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与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高效,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获得教学实效,笔者认为,首先要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只有实现三维目标科学合理地整合的课堂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三维目标【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72-01
  新一轮课程标准在继承新课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力的改进了不合理的相应内容,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高效,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获得教学实效,笔者认为,首先要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
  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三维目标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有力抓手,三维目标创设了在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实的可操作性的基础。新课程一再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缺乏任何一个维度的课堂教学,都会严重的损害素质教育的落实,只有实现三维目标科学合理地整合的课堂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1 “双基”与三维目标相辅相成
  所谓“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统课堂教学强调和突出了“双基”的重要地位,培养了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应该给予肯定。但不同程度的忽视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将知识与技能列在三维之首,可见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的地位。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则轻视或忽视了“双基”的教学,刻意注重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造成教学质量下滑的不良局面。因此,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完成的,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首先,要建立“双基” 的基础地位这个认识。“双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最基本的常规性任务,教学中,不论是钻研教材,还是设计教学,首先必須明确“双基”的具体内容,做到胸有成竹,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要建立“双基”的功能地位这个认识。既要克服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双基”价值第一,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附属的认识偏颇,也要克服过分刻意强调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做法,忽视“双基”的培养。要站在关注人的成长发展的高起点上,以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为取向,来精选一项教学内容中要完成的“双基”目标。要站在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高度,明确“双基”只是三维目标之一,只有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2“双基”和过程与方法相得益彰
  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关系,简言之,就是结论和过程的关系。什么样的过程和方法必然应对着什么样的结论或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从、相互转化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过程体现了语文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语文探究的结果。语文知识技能体系的获得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语文过程和方法。教学中,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语文知识和技能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语文学科的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过一系列的阅读、理解、思考、品味,以及相应的感知、体会、内化、生成等认知活动获取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方式,激发学生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比较,从而获得结论,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真正理解和巩固。这样,在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这些多样性、丰富性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长足的培养。所以说,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注重过程就是重在如何使学生会学,会学是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注重结论就是重在学会,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是一种适应性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人文观
  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关注人。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培养的圣殿。语文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语文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随着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生越来越变得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鲜活因素,要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使之有效的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相信一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人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应用现已在教学过程中广泛普及。本文介绍如何选择课件制作工具、课件的制作步骤及其在实践应用中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65-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以计算机为工具,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的教学方
【摘要】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每册都专门设置了一至两次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那么活动中该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背景下,能学会数学地思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数学”,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呢?  【关键词】整合; 探索; 过程; 体验; 情境;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摘要】用好课本习题是轻负高质、废止题海战术、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笔者选取一道“三年知识一题统领”的课本习题,通过几种演变训练,唤起学生对三年来所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回顾,灵活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凸显数学思考,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融会贯通; 知识整合; 能力; 思维; 数学思考; 素养【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
【摘要】“六书”理论是我国最早的论述汉字结构原理的系统理论,是在古人对汉字构形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提出在汉字科学研究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首先分析了“六书”的历史沿革,最后指出了“六书”理论对今天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六书”;性质;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71-01  “六书”理论在全面分析小篆构形
蛋白质二级结构决定着蛋白质分子每个基团的空间分布,认识蛋白质空间结构有助于我们对蛋白质在动物体内降解行为和营养价值的理解。蛋白质二级结构中主要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