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频发,印度到底怎么回事儿?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rtl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3日,印度中央邦达蒂亚地区发生踩踏事件,包括30名儿童在内的115人死亡,100多人受伤。13日当天,为庆祝印度杜尔迦女神节,约有十万名印度信徒前往达蒂亚地区的一些寺庙朝拜。当信徒们试图通过一座横跨辛特河的桥前往寺庙时,有人为了插队散布桥要坍塌的谣言,引发恐慌。人们竞相通过长约500米的窄桥,引发踩踏。一百多人因踩踏致死或从桥上掉落后溺毙。中央邦首席部长希夫拉杰·辛格·乔汉下令调查这一事件并宣布补偿方案。遇难者的亲属将获补偿15万卢比(约合2460美元)。
  为何踩踏事件屡发
  这并不是印度首次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2008年8月,在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脚的喜马偕尔邦,数千印度教徒到当地一座庙宇朝圣时发生踩踏事故,至少145人死亡。2010年3月,印度北部昆达镇一所寺庙发生严重踩踏事故,至少造成63人丧生、44人受伤。2011年1月14日,在西南喀拉拉邦,15万人在为期两个月的宗教节日的最后一天前往山顶朝拜,发生踩踏,至少造成100人死亡和数十人受伤。2011年1月15日,印度北部喜马谐尔邦一座庙宇在举行宗教活动时发生踩踏事故,至少150人死亡、50人受伤。2013年2月,印度北部城市安拉阿巴德的火车站因庆祝印度教重要节日“昆梅拉节”而发生踩踏事故,至少36人死亡。
  通过上述举例可以看出,踩踏事件的发生多与宗教节日和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带有明显的印度特色。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环境独特、种族民族众多等方面原因,印度是很多宗教的发源地。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均起源于印度。其中,印度教是最古老最主要的宗教。在印度,80%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教徒人数众多。印度教祭祀仪式繁杂,宗教节日较多。在重要宗教节日里,时常有十万、二十万印度教信徒集中奔往神庙参拜祈祷或参加其他宗教活动。大量人员短时间内集中到狭小空间,在活动开始前或结束后人员散开时,极易发生事故。
  更糟糕的是,印度政府对此类事件的重视程度不够。此次中央邦踩踏事件发生时,桥上仅有九名警察,这明显不符合十万信众聚集的警力需求。2006年,在同一座桥上曾发生过踩踏事件,约50人死亡。这说明该桥已经成为事故易发地,本应引起高度重视,但政府却未提前做出妥善安排。据称,因附近的巴塞恰逢选举,政府忙于选举管理,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群拥堵。
  警察们在现场的表现也不能让人满意。在13日的踩踏事件中,警察在应对人群拥堵时缺乏经验,不但不能有效控制人流,反而使骚乱加剧。有目击者称,警察用警棍控制过桥人流加剧了骚乱。一些愤怒的朝拜者甚至向警察投掷石块。在重要宗教节日来临前,政府本可预见部分神庙可能会有大规模人员集会,如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危机预防机制肯定可以降低灾难发生的可能性。比如警力的安排和人员分工、现场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和制定人员疏散和应急计划等方面,都可以由政府出面加强规划。骚乱发生时,辛特河附近发生交通拥堵,救护医疗队不能有效到达,延误时机。如果提前做出安排,必然可以避免救治上的延误,降低死亡人数。
  此外,一些宗教寺庙或人口聚集地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有的踩踏事件是因栏杆、线路等出现故障引发骚乱。2008年的喜马偕尔邦踩踏事件中,庙宇铁栏倒塌引发恐慌,信众争相走避,导致踩踏事件发生。2013年的安拉阿巴德火车站踩踏事件则由人潮汹涌致使天桥坍塌引起。在人员密集的情况下,问题一旦出现,极易被放大引起恐慌。这就要求政府在重要集会前安排人员检查并加固建筑设施。
  印度:社会管理困难多
  除踩踏事件外,印度还存在扒火车、强奸多发、教派冲突和贿赂滋生等社会现象。这其中,既有人口密集、贫富差距大和宗教信仰不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反映出印度在社会管理上存在不足。
  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印度教等宗教文化影响深远。印度人口约为12.1亿,是仅次于中国的人口第二大国。人口众多、密集,社会管理难度就较高。其中,80%以上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宗教节日较多,重要节日里时常有数万印度信徒聚集到寺庙进行宗教活动,政府安保难度较高。印度教推崇种性制度,强调各种姓之间等级森严,宣扬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倡导人们安于现状。虽然很多传统思想在印度精英阶层已逐步淡化,但在农村地区,很多宗教习俗依然有较大影响力。在改善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印度政府不得不顾及部分宗教习俗。不同教派之间有时发生冲突,其中以印度教教徒与穆斯林的冲突最为严重。印度国内有八亿多印度教教徒和一亿多穆斯林。印度独立前,在英国政府有意无意的推动下,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矛盾激化,最终,一个国家分裂为两个。
