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行之有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效课堂的特征表现为:注重有的放矢;充分暴露问题;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氛围;注重课堂实效;课堂小结的有效性。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特征
  
  有效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教者应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体验,应鼓励学生及时创造超越目标预设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开放的、创造性的存在,教学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否则就会限制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根据我的实践与体会,有效课堂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有的放矢
  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什么是重点、难点,对教学要求要掌握好分寸;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要对集中训练哪一方面的思维品质或能力,要渗透哪一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方法上,要对探索或突破哪一方面的课程,是精讲多练还是课堂讨论,是师生对话还是学生自学,是采用直观教学、演示实验还是其他什么教学手段做到心中有数。所有这些问题,都应在备课时设计好,并不一定都在课堂教学中一一兑现。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教学设计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像是一部不能画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实践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
  2.充分暴露问题
  教师的讲课不能代替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要促使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相交融。于是,应将问题情境向纵深发展。一堂比较好的课,往往表现在能够充分揭露矛盾与解决矛盾上,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真知,在能力上得到锻炼。在课堂上暴露问题是一件好事,这些问题也许反映学生在思维过程或认知过程中的问题,也许反映学生在学习态度或方法上的非智力因素的问题。要揭露矛盾、暴露问题,教师就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信息传递,师生间的对话与学生间的讨论,在课堂上充分进行信息的内部交换与外部交换,从而及早地、较多地产生反馈信息,及早地形成一个信息传递的闭合回路,目的是调整教与学。不应该死抱住原先的教学计划、教案,应摆脱某些框框的限制,根据教学的实际进程与众多的反馈信息,善于及时地调整教学,其中包括教学程序、启发提问、例题或练习,甚至部分教学内容。
  3.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氛围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师生之间交往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种交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调整自己原先设计的教学目标,不断生成新的教学目标。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充分挖掘蕴涵于学生本身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着观念的碰撞,拓宽了他们看问题的视角;生成目标的不断出现,促使教学空间的拓展,从教室延伸向家庭、社区,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教学是预设民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因此营造教学民主环境也是使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人格的人,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以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吝夸奖,提倡学生要勇于发现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甚至是纠正老师、权威的错误,因为在“找错”、“纠错”中常会形成智慧的碰撞,引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活生生的人。只有师生主体性都得到解放,他们在课堂上才可能进行心灵的碰撞,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与复杂性。
  4.注重课堂实效
  课堂教学的实效不仅表现在让学生有所“思”,而且要让学生有所“得”。学生既得到了知识与方法,又初步学会了运用刚学的知识去解决一部分问题。如果一堂课讲得比较好,师生对话也比较热烈,教学形式与内容也比较完美,可是学生学了知识与方法以后,不知道有何用,以及怎么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值得怀疑的。组织一堂比较好的课,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漂亮与完整,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教学的具体要求,使得45分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得到实惠。
  5.课堂小结的有效性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总结重难点,而且对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每节课结束前,应该及时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应抓住重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能够从全局上把握知识结构。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每一位数学老师不仅要注重课堂导入、语言、小结,而且应注重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行之有效,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1.
  [2]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7).
  [3]孙维刚.孙维刚初中数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
其他文献
如何进行情感教育,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已得到普遍重视。课标要求“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使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和谐发展”,所以情感教育是数学教学目标的一个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渗透?我认为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情感教育要恰到好处  情感教育渗透是将思想、观点、精神、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影响、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尤为重要。作者就好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高中生 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摘 要: 作者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创设情境、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课堂以新、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激活学生的兴趣。这样能使学生爱学数学,把数学学习当做一种乐趣,进而学好数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七年级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的动力,数学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
摘 要: 创设恰当、生动和有趣的教学情境,是唤醒数学学习热情的最好手段,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学习热情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从学生的生
摘 要: 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本质;而教师的指导,必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探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探究意识 培养 指导    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是“建构”式的。这种建构是三维的,即知识、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三维建构,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识过程,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数学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数学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此我就近几年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谈几点感受。  1.《新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
摘 要: 一些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升入高中后,由于不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出现严重的学习障碍,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探析了解决数学学习障碍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习障碍 形成原因 解决对策     一、导致高中数学学习存在障碍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  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摘 要: 作者认为,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更新观念,创新教法;动手实践,体验学习;有效评价,改进教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 更新观念 动手实践 有效评价    怎样调动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学得会,学得快,学得乐,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所探讨和追求的目标。实践告诉我,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摘 要: 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特别是一些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知识,就需要创设与知识联系紧密的生活情境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构建思考问题的模型。本文主要阐述了构建生活化初中数学课堂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 生活化 构建策略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现实生活是研究数学的基础,而数学则是对生活现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好的成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其要求是“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搭配和排列。它根据数学的目标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