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颅内出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我国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相关临床因素及预后。方法:对四大儿童血液病中心2001-2011年收治的儿童ITP并发颅内出血者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ITP患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0.46%。②颅内出血高危因素为急性患儿起病1个月内,慢性患儿病程1年后;并发感染、剧烈运动和外伤;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③并发颅内出血者病死率为11.7%。④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ITP患儿的颅内出血是一种可以通过积极治疗而达到有效治愈的疾病,幸存下来的患儿多数无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比例及对应的特异转录因子Foxp3、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MM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43例MM患者(M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获得性凝血缺陷最常见病因之一。SLE患者产生抗凝血因子Ⅷ抗体时APTT明显升高,称为获得性血友病A(acquired hemophilia A,AHA);而狼疮
A large number of platelets is applied in American hospital every year,but there has been no relevant clinical transfusion guidelines.In 2015,the American Assoc
目的:探讨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伊马替尼治疗失败而接受尼洛替尼治疗的10例患者,其中慢性期7例,加速期2例,急变期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