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经济、人文、历史等,通过创设环境,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本土资源,并有效地利用资源,通过环境多元互动对幼儿进行“五大领域”的培养,提升幼儿园办园理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激发幼儿对家乡、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幼儿园的活动充满农趣与生机。
关键词:本土资源;材料;幼儿园;环境创设
我们乡镇的幼儿园面积较小,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专门用来创设,投放材料;幼儿园缺少资金,不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教师还不能正确理解环境创设的内涵,又或是个别教师照搬城市幼儿园的模式,没有结合自己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而不能开展等许多不足之处。
虽然我们在开展区域活动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我们也有许多城市幼儿园不具备的良好条件。在我们的幼儿园周围有很多村庄、农田,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有生机盎然的田野,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林木,特别是我们望亭,紧邻太湖,田野众多,各种植物遍布,鱼类丰富,渔业发达,它们姿态万千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这能成为幼儿探索新知的良好素材。我们的教师可以摆脱课堂和课本的限制,可以带着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来到田野里,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去思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經验。
我园是一所新办园,不管是室内环境还是幼儿园的整体外观,看上去就是一所新学期的幼儿园,钢筋水泥的建筑,塑钢玩具充斥了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能够让孩子们感受,亲近自然的自然环境较少。更不能体现幼儿园的特色,也无法达到新纲要的要求。
二、乡村材料的收集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农村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大自然厚赠给农村孩子的教科书,是幼儿所熟悉的乐意接受的事物。
儿童对环境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材料。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材料最能吸引儿童的眼球,激发儿童的兴趣。农村的各种农作物、野花、野草、野果,根据季节变换各不相同,它们均是农村孩子的天然玩具。因此我们必须先从收集乡村资源入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通过幼儿收集,激发孩子的兴趣
农村自然景色优美,四季特征鲜明,花草、树木、农作物等本土资源形态各异。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带幼儿去收集油菜花、麦穗、麦管;夏天引导幼儿收集螺丝壳、花朵;秋天时引导幼儿将落叶、树枝、带回来进行活动。同时引导幼儿收集果实、种子等还有稻穗、各类豆子、花生壳、瓜子壳、等丰富材料,为环境的创设提供多样性的选择,让孩子亲身感受丰富的农村资源,在增进幼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同时,也引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利用家长收集资源,为环境的创设提供物质支持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对于家园共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收集各种材料对孩子的重要价值,同时,让家长欣赏一些利用收集的材料制成的成品、半成品教玩具,以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在亲子活动中,让家长利用自己和孩子一起收集的物品,开展各类创作活动,也能大大激发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兴趣。
(三)通过教师收集
通过教师收集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的。如教师利用空余时间采集、制作材料。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环境创设的材料不断丰富,幼儿在丰富的材料、开放的环境中,畅游在更为广阔的创造天地。
三、活用本土资源,创设特色环境
为了让幼儿在大自然中丰富知识经验之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对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每次散步、参观的时机,引导幼儿拾捡、采摘一些自然物:如各种各样的泥土、粗细不同的沙粒、形状各异的石头、松果、树皮、干树叶等,并通过指导幼儿亲自加工处理,便成了美观实用的环境布置的材料。如指导幼儿将捡到的各种石头盖房子作为陈列室;将收集的树叶和花瓣修剪、粘贴成各种动物图案;用“狗尾草”编小狗,用泥巴捏成的小动物;用麦草做成一个个稻草人形象而生动作为;用野藤和几块木板做的秋千等,这些都可以给我们环境的创设作大大的装饰。这些本土资源材料的创造性使用,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无穷的乐趣。
四、妙用本土资源,创设教育环境
农村本土资源丰富,花、草、木都能激发幼儿发现学校环境的美并创设学校环境的美。如幼儿利用收获后丢弃的稻草制作了花篮、小动物等工艺品;教师带领幼儿利用休息散步时间精心收集了各种凋谢的花瓣、树叶创作了各种贴画作品,这些小小的手工作品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心灵手巧,同时也美化并创设了我们学校的环境。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在贴近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并让孩子生活学习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我们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会获得最大的发展。我们的教师也一定会在挖掘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的过程中获得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肖莎.谈乡土资源的利用[J].早期教育,2004(12).
