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限氧自养硝化-反硝化是部分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相耦联的生物脱氮反应过程,通过严格控制溶解氧在0.1~0.3 mg@L-1,实现硝化反应控制在亚硝酸阶段,然后以硝化阶段剩余的NH4+作为电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基金项目】
:
中国-比利时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限氧自养硝化-反硝化是部分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相耦联的生物脱氮反应过程,通过严格控制溶解氧在0.1~0.3 mg@L-1,实现硝化反应控制在亚硝酸阶段,然后以硝化阶段剩余的NH4+作为电子供体,在厌氧条件下实现反硝化.该反应过程是完全的自养硝化-反硝化过程,具有能耗低、脱氮效率高、反应系统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处理COD/Nh4+-N低的废水,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生物脱氮技术.文中详细介绍了限氧自养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反应过程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微生物学机理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随着新政策的出台,科研事业单位急需调整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体系.为此,需要①制度建设既要考虑宏观层面的综合平衡又注意微观层面的准确规范;②预算管理制度应与时俱进并不断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FACE(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C3作物水稻(Oryza sativa)和C4杂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的生长和竞争关系.结果表明,FACE条件下C3植物水稻生
采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了6种不同农作方式土壤N素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同顺坡农作方式相比,其它农作方式均有明显控制土壤N素流失的作用,水平草带、水平沟、等高耕种、休闲、等
为揭示棉麦两熟共生期遮荫对棉花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在棉花苗期利用模拟棉麦两熟共生期遮荫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遮荫对棉铃形成的影响因果枝、果节部位而异,遮荫有
以甘肃省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为例,对其绿洲外围与荒漠交错地带的植被和与植被关系密切的灌丛沙包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生态交错带边缘效应的存在,植被盖度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