  印度教教徒为主的印度和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建国。印度国内,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时常爆发冲突。2013年,印度北方地区的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接连发生摩擦事件。9月7日晚,印度境内最新爆发的一次暴力冲突,造成28人死亡,50人受伤。印度北方邦拥有约200万人口(其中18%是穆斯林),仅在2012年内,就出现了100多起大大小小的教派冲突事件。
  印度政府机构行政效率不高,法律执行力不够强。有效社会管理须以好的法律执行力为后盾。一项法律出台后,须有高的执法力度和审判力度予以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印度黑公交案”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各种强奸案陆续曝出。印度贫富差距较大,性别比例失衡、妇女地位低下,这些固然是强奸类案件多发的推动因素,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印度犯罪案件审判效率低下、执法力度较弱,罪犯得不到应有处罚,也是强奸现象多发的原因。即使受害人报案,案件也会进入冗长的审判期。施害者有足够时间销毁证据、威胁证人篡改证词。印度政府已开始着手改变现状,通过了更为严格的反强奸法案,并判处四名“黑公交轮奸案”主犯死刑。不过,行政效率低并不是印度司法和执法部门的特有现象。
  腐败现象较多,阻碍了有效社会管理的实施。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减少贫富差距,政府将大量财政收入用于为穷人提供各项补贴。但是,因腐败现象严重,很多资金不能到达穷人手中。在印度,贿赂较为普遍,人们不得不为本应得到的东西提供贿赂。有的穷人甚至因无法提供贿赂难以获得本应属于自己的补贴。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能有效弥补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印度各邦政府已经着手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印度开始在部分邦实施“现金补贴直发”计划,为每个印度人设立一个专门账户,将资金直接打到穷人账户上。当然,这一计划的推行还需时间,为每个印度人设置一个专门账户并不容易,同时,如何区分哪些应为受惠者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但是,如果成功推行,将有效提高补贴资金利用率。古吉拉特邦首席邦长纳伦德拉·莫迪在任期内积极提高行政效率、遏制贿赂和腐败,这也是他赢得很多人爱戴,并被印度人民党宣布为总理候选人的部分原因。
  近年来,印度已在社会管理上取得较大进步,但印政府未来并不轻松。印度人口结构较为年轻,将有大量青年劳动力进入市场。如何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是政府将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难以解决,该问题将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印政府或将面临更大挑战。
  2013年10月13日,印度中央邦达蒂亚,村民聚集在事故现场。九夜节最后一天,印度中央邦一所寺庙外的大桥上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64人死亡。
其他文献
在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中,反恐问题格外突出而奥巴马似乎也在给自己布下了一个反恐棋局在棋盘上,几颗棋子——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环环相扣    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令期待变革的美国民众心潮澎湃然而当人们逐渐平静下来后,思考一下摆在这位新任总统办公桌上的那些“百日新政”计划,却发现奥巴马要着手处理的这些大事件件都是迫在眉睫,而结局究竟怎样,却是一个又一个未知数  奥巴马在大选中胜出以后不久曾经接受美国《新闻
两种现象  “独裁者们垮台了,而民主也失败了。” 几个月前,新加坡智者马凯硕在《金融时报》撰文如此描述当今世界发生的事情。  一方面,在阿拉伯世界发生的人民起义把舒舒服服坐在高位上几十年的三个独裁者彻底推翻了,也门的萨利赫已交权,叙利亚的独裁者也将步其后尘。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欧盟在主权债务危机中挣扎,并开始威胁到整个欧洲的联合进程。在大西洋的另一边,8月,美国试图在两党强硬对