[2]云凤.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6(1).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关键词:本土资源;材料;幼儿园;环境创设
我们乡镇的幼儿园面积较小,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专门用来创设,投放材料;幼儿园缺少资金,不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教师还不能正确理解环境创设的内涵,又或是个别教师照搬城市幼儿园的模式,没有结合自己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而不能开展等许多不足之处。
虽然我们在开展区域活动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我们也有许多城市幼儿园不具备的良好条件。在我们的幼儿园周围有很多村庄、农田,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有生机盎然的田野,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林木,特别是我们望亭,紧邻太湖,田野众多,各种植物遍布,鱼类丰富,渔业发达,它们姿态万千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这能成为幼儿探索新知的良好素材。我们的教师可以摆脱课堂和课本的限制,可以带着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来到田野里,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去思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經验。
我园是一所新办园,不管是室内环境还是幼儿园的整体外观,看上去就是一所新学期的幼儿园,钢筋水泥的建筑,塑钢玩具充斥了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能够让孩子们感受,亲近自然的自然环境较少。更不能体现幼儿园的特色,也无法达到新纲要的要求。
二、乡村材料的收集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农村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大自然厚赠给农村孩子的教科书,是幼儿所熟悉的乐意接受的事物。
儿童对环境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材料。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材料最能吸引儿童的眼球,激发儿童的兴趣。农村的各种农作物、野花、野草、野果,根据季节变换各不相同,它们均是农村孩子的天然玩具。因此我们必须先从收集乡村资源入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通过幼儿收集,激发孩子的兴趣
农村自然景色优美,四季特征鲜明,花草、树木、农作物等本土资源形态各异。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带幼儿去收集油菜花、麦穗、麦管;夏天引导幼儿收集螺丝壳、花朵;秋天时引导幼儿将落叶、树枝、带回来进行活动。同时引导幼儿收集果实、种子等还有稻穗、各类豆子、花生壳、瓜子壳、等丰富材料,为环境的创设提供多样性的选择,让孩子亲身感受丰富的农村资源,在增进幼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同时,也引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利用家长收集资源,为环境的创设提供物质支持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对于家园共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收集各种材料对孩子的重要价值,同时,让家长欣赏一些利用收集的材料制成的成品、半成品教玩具,以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在亲子活动中,让家长利用自己和孩子一起收集的物品,开展各类创作活动,也能大大激发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兴趣。
(三)通过教师收集
通过教师收集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的。如教师利用空余时间采集、制作材料。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环境创设的材料不断丰富,幼儿在丰富的材料、开放的环境中,畅游在更为广阔的创造天地。
三、活用本土资源,创设特色环境
为了让幼儿在大自然中丰富知识经验之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对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每次散步、参观的时机,引导幼儿拾捡、采摘一些自然物:如各种各样的泥土、粗细不同的沙粒、形状各异的石头、松果、树皮、干树叶等,并通过指导幼儿亲自加工处理,便成了美观实用的环境布置的材料。如指导幼儿将捡到的各种石头盖房子作为陈列室;将收集的树叶和花瓣修剪、粘贴成各种动物图案;用“狗尾草”编小狗,用泥巴捏成的小动物;用麦草做成一个个稻草人形象而生动作为;用野藤和几块木板做的秋千等,这些都可以给我们环境的创设作大大的装饰。这些本土资源材料的创造性使用,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无穷的乐趣。
四、妙用本土资源,创设教育环境
农村本土资源丰富,花、草、木都能激发幼儿发现学校环境的美并创设学校环境的美。如幼儿利用收获后丢弃的稻草制作了花篮、小动物等工艺品;教师带领幼儿利用休息散步时间精心收集了各种凋谢的花瓣、树叶创作了各种贴画作品,这些小小的手工作品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心灵手巧,同时也美化并创设了我们学校的环境。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在贴近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并让孩子生活学习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我们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会获得最大的发展。我们的教师也一定会在挖掘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的过程中获得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肖莎.谈乡土资源的利用[J].早期教育,2004(12).
[2]云凤.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6(1).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