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资源共享设计的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l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是今年来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通过课程共享,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数字资源在不同专业间均衡分布,缩小专业间资源分布不均的差距,使得不同专业的师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使资源发挥最大功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教学资源 课程共享 高职
  1 引言
  高校是集中了最大的数字教学资源的机构,其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水平。但在各个高职院校中教学资料共享建设并不完善,它阻碍了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高职教学资源共享设计,对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 高职教学资源共享现状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高职师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高职师生通常认为从学校的数字资源库和专业的学习网站上获取的资源较为权威。但在资源共享设计下即使同一学校不同专业间由于学科结构和水平、师资结构和水平以及学生基础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各专业在资源共享设计上的偏差。教育资源共享制度不健全,政策配套不够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大都是触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高校管理体制上的根本问题。除此以外,教育资源共享的内容单一,共享层次不深;教育资源共享的质量欠缺,效益效率不高等,都是现在应该解决的资源共享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3 高职教学资源共享设计
  3.1 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共享
  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共享,没有共享便没有网络,解决分布式资源共享的问题是网络的核心问题。网络打破了传统资源上的各种限制,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资源集中在一起,促进资源动态合成,传输和共享。网络的特质满足了分散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用户需求。网络的这个特点和资源共享不谋而合。
  通过网络技术将各专业资源库进行无缝连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登录资源管理平台,通过一次登录就可以查询已有的所有资源。
  3.2 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是资源共享设计的一个完善过程。课程负责人需要提供该课程相关资源,包括教案、课件、试题、视频和动画等,重点是要建立公共教学资源库。应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会,加强各个教师之间的交流,使教师在交流和借鉴中不断探索,推陈出新。并根据精品课为平台对各专业教师的技术能力进行培训,规范资源建设标准,使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在各专业达成一致。
  3.3 集中分布式教学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问题一定涉及到资源的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各专业人力、物力等各个因素间的复杂关系,更要处理好系统内部成员间的结构关系,只有真正协调好这些关系,教学资源才能真正被高效率的利用起来,在系统内及系统之间实现资源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及不必要的浪费。
  当前的教学资源多是分散在各个教师的手中,这样不利于对分散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及实现共享。分散的资源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在教学资源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要求,因此资源建设中要注意资源的实用性,将资源集中管理,分散建设可以让资源建设者跟踪资源的后续开发。
  3.4 基于第三方的集中分布式教学资源共享
  根据数字教学资源的经济学分类将教学资源分为有偿和无偿两种方式共享,提供资源的高校和教师通过第三方机构发布资源信息,使用资源的教师通过第三方机构提供的资源查找服务,对资源进行搜索。另外,对资源有特殊需求的专业教师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发布资源需求信息,并给以相当的资金补助,或者提供教学资源建设材料,双方协商建成资源的使用方式。在资源共享中参与资源建设的教育机构和企业通过发布的资源需求信息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从事资源建设工作,同时又能力和兴趣的教师与高职学生可以参与到教育机构和企业的资源建设工作中或直接与发布信息者联系。这种基于第三方的教学资源共享方式可以提高资源供给的有效性,提高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加速资源流通速度,实现分类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4 结束语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资源共享设计进行了构建,同时通过对资源共享设计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共享、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享、集中分布式教学资源共享和基于第三方的集中分布式教学资源共享。这些促进高职教学资源共享的策略,从多个方面提供了多种方式以调动教师参与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并根据构建的共享模式搭建了共享平台,以解决高职教学资源共享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沈大焜;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年01期
  [2]曹望虹;網络教学资源数据库的管理[J];情报科学;2010年04期
  [3]李敬忱;刘伟娜;曹德英;杜玉民;蒋晔;袁一平;;关于药学实验教学资源网络化共享平台构建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年03期
  [4]盖虹;;关于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与艺术的追求不同,科学是要“求同”,而艺术是要“存异”。艺术上的“存异”就是要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形成风格。在音乐流派、风格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的哲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活在别人的阴影里面是没有出路的。所以,音乐表演者必须要形成自己的风格。鉴于此,本文针对音乐表演风格形成的主管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音乐表演 风格形成 主观因素 客观因
众所周知,音乐剧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其是在歌剧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音乐剧的唱法,有的艺术院校开设了专门化的音乐剧专业,为培养未来音乐剧
摘要:忠孝 仁义 礼仪 廉耻   自古以来,常言道:“文以治国,武以安邦。”仁者共识,尚武向来秉承以武会友的原则,武术,又名武艺,是武的技艺,它像一尊夺目的冰雕熠熠生辉,千百年来依然给中华儿女无穷的自豪感,一枝独秀,它成为文化的瑰宝留给了世人,武术,此乃强身健体之术,尚武,既可以防身,健身,修身,养身,还可以磨练意志,增强体质,振奋精神。尚武,于我泱泱中华大地,千百年来传承了八端立人之本思想,即是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及心理学发展成果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要用开放、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舞台。基于这些理论,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各自的优势智能领域,并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将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想其他智能领域迁移。因此,我们应该用第三只眼睛看待学生,用素质教育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时代转型发展的创新需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开放大学作为学习型社会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
近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提出两项规则议案,作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和确保进口及本土生产食品安全的措施之一。该局表示,很快便会公布附加规则,为进口商制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其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的复杂多变,业务结构也越来越多元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防范企业风险、规范企业行为方面扮
歌剧对于音乐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美声唱法是歌剧中最为主要的演唱方式,因此,音乐剧在演唱方面不能离开美声唱法。本文将对在音乐剧表演中美声唱法的位置从多个角
以贵州开磷集团合成氨公司的压缩工段结焦现象为研究对象,选取多种化工设备常用的管材进行实际工况下的挂片实验,综合各管材的传热效率,研究各种换热管材质的抑焦效果。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