源较好的地方。
3.2绿化地的整理
除了清扫垃圾,去除杂草,绿化地的整理必须能够满足苗木的生长条件。首先,为了留给根部足够的伸展空间,切忌用重物碾压绿地,而且不同的植被对根域层的厚度要求不同,其中草坪最低要求为150mm,深根性乔木为900mm。其次,土壤硬度须适中,以保证透气透水良好,根系充分延展。再次,确保透水和排水达到苗木的生长要求,必要时刻增加暗渠排水。另外,调节土壤的养分含量,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含量要求是矿物质45%,有机质5%,空气20%,水30%。最后,保障土壤的pH值位于5.5到7.0这个范围内。
3.3种植管理
对于乔木和灌木的种植,需要预先在栽植点挖穴。穴的深度宽度由苗的根发达程度和土壤状况而定,对于土质不好的须增大穴的深度,以便于后来添加肥料和客土,是植物附近的土壤易于生长。栽培过程结束后,应马上浇定值水,并对树苗的枝叶做必要的修剪,以提高成活率,增加观赏性。直径不超过6cm的树苗,应位于下风口处立支柱,使根系更加牢固。
对于草坪的种植,应当先保证待绿化草地水分冲,干净无垃圾。然后一边翻土一边在土壤中加入腐殖土,是土壤的营养物质更加丰富。铺设时应按照施工要求,如草块间距大约1cm。铺完后务必及时灌溉,不过水量不宜过多,以径流为最佳。灌溉完毕后,压实草坪中没有积水的地方。
对于大型木苗的移植,需要对大树的生长状况、周围环境、土壤条件有充分的调查了解,并制定详细的移栽方案。条件允许,则尽量采用机械操作。
3.4后期的养护管理
苗木的栽种高质量完成后,还需要对绿化地进行定期的养护,才能达到施工前的预期效果。养护过程主要包括对土壤、肥料、水分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枝叶的修整。首先,表土层应定期进行松翻除草,提高其透气透水的能力,改善土壤的水分分布;施肥时间要选在天气晴朗,土壤稍干燥的时候,能够利于肥料的吸收。其次,防虫应该选择病虫的薄弱时间,作为最佳放置时间。最后,枝叶的修剪应当不妨碍植物的正常生长,抑制顶端优势,促使侧枝生长。
4.总结
园林绿化工程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复杂工程,提高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需要大量专业的施工人员和专业养护人员,而且需要在前期的准备阶段细细规划。各施工单位应该加强施工质量的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园林绿化工程。
【参考文献】
[1]刘建业.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及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筑,2014,(20):283-283,318.
[2]何仲根,虞水祥.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展望,2014,(12):110-110.
[3]何仲根,虞水祥.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展望,2014,(12):110-110.
[4]吴少锋.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园艺,2013,(20):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