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上如何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能力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性质就其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它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多么重要, 而学生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适时训练。
  【教学片段】
  1.带着问题What will Andy wear at last ? 听9A Unit2 Speak up 的对话, 初次体会一下如何给出建议。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我就采用了集体回答的方式。
  2.阅读对话, 找出问题的答案。 我让学生们自己阅读, 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中做些小记号。这次我采用的是举手回答,挑了一些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回答, 看他们是否了解大意,并及时纠正他们的答案, 同时也给他们一些鼓励.
  (1)What are Andy and Millie talking about?
  (2)What shirt does Millie advice Andy to wear?
  (3)What will Andy wear?
  (4)What does Millie think of it?
  3.小组合作总结给出建议的句式,笔者的要求是四人一小组每人至少找出或想出一个句式,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 最后以小组汇报的方式总结如下:
  What / How about doing...?
  Why don’t you do..?
  Why not do ...?
  Shall we do...?
  Let’s do...
  Perhaps you should...
  It’s a good idea to do...
  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4.Activity : Make a similar dialogue in pairs with the useful expressions. Suppose you went to a party , what would you want to wear ?
  任务布置完了,我就在学生中间作些指导。学生对参加聚会这个主题的趣味很浓。到Report 的时间了, 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言,进行了三组对话后,我及时给予了点评。最后一组学生的对话却让大家捧腹大笑,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同学把事先编好的对话改了一下,想捉弄一下他的伙伴, 他的伙伴没有认真听, 只是按部就班地把他们的对话进行下去而已。他们的对话如下:
  A:I’ll go to a party, but I don’t know what to wear ? Simon , can you tell me ?
  B:OK, I think you can wear a shirt and blue trousers.
  A:But I don’t want to wear blue trousers , because blue represents sadness.
  B:Well , I think you’d better wear nothing.
  A:That’s a good idea.
  有一部分同学听到这里就笑得前俯后仰, 学生A 和部分学生开始还有些莫名其妙, 可能是因为没听懂,经过旁边同学的提醒,他们也忍不住笑了。英语课就是应该让学生大胆发言, 充分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而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只有这样才能让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才能达到灵活使用语言的目的。而且学生A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才会闹出笑话的,我要让学生们有个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就抛出一个问题:Do you agree with Student B ?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him ? 问题提了之后,同学们窃窃私语, 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了。
  “I think he should be kind and try his best to give an answer when someone asks him a question.”
  “It’s wrong of him to do so, because he made his partner lose his face. Students should be kind to each other. ”
  “We have prepared for it. We should say what we prepared. or we’ll waste time .”
  “If he changes ,he had better tell his partner.”
  “I think he is humorous .”
  …
  学生们畅所欲言, 我则暗自窃喜, 接着又适时地抛出第二个关于倾听的问题。
  T : Why did Student A make a mistake?
  S : Because he didn’t listen to others carefully.
  T : How to avoid making mistakes when listening? Do you have any good ideas?   S : “Write some key words.”
  “Some students are afraid to be called, so they are getting ready for it and not listening to the others’dialogue.”
  “Perhaps we should be careful.”
  “Exercise more everyday.”
  “When you can’t hear clearly , you can say ‘pardon’.”
  …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优点:不仅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还不失时机地利用了当时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们大胆发言的热情,同时也引出他们对如何倾听的思考,对今后学生的倾听和表达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存在的不足: 1.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 用英文较少,因为他们有时是因为听不懂,有时是不会表达,时间一长用中文较多。因此这种讨论在英语课堂上就有点形式主义,以后要尽量避免。2.我怕学生不懂,喜欢重复一遍学生的发言或是把它翻译成中文,既浪费了时间又在无意中放任了学生不善于倾听的习惯。3.课堂上学生的说话声音普遍较小,有时似乎只是说给我听的,而不是“一对多”的信息传递,其他学生就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开起了小差。
  今后的措施: 1.要避免将平时的倾听训练当成机械地听英语磁带,长此以往学生的听就成了无目的地听,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课堂上不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的结果。2.布置一些“听后”任务。教师可以有意让学生做一些“听后”的练习,如问些相关问题或是重复该同学的观点等,迫使他们认真去听,并逐渐地养成倾听的习惯。3.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意识。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认真听别人的发言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自己良好的素质。
  有了大量的语言输入,我们的输出才不会受到限制。我们可以用以下小方法来让学生大胆表达、畅所欲言: 1.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害羞、拘谨、畏缩等心理障碍。教师要和蔼可亲、语调平和、循循善诱。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说话,避免“居高临下”地发问,以此来消除学生畏惧紧张的心理,让他们想说、敢说。2.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因为宽松愉快的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索、敢于表达。我们要在情景中练习,在情景中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交际能力。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常用的情景再现法,另外就是在课堂上捕捉时机,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引出话题,让学生来谈一谈。无形当中创设的说话情境,不知不觉地让学生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而且教师还可以从这些话中,捕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于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不应大声斥责,这样学生才敢说,才喜欢说,同时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培养学生的倾听的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方法有很多,可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契机,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有步骤地进行指导,激发其表达和倾听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以及敢于表达的能力,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的英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愿意写作、乐于表达,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我看到的是教师非常认真,写评语的能力在稳步提升,学生的进步却微乎其微,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改得过多,替代过多;替代过多,学生也就学不到什么。学生看到满纸的红字,反而丧失了写作的信心,会认为自己的写作没有什么价值。或者看到老师已经替自己修改好了,自己也不需要再修改了。看来是我们教师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学生
课程改革提倡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式学习,这对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管理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呢?课堂管理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些问题引发了笔者对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种种思考。  一、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当前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不再是让学生追求高分,而是注重他们能力的协调与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人教版的初中数学课本加入了更多应用方面的知识。相关章节都是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会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以下笔者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为例,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的引入技巧作简要分析。  例:小允、小方、小珉一起玩跷跷板。已知坐在左端的小允是三个人当中最重的,有72千克,而年纪最小、体重只有小方一半的小珉跟小方一起坐在另一
小学作文训练应按从说到写、从段到篇的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因此,小学作文训练具有从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过渡的特殊性,能否顺利地进行过渡作文起步教学,显得特别重要。在小学过渡作文起步教学中,唱好“激”“观”“想”“集”“说”“写”这“六步曲”,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步:激,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有了兴趣,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我想我是书生.我只配读书。我观看痛苦如何唤醒我的眼泪,高山如何让我挺立、苍鹰的翅膀一次次让我的雄心腾飞。”(中国,梁晓明《读书》)这是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新生代
期刊
“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设计好作业,使作业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桥梁,对此,本文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析。  一、设计不同等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特点,他们对语文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学习基础等各不相同,语文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