新大纲高度强调“东北亚局势紧张论”,进一步将矛头转向中国,声称“中国在周边海域加强了与主权权利相关的单方面要求”,中国海军在日本周边海域活动频繁,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是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担忧事项”。新大纲对中国动向的表述升级为明白无误的“担忧”和强烈的警戒。    备受关注的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几经周折后终于在2010年12月17日正式问世。这是二战后日本制定的第四份防卫大纲,它将成为日本今后10
采访手记  沉静、聪慧、谦逊、有知识底蕴、对自己的使命有深刻洞悉……这是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留给笔者的印象。  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浓厚的西藏情结。我们这个小小的编辑部,集体K歌时,不管是老歌《金瓶寺的小山》《翻身农奴把歌唱》,还是新歌《青藏高原》《天路》,常常是“必选曲目”。采访十一世班禅时,我对他说了这个故事,他会心地笑了。  不知能否把2009年3月称作中国的“西藏月”。3月28
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过程中的汇率升值压力将长期存在,汇率升值一方面反映了平衡外部收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重新调整国内经济资源配置结构的需要,能否处理好汇率升值压力,对一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通常,一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都会促使本国货币升值,并伴之以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增长、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它们三者到底存在怎
“奥德赛黎明”    尽管它一直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眼中钉,早在1986年美国就想拔掉这个钉子而未遂,反而两年之后它又报复性地制造出一个“洛克比空难”,从此西方与它不共戴天。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后,当人们在猜测“谁是下一个”的时候,大概都不会想到利比亚,这一是因为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国家还有好几个,二是因为萨达姆垮台后卡扎菲立即“识相”地改变了态度,承认洛克比事件的责任,宣布自愿放弃研制核武器并接受国际核
在大国各自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在中亚进行竞争,在俄罗斯逐步走上强国之路,在西方要解决伊朗问题的背景之下,阿富汗又一次成了大国争夺的对象。    自2001年爆发阿富汗战争以来,已有八个年头,美军不但未撤出阿富汗,今年7月还增兵2.1万人。美国和北约军队除了为8月20日阿富汗大选保驾护航外,更重要的还是要使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调整的美国针对阿富汗战争的策略能真正落实。那么,美国在阿富汗驻军是否还有其他用意
2012年1月3日,新一轮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初选将在中部农业州艾奥瓦州拉开帷幕,届时将有八位主要候选人角逐挑战奥巴马、入主白宫的提名机会。从1月3日初选战役打响到11月6日正式投票,耗时十个月的总统选举与国会选举、州长选举一道构成了未来一年华府政坛的核心内容,美国的内政外交也将全面跨入“选举时间”。    总统选举悬念增加  2012年美国大选的最大看点莫过于奥巴马能否连任,这也是整个选举周期的核
萨拉青在他的《德国自取灭亡》一书中,指责穆斯林移民不愿意融入西方社会。他要求对外国移民进入西方社会进行严格筛选,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他还警告德国人,不要沦落成自己国家中的外国人,“不是我们去适应移民,而是他们应该来适应德国”。    德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一    蒂洛·萨拉青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还不错,他2011年1月29日接受《柏林日报》采访时,大力称赞中国人,强烈要求德国人向中国人学习,尤其借
不久前,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中国事务所副所长鱼屋将先生,JICA志愿者项目协调员矢野史俊、北本牧子等,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中国海外志愿者举行座谈,介绍了日方海外志愿活动的开展情况。  “了不起”的海外志愿者  国际协力事业团隶属于日本外务省,成立于1954年,其主要职能是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提供日本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